木匠出身的龙凤竖井检修专家—周凤昌(2)
2015-05-12 05:32 抚顺七千年 范成千
3463
1952年,处在生产恢复髙潮中的龙凤矿出现了一个重大隐忧:卷扬塔上的主卷胶槽就要磨透了。胶槽磨透,卷扬机就得停转,主井运输就得停止,全矿就要停产。 卷扬塔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竖井——龙凤矿大架子。它是龙凤矿竖井采煤主要的运输工具,全矿所有的出入井人员、煤炭及材料全靠井筒这两只大...
周凤昌到废品仓库拿了一批废胶带,回家切割后用胶粘到一起,做成槽形并镶上木框,拿到井下马机道上做试验。经过马机道上的钢丝绳多次磨压,胶槽丝毫没有损坏。于是,他向矿里汇报,矿领导即刻责成他再试做一块,到井塔胶槽上试验。
经过现场试验有一定效果,便开始大批制作。从这年5月初开始,周凤昌带领十多名助手,昼夜加工赶制,到13日,60块胶槽全部做成,经使用,达到了原来胶槽标准,保证了卷扬机正常运行。
大竖井的许多部件,由于运转多年,都达到了使用周期,需要检修更换。但是处在50年代的环境下,一切靠国外进口是不可能的,国内竖井维修材料由于龙风竖井的独一无二,也没有厂家生产,有很多材料都得矿内或矿区解决。
1953年5月下旬,就在胶槽解决后没几天,井筒稳木又坏了。稳木是保证井筒上下大罐笼运行中稳定升降的两条愣木,逼住罐笼在上下滑动中严格按轨道运行,不能有晃荡出现。稳木年久必须更换,可每根木头有10多米长,又长又重,一个人干一天,也只能创出一根“荒子”。这个活儿又落到木工组周凤昌的肩上,要求在短期内做出240根,换好后才能恢复大竖井运转。
周凤昌心急似火,加班加点赶制。但是,再加班加点,也不能短期做好,矿上还等着换好稳木,开动大竖井。同在矿上工作的大儿子看到爸爸整天急得吃不下饭,便问爸爸为何不做个电刨子?自己是电工,可以帮助爸爸一把。于是,周凤昌父子开始试作电刨子。经过十几天的制作试验,电刨子终于做成了。又长又重的大木料,用电刨子一刮,几分钟就刮完了,提髙效率数十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240根稳木做成换上了,大竖井欢快地运转了。
由于多年的劳累,积劳成疾,1958年周凤昌住进了医院。经检查,周凤昌要在医院住很长时间才能医治好。可就在这时,他听大夫说竖井大罐笼的闸皮坏了,提升速度上不去,还有停转的可能。他心急如焚,悄悄地溜回矿里,检查完闸皮,初步制定了制作方案,便到班里拿出一包东西回医院,恰好碰见值班护士,挨了一顿“批评”,偷偷地把东西藏起来,待医护人员都不在时自己动手制作。他的行为感动了医院,特批准接纳一名技术员来医院,同周风昌一起共同试制闸皮。于是,他的病房变成了临时试验室。一连干了8天,闸皮试制成功了,使大罐笼升降由每小时40多次,提髙到50多次。
木匠出身的周凤昌,成了国外进口大竖井的检修专家,也成为50年代抚顺煤矿的劳动模范,全国煤矿先进工作者。
2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
相关文章
-
05-03《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续五)少年之惑
-
04-22《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续四)
-
03-31《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续三)
-
03-23《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 (续二)
-
03-12《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
-
03-03《龙凤旧事》之无缘雷锋
-
02-09王维俊:《龙凤旧事》之学车糗事
-
02-04《龙凤旧事》之小学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