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抚顺

文化抚顺

访抚顺籍著名书法家吕凤翥(2)

2015-07-22 11:04 抚顺七千年 孟庆繁 8020
让我们先来网络搜索吕凤翥先生得到的相关资料:吕凤翥,字者羽,1939年生人,辽宁省抚顺市人,哈尔滨某大学二年肄业。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现为职业书法家。8岁从父研习书法,中年拜师于中国当代书法泰斗启功、沙梦海、王遐举,得其真传。


  走进“翰墨居”,这是一间不过80平方米书法工作室。墙上悬挂的几幅书法和长长的案台上文房四宝,深深地吸引了前来采访的作家们。宽敞明亮的工作室,淡淡的墨香萦绕其间。据辽宁作家王旭久先生介绍,吕凤翥先生淡泊名利,是一位民间奇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逢年过节,他的邻里街坊经常向他求字,吕凤翥先生来者不拒,每次都是痛快下笔,基本不收取费用。很多年,人们都不知道为他们写字的是一位隐居在民间的一位中国书法大家。他常年写字,偶尔参加当地慈善和居民区活动,沉浸在他自己的书法世界中,不求功名,不为私利,始终都在坚持纸上“龙腾凤翥”,传承书法艺术。


  立志励志:受父熏陶,淡泊名利


  吕凤翥出身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位当地出名的书法家,但却是一介贫穷书生。吕凤翥的童年,买书钱都不充足,父亲告诉他,把同学的书借来。他就把小学算术、语文书借来。父亲就在小方桌上,拿着小大由之的毛笔,《语文》32篇,《算术》32篇,一模一样的全给抄下来了。这给吕凤翥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成为吕凤翥写字的起点,学习书法的开端。父亲每次写完字撂下笔,他肯定捡起那支笔跟着继续写。按照吕凤翥的话说,六七岁在纸上瞎划拉,从来没离开过这支笔。到上小学的时候,他用积攒的零用钱买笔墨,在用过的作业纸和旧报纸上练写字,他的大楷、小楷,老师判作业一个字一个圈,俩字俩圈。老师都纳闷,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孩,写的字比当老师的写得都好。老师不信就让他现场写,他就拿着老师给的笔现场写。老师瞅瞅他,说这孩子将来字上有大出息。回到家,和父亲说起老师夸奖的时候,父亲用慈爱的眼神望着他说:“你在乎这些?我知道你行,你就努力吧。”有时候在炎炎的盛夏,父亲看着他光着瘦弱的膀子,偶尔也鼓励他:“学海无涯,天道酬勤,书法就是静下心,沉住气。每天至少两小时,坚持一辈子。”这是对他的磨砺,也是人生的激励。也许是命运多舛,发奋读书,大学第一志愿北大图书管理系落榜。他认为李大钊、毛泽东都是从那个图书馆走出来的。虽然继续第二志愿去了哈尔滨的高校,念了二年就失学了。原因是父母没工作,哥哥姐姐一家人张嘴的多,赚钱的少,三姐上班就挣30来块钱。家庭太困难,没钱付学费。他年轻气盛,想赚钱养家,不上学只好参加工作上班。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扛上”,没那么大修养,啥也不是的都能当个官,他是一蹦八个高,就知道钻牛角尖去写字。他讨用单位几百捆淘汰的美浓纸习练书法,当时才二十几元的工资,他还宁肯欠债也舍得百余元,去买纸厂废纸习练书法。求字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小有名气了,却极少参与宴请和无谓的应酬,即使感冒,愈后必补,确保每天习练书法两小时,由此,浸淫翰墨成癖,书法成了他精神支柱。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吕凤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