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中的爹和妈(一)(3)
2015-09-13 21:59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5590
“文革”中,我们的年龄和学识还不足以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是我的父母们也是如堕入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们下乡前脚走,六九年的春天,我的父亲就以“破坏生产现行反革命罪”被押送到“五七干校”,地点在新宾北四平公社北四平大队的一个矿务局“农场”。
他怎么还成了“破坏生产”的“现行反革命”份子呢?我们不理解,他自己也更糊涂。后来在批斗他的会场上,他才知道,原来是一九六七年的“四·二〇”事故,因处理方法与不同组织的当权人的意见不一致,而得到了一顶骇人听闻的“破坏矿井现行反革命”帽子。
在这里,我想借用一下《矿工报》才女吴春英组织编写的《劲旅》一书中,辽宁电台记者张葆劼写的“报告文学”《火神》中的一段文字。他是这样写的:
“1967年4月20日,这个人们不愿意提起又必须提起的日子。那是造反派夺权斗争最激烈的日子,文斗武斗并举,枪声不绝,连坦克都开上街的日子。”
“当时任矿务局生产办公室生产科副科长的王云仍一个心眼儿地抓他的生产安全,每天都坚持下矿井。那一天,他到胜利矿去,刚到井口,调度室的人来找他,说刚接到电话,西露天矿深部井起火了。他立即请求胜利矿军代表派车,将他送到了西露天矿,到达深部井,只见黑烟滚滚,煤焦油都出来了。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下井,经过火区现场勘察,他果断决定封闭火区。”
“这一决定,在具体操作时是很危险的,封闭通风孔的一刹那由于瓦斯集聚有可能发生爆炸。王云决定和另一名同志一道去。他们准备了一块可以封闭通风孔的木板,在木板的四角各钉上一颗钉子,每人握着一柄锤子。他们沉着地来到通风孔处,按上木板,手起锤落,飞快地将钉子钉牢,迅速安全地撤离了现场。”(这本来是一次漂亮的火区封闭操作,也是一次生死的考验。一般人没这个胆量,或者可以动嘴不动手,派救护队员去干。我爹傻呀!)
3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旧事
- 上一篇:《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中的爹和妈(二)
- 下一篇:王尧:“门第”之殇
相关文章
-
09-01《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外(五)
-
08-2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四)
-
08-17《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三)
-
08-11《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二)
-
08-05《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一)
-
07-23《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天堂
-
07-12《龙凤旧事》之深秋的丝瓜
-
07-02《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北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