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钟长山论红楼梦

钟长山论红楼梦

第九章 严绳孙增删文本的内容

2015-09-11 19:46 抚顺七千年 钟长山 1849
  以上讨论我们已知《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吴梅村所着《风月宝鉴》原稿的抄本。这四十回就是衡量严绳孙增删内容的标准器。我们可以根据严绳孙的前八十回与吴梅村《风月宝鉴》后四十回区别所在,就可以知道严绳孙增删了什么。  第一节 改变了创作主题  吴梅村的后四十回,虽然也有刺清的描写,更多...
  以上讨论我们已知《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吴梅村所着《风月宝鉴》原稿的抄本。这四十回就是衡量严绳孙增删内容的标准器。我们可以根据严绳孙的前八十回与吴梅村《风月宝鉴》后四十回区别所在,就可以知道严绳孙增删了什么。

  第一节 改变了创作主题

  吴梅村的后四十回,虽然也有刺清的描写,更多的是写贾家微有衰败就“沐皇恩”以“延世泽”,最后是“兰桂齐芳”的完美结局。严绳孙前八十回的创作思想是反对“仕途经济”,揭露封建阶级的罪恶,批判封建礼教,反对皇权,最后结果贾家完全败落,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在创作主题上主要有两大改变。一是变崇尚理学为反对理学,二是变尊重皇权为反对皇权。

  清代初期理学盛行,尤其是康熙皇帝大力提倡理学,其目的是为其统治的政权服务。吴梅村在后四十回的开篇,第八十一回便让宝玉“奉严词两番入家塾”,此后,宝玉一副理学家的面孔,大讲天理人教,甚至向巧姐灌输《烈女传》之类的封建礼教思想,最终走上了考科举以尽孝道的正途。说明吴梅村是崇尚理学的。

  而严绳孙对康熙推崇的理学,深恶痛绝。作八股文去应考,为博取功名富贵,屈身于科举制度之下,是为其所唾弃鄙视的行为。他还身体力行,拒绝参加科考,甘当布衣。因此,他站在反理学的基点上,对宝玉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整肃,对宝玉进行了洗脑,以适应其反理学的创作思想。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反理学的思想更为激烈。他将宝玉写成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反对“仕途经济”,他骂那些追求“仕途经济”的人是““禄蠹”。他读《南华经》(《庄子》),反对统治者以程朱理学思想来管制天下臣民。这正是严绳孙自己心迹的正常表露。

  《红楼梦》一开端就用僧道两人点化一块顽石成为宝玉,暗示说明他不是儒家。这块顽石为女娲补天所剩下的,“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材不堪入选。”皇帝在儒家来讲就是天子,群臣辅佐皇帝就有补天之功,独他不去。后来动了凡心还是想去人间,而僧道告诉他:“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从这些话看来,严绳孙显然感到统治者的残酷而淡泊名利。“乐极生悲”和“到头一梦”,正是他看穿统治阶层的以理学思想治理民众的告诫之言。

  严绳孙还通过冷子兴之口,转述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严绳孙在这里不是说女人受到社会压迫,在那个时代不会有这种思想。而是由于女人不用去应科举求功名去作官,也无须趋炎附势,也不用大讲孔孟之道,更不用去勾结权贵作那些见不得人的事。而当时上自皇帝,下至官僚豪强,做坏事的全是男人。说女人是水作的,意思是女人是洁白纯洁的;而男人是泥作的,说男人污浊不堪。反映出严绳孙不愿接受康熙皇帝提倡理学的教化,不愿接受其驱使而去作官的创作思想。这种叛逆思想,是成就严绳孙成为伟大文学家的主要原因。

  严绳孙对待皇权的态度与吴梅村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后四十回强调了皇权的重要性。这与吴梅村在明清两朝,特别是明朝深受皇恩的经历有关。他没有严绳孙那种不愿“出仕”,甘当布衣的思想。当顺治帝让其出仕朝庭,他迫于压力,终于走上了当贰臣的道路。皇帝是皇权的化身。皇权是封建制度的集中体现。所以皇权问题既要看对待皇帝的态度,也要看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态度。 《红楼梦》后四十回,对封建国家机器和专制皇权加以美化。薛蟠打死人命案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各有一次。由于严绳孙与吴梅村两人的世界观不同,创作思想不同,这两次打死人命案的具体描写也体现了对皇权的态度不同。

  薛蟠为了争买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而打死了冯渊。这是发生在《红楼梦》第四回的命案。这一回中,护官符的出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出现,贾雨村的徇私枉法包庇凶手薛蟠的事例都是这回书中重要情节。通过严绳孙的描述,人们认识到封建官僚机构已经腐败不堪,统治阶段的“王法”已成一纸空文,封建国家机器已经瘫痪,就连冯渊这样源于新削阶级阶层的人物在遇到比他更有钱有势的豪门贵族时也不能保全性命。

  薛蟠的另一个命案发生在后四十回。薛蟠在酒店饮酒,对伙计张三不满,竟用酒杯打死张三,薛蟠被捉入官。薛家买通知县,翻了口供。不想尸亲上诉,从县到府,然后由京营节度使申报到刑部,无论薛家怎样托情行贿,薛蟠始终未被减刑,以绞监定罪,等待处决。吴梅村这样细致的描写,主要是强调从上到下的封建司法机构执法的严明,既能惩办枉法的贪官,又能秉公断狱,给杀人凶手以公正的惩处。直到贾宝玉顺从封建理学的教化,中了举人,皇帝才龙颜大悦。薛蟠才从宽发落,绝处逢生。突出了皇权和封建制度的权威。薛蟠两个命案反映出吴梅村和严绳孙的不同创作思想,也证明了严绳孙的增删确实经过了一番改写,这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过程中最主要的增删。

  严绳孙创作主题的改变是通过不同人物和情节慢慢的渗透出来的。宝玉也说过一些歌颂“圣德”的话,但那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其骨子里还是将矛头直指皇权。贾妃省亲,通过赵嬷嬷之口说出接驾是“虚热闹”,“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枪口直指皇帝。第十六回,贾宝玉将北静王给的“圣上亲赐”的香串挂送给林黛玉,谁知林黛玉却轻蔑地“郑还不取”,还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在王权和男权为主的皇权社会中,竞把王爷骂成臭男人,作者反皇权的气魄可见一斑。

  第六十三回,借贾蓉之口,严绳孙写道:“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宋人家,谁家没风流事……”。这里严绳孙借‘脏唐臭汉’之语,明里是骂汉唐,实际是骂当朝,是对清朝统治的讽刺。

  第七十二回,写太监到贾府勒索钱财。贾琏叹道:“这一起外崇,何日是了!”弦外之音,贾府从百姓处刮取的民脂民膏,还填不满太监的贪欲。这里明处是骂太监实则是骂皇帝,因为皇帝是最大的剥削者。

  第六十八回,引用了一句俗语:“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表现出严绳孙不畏皇权的大无畏精神。

  第四十六回,鸳鸯为了拒绝做贾赦的小老婆,竞说:“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严绳孙在这里将愤怒的矛头直指当朝皇帝,足见其反皇权的公开和大胆。

  严绳孙这种将反皇权思想渗透到各个章节中的的彻底性同吴梅村后四十回维护皇权的创作意识形成了显明的对照。诗言志,文章也能言志,严绳孙同吴梅村的经历不同,政治见解不同,在文学创作中的创作思想也是截然不同的。吴梅村虽然也对清朝不满,还写过一些刺清的诗文,但其对皇权还是维护的。严绳孙之所以用十年的时间来“增删”《红楼梦》,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把遵理学的、维护皇权的创作主题,增删改变成为反理学的、反皇权的创作主题。

  第二节 改变了人物的性格

  创作主题的改变,严绳孙不得不把文本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作大幅度的调整。本小节先讨论严绳孙对人物性格的增删。

  后四十回吴梅村笔下的宝玉是一个满嘴封建礼数,追求功名利禄的势利小人。后四十回的特点之一就是实写教书场面太多。贾代儒给宝玉讲书,贾政教宝玉八股文,宝玉又给巧姐讲《列女传》,黛玉又给宝玉讲解琴理。虽然宝玉也说过“禄蠹”之类的话,但是他一直在学习,最后中得第七名举人,还被皇帝封个“文妙真人”。

  严绳孙为修改创作主题的需要改变了宝玉的性格。在严绳孙的笔下,宝玉一直反对“仕途经济”,厌恶八股文,骂那些谈经济文章的人是“禄蠹”。对宝玉这个人物的细部刻画,严绳孙也下了一番功夫。第十九回庚辰双批:“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雪夜围破毡’等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严绳孙因为改写的后数十回中的部分情节,不得不对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人物细部进行细节刻画。

  黛玉也是一样,在后四十回中,吴梅村把其描写成赞美八股文,认为为学举业取功名是“清贵”的事情。第八十二回黛玉道:“……内中也有道情近理的,也有清微博远的,……也觉得好,不可一律抹到。况且你贾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可见,黛玉对宝玉考取功名是持支持态度的。

  前八十回严绳孙笔下的黛玉与后四十回吴梅村的黛玉有很大的不同。严绳孙版本的黛玉对宝玉考取功名一直是持否定态度。宝玉上学时黛玉以“蟾宫折桂”作讥讽(第九回)。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宝玉对追求功名利禄是深恶痛绝的。这是严绳孙的世界观所决定的,他反对理学,反对皇权,反对仕清,所以才将吴梅村反理学、反皇权的不彻底性,扭转过来。这是严绳孙“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枉费精力最大的一件事。

  对凤姐的人物刻画也是如此。吴梅村创作原型的凤姐是不识字的(九十二回)。严绳孙为了强化凤姐管理家务的能力,让凤姐不但识字而且能“看贴看账”(七十四回),能吟诗“一夜北风吹”(五十四回)。这都是严绳孙为配合主题对人物形象进行了二次创作所致。

  在吴梅村的原着中,贾家诸人对黛玉的态度是十分冷酷的。尤以贾母为甚。第八十二回,黛玉梦中见众人冷笑而去,贾母呆笑:“这个不干我事。”第九十六回,写凤姐设谋娶宝钗,贾母道:“别的事,却好说!林丫头倒没有什么。”第九十七回,鸳鸯猜度贾母近日疼黛玉的心差了些,不见黛玉的信儿,也不大提起。紫鹃想到“这些人怎么竟这样狠毒冷淡?”第九十八回黛玉去世,王夫人也不免哭了一场,贾母只说了一句:“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傻气”而已。贾母是黛玉的亲外祖母,到她临死之时,还如此没心肝。而在前八十回,严绳孙写的贾母却是又喜欢宝钗,又十分钟爱黛玉。这不能不说明,严绳孙确实对贾母这个人物形象也进行了改写。

  严绳孙还对袭人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补写,“补出袭人幼时艰辛苦状,与前文之香菱,后文之晴雯大同小异,自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故不得不补传之。”(十九回)脂批说明为袭人补了“传”。同时也为香菱、晴雯也补了“传”。第十九回文本中:妙玉“……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庚辰本此处有批:“叠用‘自己’字,写得宝、袭二人素日如何亲洽,如何尊荣,此时一盘拖出。盖素日身居侯府绮罗锦绣之中,其安富尊荣之宝玉,亲密浃洽勤慎委婉之袭人,是分所应当,不必写者也。今于此一补,更见其二人平素之情义,且暗透此回中所有母女兄长欲为赎身角口等未到之过文。”可见,严绳孙通过茶杯这一细节补出宝玉与妙玉目“平素之情义”,丰富了妙玉这一个人物的形象。严绳孙正是对文本中人物的细微之处进行了补写使人物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批语中的“补”不是文稿遗失之“补”,也不是严绳孙没有写完《红楼梦》之补,而是对吴梅村《风月宝鉴》之补,这种“补”实际上是对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细节表达的“补”。那些早期抄本所遗失的段落和文字是《红楼梦》经过反复传抄和文本损坏所致,不能误解为缺失待补。《红楼梦》在甲戌年前,《金陵十二钗》已是一部完整的一百一十回本的成书了。这些批语的“补”都是甲戌成书之前对《风月宝鉴》的改写和增删。例如:“为贾母写传”(甲戌本八回侧批),“借刘妪写阿凤正传”(靖藏本六回批)等等。这些增补,是丰富人物的性格,批书人是看得出的,故有“补”作之批。

  为了适应创作主题的改变,严绳孙不仅改变了人物的性格,对文本中的人物也进行了整合,他反复修改巧姐和大姐这两个人物。在刘姥姥没进大观园之前,王熙凤本来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巧姐,小女儿叫大姐。严绳孙利用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之时机,将大姐改名为巧姐,实际上是省掉了小女儿大姐。由于增删的不够彻底在前八十回的后半部仍有巧姐和大姐同时出现的场面。后四十回中,高鹗为修补《红楼梦》的需要,将大姐部分一律改为巧姐。但在一百零一回中仍漏掉一处大姐没改。

  第八十四回,奶子抱着巧姐儿,用红绫子小棉被裹着,脸皮发青,眉梢鼻翅微有动意。这明明是一付婴儿相。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儿在凤姐身边学舌,见了贾芸,吱呀的一声哭了。小儿学舌也就二、三岁光景。第一百零一回,大姐哭了,李妈狠命的拍了几下,向孩子身上拧了一把,那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第九十二回巧姐跟着李妈认识了三千多字,且念了一本《女孝经》,又上了半年《烈女传》,还跟着刘妈学做针线,看年龄已有十几岁了。从这几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第八十四回,八十八回的巧姐应该是风姐的另一个女儿,是在后四十回出现的婴儿。前八十回中出现的大姐应该是另一个凤姐之女。严绳孙为给大姐这个人物形象更多的表现机会,在五次增删中,把巧姐、大姐两人合一。却漏掉了前一稿中的大姐。这表明严绳孙在人物设置上是经过了多次的整合的过程。严绳孙增删人物的例子还很多,如前八十回省掉了媚人,后三十回增加了卫若兰等等,说明由于创作主题的改变,人物的性格随着改变,人物的设置也随着主题的变化有所增删。

  以上可知,严绳孙为了适应创作主题的改变,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改写。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人物判若两人,使人很难理解。这恰恰证明,严绳孙在人物的刻画方面同吴梅村有着根本的不同。还要说明一下,严绳孙的后三十回有些内容与吴梅村后四十回相合。如“抄没”,“窃误”。说明,严稿脱胎于吴稿。吴稿中也写到了严绳孙。第一百十八回,宝玉“拿着《秋水》一篇在那里细玩”。这《秋水》是严绳孙自己的诗词文集《秋水集》,是清朝禁书。说明,吴梅村对严绳孙是很熟悉的。

  第三节 改变了故事情节

  文本主题的改变,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严绳孙不愿另起炉灶,只愿在吴梅村《风月宝鉴》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和创作,其创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一、前八十回严绳孙对《风月宝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改写。   第十三回靖藏本有批语:“此回可卿〔托〕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请观《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通过批语可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原《风月宝鉴》的故事情节。严绳孙遵曹寅之命删去了‘遗簪’、‘更衣’、‘情节’‘四五页’。改为“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表明虽然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虽然将一些露骨的淫荡情节删去,仍然给读者留下悬念“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让人们仍然知道秦可卿是死于淫乱。这一情节的删改,使我们知道严绳孙对于太暴露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改写,变明写为暗写。系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第三回甲戌侧批)。天香楼删掉之文,严绳孙也进行了补写。第十三回甲戌本侧批:“补天香楼未删之文”可证。

  香菱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也是严绳孙增写的内容。第四十八回庚辰本双批:“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不让执、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足(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然阿呆是如何方可远行?曰名不可,利不可,正事不可,必得万人想不到,自己忽一发机之事方可。因此思及‘情’之一字,及呆素所误者,故借‘情误’二字生出事。使阿呆游艺之志已坚,则菱卿入园之隙方妥。回思因欲香菱入园,是写阿呆情误;因欲阿呆情误,先写一赖尚华(荣);实委婉严密之甚也。脂砚斋评。”可见脂砚斋在指导严绳孙改写部分故事情节方面是费了很多心思的,写香菱进大观园这一情节,是反复推敲后增写进文本的。

  严绳孙对吴梅村后四十回故事情节的改动是很大的,这可以通过批语可知。

  畸笏叟之批:“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六回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誉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回眉批)。两条批语证明严绳孙不仅仅对《风月宝鉴》进行了“补”作,而且还有一些章回是创作。“花袭人有始有终”、“狱神庙慰宝玉”等回目是严绳孙所“增”而不是“补”作。因为现存后四十回中我们没有见到这些文字。 靖藏、庚辰等本批语,为我们提供了严绳孙创作了部份章回的故事情节。

  “(未)四(回)撒手,乃是已悟;此虽眷恋,却破迷关。是何必削发?时〔晴一青〕青埂峰缘了证情,仍不出士隐梦中;而前引即(湘莲)三姐”(靖藏本六十七回批)。书至末回,宝玉悬崖撒手,削发为僧;石归青埂峰下,了结前缘。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削发出家。“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七十九回眉批)。所谓证前缘,当指黛玉还泪,以报灌溉之恩,以证木石前缘。“证前缘”与前批“悬崖撒手”当为一回,也是严绳孙增写故事情节。严绳孙增写了未回的“警幻情榜”(庚辰本十 七、八回眉批),又将妙玉被抢走,改为“他日瓜州渡口,红颜屈从枯骨”,说明妙玉的结局是嫁与一个行将就墓之人。“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棋(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甲戌本二十八回批)。说明绳孙增写了黛玉死后,宝玉、宝钗完婚,增写了袭人嫁蒋玉菡,供奉宝玉等情节。“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晴雯,茜雪二婢,又为后文先作一引”(甲戌本八回双批)。通灵宝玉遭误窃,晴雯、茜雪二婢后文还有戏,具严绳孙的改写。“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庚辰本二十六回眉批)。“卫若兰射圃”应是严绳孙稿中一个重要章回。

  还有一些故事情节严绳孙也进行了改写。甲戌本第八回眉批:“按‘警幻情讲(榜)’,宝玉系‘情不情’。”已卯本十九回夹批:“后观‘情榜’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所披露的是最后一百一十回的故事内容。二十六回写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句下,甲戌本夹批:“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英英’一对,可伤可叹”(甲戌本二十六回双批)。可知在后三十回有还有描写潇湘馆我们不知道的情节。

  严绳孙对故事情节的增删,一个是按原《风月宝鉴》原情节进行补写,一个是自己又创作出新的回目,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其创作主题的需要。所以才有重新分章回纂目录之说。

  二、由明写改为暗写

  第二十八四回前总批庚辰本:“自‘闻曲’回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也”我们所看到的版本自‘闻曲’回后并没有回回写药方。可见回回写药方是原《风月宝鉴》的内容。说明严绳孙对于黛玉有病的过程是进行了改写。第二十六回甲戌双批:“看官至此,须掩卷细想,上三十回中,篇篇句句点‘红’字处,可与此处想,如何?”而我们看到的前三十回文本并不是“篇篇句句点‘红’字”。说明严绳孙对过于宝玉爱红的情节进行了改写。

  象这样“回回写药方”和“篇篇句句点‘红’字”的写法,都是《风月宝鉴》中直白的写法,严绳孙改直白为暗写。第一回甲本眉批:“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眏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传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严绳孙正是采用这些“秘法”进行再创作,使文本更曲折,含蓄,洗练,耐读。

  第六回,描写凤姐的“笑”就分六个层次来刻划。甲戌本有批语:“二笑”,“三笑”,“又一笑,凡五”,“又一笑,凡六”。通过这六笑把风姐刻划的十分鲜活跃然纸上。

  第一回,关于宝玉所佩玉的描写也是分层次进行的。甲戌本:“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侧批:“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屈之至。”一块宝玉的出场也是以“隐屈”的、分层次地描写出来,功力之深可见一斑。此种写法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三、补了许多诗

  严绳孙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还补了许多诗。第一回文本:“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光上玉人楼’。”此处有甲戌本侧批“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可知,这是严绳孙补写的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有补诗。

  四、严绳孙为丰富文本的内容,还将“南巡”等近日之事及“旧时往事”都补写进来第十六回元妃省亲,赵嬷嬷问:“如今又说省亲,到底是什么原故?”甲戌本侧批:“补近日之事,启下回之交”。甲戌本同回回前总批:“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证明,严绳孙把“近日”发生的“南巡”之事补进了文本中。

  第七十二回“前回儿老太太生日,太太急了两个月,想不出法儿来;还是我提了一句,后楼上现有些没要的大铜锡家伙四五箱子,拿出去弄三百银子,才把太太遮羞礼搪过去了。我是你们知道的,那一个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没到半个月,大事小事没有十件,白填在里头。今儿外头也短住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上老太太了;此处庚辰本有双批语:“间(闲)语补出近日之事”。说明文本中的事就是发生在严绳孙的身边,而且是“近日之事”。他把身边发生的事作为素材,写进文本中,使《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更有生活性、可信性,更能反映创作主题。

  严绳孙不但将“近日之事”补进文本中,而且还将旧日往事也写进文本中。第十七、十八回庚辰双批:“又补出当日宁、荣在世之事,所谓此是末世之时也。”第七十五回庚辰双批:“实写旧日往事”。此两批可以看出严绳孙把旧日的往事,宁,荣府在世之事都写进了文本中。我们也知道宁、荣二府是有生活原型做依据的,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在前八十回文本中,严绳孙不仅改写了文本的内容,而且还改写了楔子。

  第一回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是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这则批语明白地告诉我们严绳孙撰写了“开卷至此”这段楔子,“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证明严绳孙决不会只改写了楔子,而是象撰写楔子这样文字“后文如此处者不少”。事实证明,严绳孙对文本进行了大量地改写。至于“凡例”和石僧道对话的故事是传抄时遗失,不是严绳孙的删改。

  第四节 改变了章回

  严绳孙为了适应改变吴梅村本《风月宝鉴》创作主题的需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增与删。文本内容的改变,章回的回目也要随之改变。

  一、 严绳孙甲戌年前已完成了增删工作。

  严绳孙是否完成了《红楼梦》的增删?这是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甲戌本第一回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怎样理解“书未成”呢?一般认为《红楼梦》并没有增删完毕。甚至有些学者探讨起“书未成”的原因。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庚辰本二十回回前有评云: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这条批语明确前八十回后面还有“后三十回”。脂批中还有多处“后半部”“后文”、“后数十回”等字样,多指这“后三十回”。第三回袭人对黛玉说:“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伤感不了呢。”蒙府本侧批:“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二语。”庚辰本四十二回回前批:“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这都说明,《红楼梦》全书是一百一十回,失稿是三十回。庚辰本二十五回有眉批中有“全部百回”,第四回批语中有“早为下半部伏根。”第七回“闲闲一笔,却将后半部线索提动。”这些批语说明批者是见过后半部书稿的,说明全书已有完稿。批语中除了用“下半部”、“后半部”指书稿已完成外,还经常用“通部”称呼《石头记》全书。如第三回批语:“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通部即全书。全书从癞僧、跛道点化石头下凡始,又以此二人收石返回大荒山而终。凡例中也有“通部”二字。“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岂止十二人哉。”既然能仔细检索全“通部”书稿,一定会有全部书稿的。另有一批“至未回‘警幻情榜’始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庚辰本十七、十八回双批),可知全书未回已经写完。

  甲戌本存有五条凡例。文本中又有“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之说。说明严绳孙已完成了全部书稿的增删工作,甲戌抄阅再评,是在一个完成的手稿上进行的再评。

  然而,如何理解脂批中所说的“书未成”呢:还有一些措词相近的词语又怎样理解呢?庚辰本二十二回眉批:“此后破失,俟再补。”同本末另批:“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还有十九回小书房名和黛玉的眉目都空了一些文字,七十五回中秋诗缺失待补。“书未成”不是“书未完”。如书未成,为何有成书百一十回之说,为何又写出凡例?为何要记录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批者又为何能知道未回的“警幻情榜”?“书未成”是指甲戌年完稿之后,部分手稿因借阅遗失,批书人发现某些局部还需要改动。严绳孙于壬午年去世,无法完成补写工作。缺中秋诗并不是由于严绳孙能力不及,而是遗漏或页面漫漶所致。至于空缺的小书房的名字和黛玉眉目的描写缺字,则是文本从康熙朝传到乾隆朝近百年时间,个别稿页漫漶而不可识,加之反复传抄而出现的状况,并不是像有人说的还处于未完成的稿本状态。通过对文本和批语的分析,我们深信康熙甲戌年严绳孙已完成了全部文稿的增删,而且已是一百一十回定稿。实际上康熙甲戌年前就已经有定稿,书名《金陵十二钗》。康熙甲戌年为了重评才抄一部书稿,脂砚斋定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为我们提供的信息。  二、严绳孙改变了《风月宝鉴》的章回由于严绳孙对《风月宝鉴》进行了大量的增删,很多章回进行了改写或重写,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进行了修补和增写,故有必要重新“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严绳孙的《石头记》全书一百一十回。前八十回的回目做了哪些更改,因为没有《风月宝鉴》作参照物,我们无法得知严绳孙改了多少个回目。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彼此不同的前八十回目录,并不是严绳孙在增删过程的不同时期所拟回目,而是在文本流传过程中,因文字漫漶无法识读,后人添补所成。后三十回回目我们可以通过批语,参照《风月宝鉴》的后四十回回目可以知道严绳孙增删了哪些回目,请看批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信息: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庚辰本二十一回)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已卯本十九回)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誉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遗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戌本二十回)“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遗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六回)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甲辰本二十七回)  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庚辰本二十七回)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看(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而(为)僧哉?(庚辰本二十一回)叹不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五回)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二十六回)交待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晴雯、茜雪二婢,又为后文先作一引。(甲戌本第八回)“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王府本六十四回)先为“对竟(景)悼颦儿”作片(引)。(庚辰本七十九回)  观此知虽晴雯,实乃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七十九回)树(数)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未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庚辰本十七至十八回)据此,我们已知道了严绳孙后三十回秩稿中的十二条回目,这些回目同我们见到的《风月宝鉴》后四十回的回目完全不同。这是严绳孙改变章回的重要证据。这些回目是:

  一、“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二、“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三、“花袭人有始有终”;四、“狱神庙慰宝玉”;五、“抄没”;六、“宝玉悬崖撒手”;七、“卫若兰射圃”;八、“误窃”;九、“十独吟”;十、“对景悼颦儿”;十一、“证前缘”;十二、“警幻情榜”。回目虽然残缺不全,也超出失目的三分之一。但最为宝贵的是它保留了最后一回的残目。使我们知道严绳孙增删稿大略完整的内容。

  第五节 改变了时间顺序

  从文本中人物的年龄时大时小、季节不顺等情况也可看出《红楼梦》是经过大量的增删和改纂的。改纂主要在版本流传中出现的,是由抄本的多次整合和拼接所造成的,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而大量年龄和时序上的矛盾,都是严绳孙增删所造成的。严绳孙为了突出主题,更多着眼于故事情节的改动,人物性格的变化,忽略了年龄和时序上的统一,使作品中出现了人物年龄时大时小,时序错乱等现象,当然更多因素是有意为之。

  文本中人物的生日是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重点,但是即使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也出现了许多错乱。已卯本六十二回探春说道:“大年初一也不白过,大姐姐占去了。……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是太太,初九是琏二哥哥”。庚辰、王府、甲辰、程甲本略同。而梦稿、列藏、戚序本认为贾母和宝钗的生日在大年初一,这是不对的。因为第二回冷子兴明确说元春生在大年初一,而二十二回也明文记着宝钗生日为正月二十一日。七十一回为贾母大庆八十寿辰,日期是“八月初三”和“八月初二”,但探春的话中有“他娘儿两个遇的巧”一语,表明贾母的生日是在正月里“过了灯节”。还有,已卯本三十九回贾母与刘姥姥的对话也暴露出贾母的年龄有误差。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道怎么动不得呢。” 这里明显贾母比刘姥姥小了许多,可是在二年后的七十一回贾母已庆八旬寿诞了。

  这些年龄的错乱反眏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出文本在不同的时间层面上增删,这种不断的增删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难免造成年龄的差错。

  文本改动的例子还很多,如对人物进行了重新整合、增删。大姐与巧姐两个人物合并为一人,出现了巧姐年龄的时大时小。这些例子都证明这样大幅度改动文本是很难保持年龄和时序上的完全统一的。严绳孙十年的辛苦,增删了五次,在这五次增删中为了对某些故事情节加以丰满,在时序和年龄层面进行反复改动,进行人物形象的整合,人物的增添和合并,由此造成的人物年龄和时序上的些许错乱也是在所难免的。

  另一种是有意搞乱时序,以掩盖其利用某些政治纪念日反清的目的。如葬花节气的错乱就是为了掩盖悼念扬州数十万遇难同胞。贾母和巧姐的年龄问题是否也含有某种政治目地?这一切都是严绳孙改变创作主题所必须的。

第九章_严绳孙增删文本的内容 图1
  
该文章所属专题:钟长山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钟长山  红楼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