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
第一,史事的记录。与唐、宋、明等朝不同,清朝不仅从事汉文史料的储备,而且还从事满文和蒙文史料的储备。16世纪末,建州女真崛起后,努尔哈赤命令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创制满文,用蒙古字母记录满洲语音。于是,女真人开始用无圈点满文记载国史,编纂ejehe dangse(“记录了的档子”),此即所谓“《旧满洲档》”,属于编年式的历史记录。据崇谟阁汉文旧档中天聪六年(1632)杨方兴的《条陈时事疏》,得知此前金国榜什、日记等满文老档“皆系金字而无汉字”,杨建议“选实学博览之儒,公同榜什将金字翻成汉字,使金、汉书共传,使金、汉人共知”。这些档案成为早期实录修纂的基本史料。至清太宗天聪十年(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其中“内国史院职掌记注皇上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凡皇上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天告庙祝文,及升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历代祖宗《实录》,撰拟圹志文,编纂一切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所办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邻国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内国史院掌管的起居注,只负责记录一般性的皇帝言行,至于秘殿召对,则另有召对记注制度。今存顺治二年(1645)五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九日《摄政王日记》一册,书名系近人所加,黄彰健认为应改为“召对纪注”,是入值内院官纪录大学士等官进见摄政王时的谈话内容,以及摄政王处理政务的情况。[1]610这些档案和记注,为实录修纂准备了充足的史料。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
- 下一篇:耿照堡:关于李永芳其人的商榷
相关文章
-
05-05《清实录》为啥对刘兴祚叛逃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