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清前史研究

清前史研究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2015-09-18 09:08 抚顺七千年 孙相适 4209
现在学术界乃至社会几乎一致认为:王杲的居城是古勒寨(也写作古勒城、古埒城),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胜利村龙头山山城(笔者也曾经这样认为过)。然而,笔者近时通过研究发现,王杲居城是古勒寨这个结论存在诸多疑点

  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拉开建州女真崛起序幕的是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王杲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打破建州女真遭受官军打击之后持续几十年的沉闷局面,使分散的建州女真出现统一的趋势。明万历二年(1574年)十月,因王杲杀死抚顺关备御裴承祖,辽东总兵李成梁率领六万官军将王杲居城攻破,王杲逃出。第二年,王杲落入官军之手,被押送京城处以磔刑。本文讨论的问题是:王杲居城在哪? 


  现在学术界乃至社会几乎一致认为:王杲的居城是古勒寨(也写作古勒城、古埒城),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胜利村龙头山山城(笔者也曾经这样认为过)。然而,笔者近时通过研究发现,王杲居城是古勒寨这个结论存在诸多疑点,既不符合史籍记载,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对此试做初步探讨,错讹之处恳请方家教正。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1

  (图1)画面中间山体为龙头山,河为苏子河

  一、相关历史事件简要回顾

  对于王杲杀死裴承祖事件,《万历武功录》记载很详。《万历武功录》成书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距王杲被磔过去37年,资料应当基本可靠⑴。另有多部史料也予简要记叙。 

  万历二年七月,王杲手下大将来力红军中的奈儿秃等4人叛逃进了抚顺关,抚顺关备御裴承祖予以收留。来力红从后追赶,到了抚顺关向裴承祖要人。按照1572年双方达成的协议,裴承祖应当归还逃亡者,但是他不给,他根本没瞧起来力红。来力红离开抚顺关,派30骑兵到附近的核桃山烽火台抓来值夜班的士兵5人。裴承祖向来力红要人,来力红也不给。

  七月十九日,裴承祖带领300骑兵前往来力红军营(距抚顺关20千米)索要被抓兵卒,抚顺关把总刘承奕、百户刘仲文随后领兵前来支援。他们全被王杲、来力红军队歼灭。裴承祖、刘承奕、刘仲文被剖腹剜心,其余俘虏也全被剑斩,场面极其惨烈。这天是万历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当局关闭抚顺马市以示制裁。八月,王杲采取对抗措施越过边墙抢夺庄稼,又联络蒙古土默特、泰宁卫诸部,准备东西同时进犯辽沈。朝廷决定消灭王杲。此时,右佥都御史张学颜任辽东巡抚,都督同知李成梁任辽东总兵。

  十月,李成梁以一军驻守沈阳,副总兵杨腾以一军驻守邓良屯(可能是沈阳北造化、道义之间的正良屯),防御蒙古军队;游击王惟屏以一军驻守马根单,防御女真军队。参将曹簠提兵到大冲,遇见小股女真人越过边墙,斩四人,夺牛四头,其余女真人退出边外。第二天,各路女真人聚集三千余骑从五味子冲(在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进入欲报仇。官军四面并起,旗鼓聚集,声势猛烈。女真兵见状知道打不过,都转身往回跑。他们大部分跑到王杲的居城,凭坚固守。

  李成梁统军六万大军从后追赶,至王杲居城,十月十日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城被攻破(详细经过下文叙述),斩首1104级、夺马牛525头匹、盔甲981副,李成梁大获全胜。王杲在战斗中逃出,第二年(1575年)逃到哈达部王台处,王台将他献给官军。王杲被押送北京处以磔刑。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2

(图2)地形图

  王杲死后,其长子阿台占据古勒寨(胜利村龙头山城),次子阿海占据沙济城(古楼村迎风阁山城,两城相距2.5千米),屡次进边抢掠。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率兵分两路进军古勒寨、沙济城,将阿台兄弟消灭。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给官军带路,混战中被“误杀”,引发努尔哈赤于五月起兵复仇。

  二、将王杲居城定位古勒寨存在诸多疑问

  近时,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将王杲居城定位古勒寨存在诸多疑问:

  1、史籍记载王杲居城叫红力寨,不是古勒寨。

  《皇明从信录》卷34:“逆酋王杲,诱杀我裨将裴承祖等,督府张学颜与总戎李成梁鼓行而前,乘胜直捣红力寨,斩首一千一百有奇,获牛羊无算。” ⑵

  《三朝辽事实录》之《总略•建夷》也有相同记载:“嘉靖间,王杲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黠慧剽悍,数犯边,杀戮甚众,诱杀我裨将裴承祖等,督府张学颜与总戎李成梁鼓行而前,乘胜直捣红力寨,斩首一千一百有奇。” ⑶ 

  《明史》卷222《张学颜列传》:“明年冬(万历二年),发兵诛王杲,大破之,追奔至红力寨。张居正第学颜功在总督杨兆上,加兵部侍郎。”卷126《李成梁列传》:“成梁从抚顺出塞百余里,火攻古勒寨,射死阿台。连破阿海寨,击杀之,献馘二千三百。” ⑷ 在同一部《明史》里,称王杲居城为“红力寨”,称阿台居城为“古勒寨”。

  《建州私志》上卷记:“万历二年十一月,复纠建州属夷寇辽之清河,王杲诱杀我裨将裴成祖等,督抚张学颜与成梁直捣红力寨,斩首一千一百有奇,获牛羊无算……万历十一年,王杲子阿台纠虏入沈阳城南混河,成梁驰往虎皮驿,阿台往纵掠混河口,徐引去。成梁乃勒兵从抚顺王刚台出寨,直捣古勒寨,寨在塞外百余里,三面壁立,壕堑深固。成梁用火攻其中坚,经两昼夜,射死阿台,别将秦得倚等前破阿海寨,诛海。”⑸ 在同一部《建州私志》的同一章节里,只相隔一个自然段,“红力寨”与“古勒寨”同时出现。

  假如李成梁统兵攻打王杲与攻打阿台是同一个地点古勒寨,那么都写古勒寨就是了,为什么要将王杲城寨写作红力寨呢?尤其在同一部书里分别写作红力寨、古勒寨,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红力寨”与“古勒寨”是两个地方。

  红力寨也写作红勒寨。《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1《辽左兵端》:“二年十一月,建州部王杲犯清河,诱杀裨将裴承祖等。督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鼓行而前,直捣红勒寨,斩首千余级,获畜马无算。”⑹ 

  因此可以肯定:王杲居城的名称叫“红力寨”,与“古勒寨”是两个地方。史料没有定位古勒寨的任何记载。

  2、古勒寨不符合里程。

  《四镇三关志》卷10《夷部》之《辽东镇》记:“本镇东有建州、毛怜、海西等卫所,西有泰宁、福余二卫……建州等卫酋首:……曰王杲、曰忙子腾、曰革力佟乃哥……王杲等营住土木何莽山地方,去抚顺关一百八十里(原小字注:近王杲以逆,擒赴京城,正典刑)。”

  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是:王杲等营住在“土木何莽山地方”,距离(去)抚顺关一百八十里。

  《四镇三关志》作者刘效祖原任陕西兵备副使,该书起草于王杲居城被捣毁的万历二年(1574年),杀青于王杲被磔的第二年(1576年),对于发生在当时的李成梁提六万重兵攻克王杲居城红力寨这样的重大事件,其所记应当是基本可靠的。《四镇三关志》在清代属于禁书,此书电子版的面世是近些年的事情,所以,许多涉及王杲的著作都没引用《四镇三关志》。

  龙头山城距离抚顺关(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关岭村南城子遗址)现在是七十里。上面所引《明史•李成梁列传》记:“成梁从抚顺出塞百余里,火攻古勒寨,射死阿台。” 一百余里比七十里多出三十余里,其原因:四百年前的道路比现在弯曲;明代的里比今天的里小一些(明代量地尺1尺=32.7厘米);是个大约数。

  一百余里与一百八十里相差太多,龙头山城不符合里程。

  3、第二次攻打古勒寨为什么还需要向导。

  据明代马晋允的《明通纪辑要》、黄道周的《博物典汇》之《建夷考》、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之《建夷》、苕上愚公的《东夷考略》之《女直》、管葛山人的《山中闻见录》之《建州》载:1574年李成梁征剿王杲时,塔克世给官军当向导。1583年李成梁征剿阿台、阿海时,觉昌安、塔克世再一次给官军当向导(这段史实史学界皆知,恕不详注原文和页数)。1589年努尔哈赤托进京朝贡的马三非向朝廷递交一份报告请求封赏,其理由除了斩献来投的木扎河部女真族首领克五十之外,再就是他的祖、父当年曾经参与图谋王杲、阿台,有殉国之忠。⑺

  假如李成梁两次攻打的是同一个古勒寨。第一次不知道路需要有人当向导,可以;但第二次轻车熟路为什么还需要向导?没有必要啊。这个问题说明李成梁两次攻打的是两个地方,才都需要向导。

  4、龙头山城地形不符合史料描述。

  《万历武功录》卷11《王杲列传》对李成梁征讨王杲之战记载很详:万历二年十月,朝廷决定消灭王杲。“旦日,诸虏复以三千余骑从五味子冲入,我兵四面并起,殊疾力,旗鼓甚都。虏望见汉兵盛,辄皆反踵走,走者大半入杲寨。

  “先是杲九合诸酋,阻坚城以为险,深沟高垒,日夜提逻兵,击刁斗以自卫。诸虏皆自以为得天险,汉兵仓卒不能至。

  “李将军度是时诸虏方蚁聚一室,我破其巢可坐而就缚也。于是列南、西营为阵,类一字二字,然后以初十日用火炮、火枪、火箭如雷直捣其寨。寨中校联颇坚固,即以斧斫校联数层,我兵攀缘而上,虏乃发矢石,弗可当。是时李将军军法严,勿敢逗遛弗前者,我兵亦不避矢石之难。于是裨将于志文、秦得倚、涂广、熊朝臣、王朝卿等登东北面,东北面陷。高云衢、王守道、蒋国泰、朴守贞、彭国珍攻南面,南面陷。其间有高台一座,甚阔大,虏以三百人趋台上,发鸣镝射我兵,把总于志文中流矢死,我兵益从大将军环而攻之,会大风起,遂纵火焚烧杲室屋五百余间及芻茭,烟火相望,诸虏大败北,我兵乘胜先登,斩首捕虏凡一千一百四级,夺获马牛凡五百二十五头,盔甲凡九百八十一副……时甲戌(1574年)十月也。”⑻ 

  各路女真人聚集三千余骑进入五味子冲欲报仇。见官军四面并起,旗鼓聚集,声势猛烈,都转身狼狈逃窜。这对于官军来讲称得上“大破之”。女真兵“走者大半入杲寨”。

  此文提供的王杲之城红力寨的特点是:有天设之险,坚城,深沟,高垒,诸夷首领都认为可倚仗(阻),城中有一高台,甚阔大,需攀援而上。高台之外有东北面、南面防守。城的南面、西面开阔,官军在这两面扎营列阵。与五味子冲战场有相当长距离,官军(汉兵)仓卒不能至。城寨很大,容得下诸路女真兵都聚集这里。

  另外,《明史》卷238《李成梁列传》也有记载:“建州都指挥王杲……诱杀备御裴承祖,成梁谋讨之……敌大奔,尽聚杲寨。寨地高,杲深沟坚垒以自固。成梁用火器攻之……杲走高台,射杀志文。会大风起,纵火焚之,先后斩馘千一百余级,毁其营垒而还。”⑼ 强调“寨地高”,官军得胜后“毁其营垒而还”。

  龙头山城地形是:所在的龙头山是座孤山,东西长2100米,中间宽450米,山体南侧较直,北侧弯曲出9条小沟,其中3条贯通山南可通马车。五龙河横过其北;苏子河从南来冲刷西端龙头后继续北流。西端龙头收窄为三面悬崖,崖下临水,顶部平坦,这里修成内城。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260米,面积约为2200平方米。外城向东修到西车道,都是起伏的山坡。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3

(图3)  古勒城的内城

  将龙头山城与史料记载的特点相对照,就会发现:

  (一)、龙头西端内城是台,二千多平方米,很小,谈不上“阔大”,更谈不上“甚阔大”。内外城之间的城墙尚在。此城墙与西车道之间有数个人工修的小平台,未见城墙。西车道往东没有平台。整个山城不大,不具备“容得下诸路女真军队聚在一处固守”的条件。

  (二)、土石混筑城墙,谈不上高垒、也谈不上坚城。

  (三)、龙头山城下为宽展平地、大河,相对高度15—20米,不符合“寨地高”描述。

  (四)、城西紧临宽阔的苏子河,不宜扎营列阵。山南平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是洼甸子(在农业学大寨时挖深沟,垒方台治好,笔者亲眼见过),也不适宜扎营列阵。不具备“列南、西营为阵”的条件。

  龙头山城地形不符合红力寨的特点。但它符合“在塞外百余里,三面壁立,壕堑深固”的特点,因而是王杲长子阿台的古勒寨。

  5、王杲跑不出去。

  红力寨战斗进行时,“诸虏大败北”。“败北”,战败而逃走。王杲等人跑出去了。龙头山是孤山,四面是平地,龙尾渐低消失,与陡峻东山之间相距200米。官军将龙头山包围之后,王杲是跑不出去的。龙头山城不具备“诸虏大败北”的自然条件。

  综上所述胜利村龙头山城的这些疑问,说明它不是王杲的居城。王杲居城叫红力寨,在另外的地方。

  三、寻找红力寨

  那么,红力寨在哪呢?下面寻找它。通过研读史籍,我们不仅明确了红力寨的里程、地形特点,还知道它又具备下面的特点:

  1、作为建州女真的城寨,它必定在辽东东部边墙的东侧。

  2、王杲和他的父亲进京朝贡走抚顺关,多次抢掠会安堡、东州堡、清河堡、孤山堡、一堵墙堡、辽阳城外、险山堡、凤凰城堡、汤站堡,这就说明王杲的居城位于抚顺关之东而南。王杲父子乐于往南抢掠,说明其居城相对于抚顺关来讲偏南。

  3、《万历武功录》之《王杲列传》记:“当是时,杲所部诸酋皆以绝市赏故窘困,往孤山为佣工,庶自给”⑽。万历二年七月,王杲杀死裴承祖之后,官方关闭马市断绝抚赏,女真人生活窘迫困难,纷纷到孤山堡当佣工。这座孤山堡当为孤山新堡,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新城子村。万历元年李成梁建议展筑宽甸六堡,得到朝廷批准,万历二年五月孤山新堡开工,需要大量人力施工。王杲属下许多人到此当佣工。这件事也说明红力寨靠近本溪县。

  我们现在以抚顺关为圆心,以一百八十里为半径,在上面圈定的范围里划条弧线,寻找王杲的红力寨。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硕里岗城符合里程,但该城谈不上天险坚城,栅城内的山包太小,容不下三百人。永陵附近的六祖城及北砬背城都小,也谈不上天险坚城,觉尔察城稍大,但无高台。赫图阿拉城是“台”,但不是“高台”,况且这里是建州左卫的腹心地带,作为建州右卫首领的王杲不会在这里建城。

  在我们虚拟的弧线上及其附近,除了上述城寨外,尚未发现女真人修筑的山城。但有两座高句丽山城: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太子城村的太子城、苇子峪镇杉松村的杉松山城。两座高句丽山城四周多悬崖峭壁,间断处垒出高墙,城内有水源,堪称天险坚城。一处天险,各个时期的军队都可利用。明代女真人也会利用高句丽山城。

  太子城俯视成肝状,侧视成船状,两端高中间低,没有高台,不是。那么,杉松山城是不是红力寨呢?

  四、杉松山城的形制

  杉松村分杉松上堡、杉松下堡两个相邻自然屯,杉松上堡东距苇子峪5千米,穿过两屯的公路大体成西北—东南走向。杉松山城在公路之东。由公路向东经过600—800米约成10°的舒缓山坡后,山势急剧变陡,从公路上看,成为一脉西北——东南走向的顶部较平两侧斜降的山岭,名为城子山。杉松山城的中城位于城子山的西部。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4

(图4)  站在公路边远眺城子山

  1995年12月出版的《抚顺通史》⑾、2011年12月的出版《抚顺文物》⑿,都有关于“杉松山城”的简略介绍,定性高句丽早期山城。笔者先后4次到杉松山城实地考察。

  杉松山城由中城、北城、东城组成⒀。中城为主城,北城与东城为辅城。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5

(图5)  杉松山城中城示意图

  中城内部包括平坦的山顶和向南倾斜的较缓山坡,城的四周外部都很陡峻,西北东三面棱线多悬崖、石壁、凸脊。山城利用这些自然条件修筑城墙,构成完整的封闭城池。城墙可分为南墙、西墙、北墙、东墙。城墙形式有:1、单壁石墙,根据地形将山体切削成直面,贴面砌筑几近直立的城墙,石块就地取材打制,为顶面长方形的楔形,每层石块长度不一,高度一致,一层一层平行干垒,碎石填空。2、双壁石墙,两侧一层一层平行垒砌,横截面为梯形。3、山险墙,天然石壁即为城墙,间断处垒墙连贯。4、土石混筑城墙,今为粗壮的土塄。

  中城东南角为一巨石参差耸立的石峰。由石峰向西偏北延伸出南墙,向东北延伸出东墙。⒁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6

(图6)  南墙西段双面墙

  南墙横截城内山坡的下部,成向下弯曲的弧形,最低处开城门,为南门,可见“儿”字形乱石堆。门址向东为由石峰延伸下来的石脊,像左臂一样抱着山城,石脊一部分山险墙,一部分单面墙,靠近城门处双面墙,长约80米。门址向西保存着高大的双面墙,顶宽3米,北侧残高2—3米,南侧最高处4米,墙体爬上西侧小山脊,越临近山脊越矮,倒塌为乱石堆。这段长约100米。南墙长约180米。

  南门上方30米处有一水池,水面长12米,宽3米,在山顶上有这样充足的水源,实在宝贵。

  山城西侧隆起的小山脊为天然屏障,走向北偏东10°,长约140米,内侧为断续石壁,外侧为陡峻山坡,南段80米为倒塌的较矮的双面墙,北段60米靠近山顶为土石墙。土石墙终止于6米高石峰。石峰北侧地面稍坦,城墙由砬跟继续向北偏东延伸80米,南段60米为双面墙,北段20米为单面墙,之间开城门,为西门。单面墙保存较好,最高处4米高,可见25层,墙面有一凹洞。西墙总长220米。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7

(图7)  内城西北角单面墙

  4米高单面墙实为山城西北角台,由此角台城墙折向东,为北墙。北墙以东马面为界,西段多为天险墙,东段为土石墙。由角台向东,较坦的山顶与北侧陡峻山坡相交的棱线多为断崖,为天险墙。向东延伸100米处有一石砌马面(西马面),外壁倒塌,只见内里乱石。再延伸80米,又一马面(东马面),一层一层垒砌。由此向东为土石混筑墙,依山势成半圆状,长约185米。半圆的中点向东北伸出山脊连接主山,山脊西侧为北城,东侧为东城。半圆终止于山城东北角角台。北墙总长约365米。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8

(图8)  内城北墙东段土石混筑墙

  东北角台为单面墙,墙体尚在。由此,城墙折向西南连接东南角耸立石峰,为东墙。东墙大部分为单面墙,这段地形无险可用,所以垒筑高墙。大部分倒塌,几段尚好,其中一段长35米,最高处5.5米,达31层,非常壮观。距石峰20米处开城门,为东门,门址往南20米为双面墙,“儿”字东侧墙倒塌。东墙总长约290米。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9

(图9)  内城东墙单面墙

  中城四面城墙总长约1055米⒂,面积约为6.3万平方米。

  城内多见人工所为小平台和凹坑,地表未见遗物。

  中城北侧的阔大山谷叫大山城沟,为北城,由山脊形成的城墙约2000米。沟口北侧悬崖向南伸来,南侧有陡山坡向北伸来,形成宽约20米的入口。南山坡大石遍地,利用当地毛石垒出石墙,石墙西北—东南走向,横截面成梯形,底宽3米,残高0.8—1.2米,顶残宽2—2.5米。墙长200多米。沟底石墙已消失。这是一道横截墙,将北城沟口封堵。当初横截墙全长有300米。沟谷平坦处有一些人工平台,当为建房之地。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10

  (图10)  北城南坡沟口横截墙

  中城东侧的山谷更大,叫小山城沟,为东城。山脊城墙长约4000米,沟口两山相距约150米。东侧山脊平缓处有过岭道,这里修筑双面墙,一层一层垒砌,长近300米,基宽2.5—3米,残高1—2.5米,比中城南墙的双面墙细得多。连山脊过岭道都筑墙堵截,可以想象当初沟口肯定会修筑双面墙。今石块已无,只见墙基之壕。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11

  (图11)  东城东山过岭道双面墙

  2002年5月31日,杉松山城与龙头山城一起公布为抚顺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0月14日,又与龙头山城一起升格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杉松山城是红力寨

  总览杉松山城,看到它符合红力寨的特点:

  1、里程符合。杉松山城位于由苇子峪向西经千合岭至金斗峪的古道北侧,交通方便。至苇子峪5千米,西距金斗峪的新鸦鹘关12.5千米,至清河城堡22千米,经苇子峪向南至孤山新堡40千米。向北与抚顺关相距现在是75千米,在明代大约90千米,180里,符合里程。

  2、地形符合。中城位于山顶西南坡崴兜,确为“高台”;符合“寨地高”特点;面积六万多平方米,称得上“甚阔大”;那些石筑城墙是“高垒”;山城城墙坚固,水源充足,堪称“坚城”;

  3、容量符合。山城城垣总长约7000米,是抚顺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高句丽山城,容得下诸路女真兵都聚集这里。具备诸虏“蚁聚一室”固守的条件。

  4、具备“列南、西营为阵”的条件。中城山下南侧、西侧地势平缓开阔,适宜建筑房屋,也适宜扎营布阵。

  5、王杲能跑出去。杉松山城中城的北面、东面山谷阔大,并与主山相连。只要将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就能够跑出去。具备“诸虏大败北”的自然条件。

  6、官军“仓卒不能至”。从五味子冲到杉松山城75千米,距离较远,官军(汉兵)短时间不能到达。

  这里有个问题,大伙房水库西岸有座王杲山,既然叫王杲山,能不能是王杲的居城呢?王杲山距离五味子冲7.5千米,女真兵前脚上山,官军后脚就到了,不符合“仓卒不能至”。况且这里距离抚顺关仅10千米,里程不符。因而王杲山不是红力寨。但或许是王杲的临时住所。

  7、符合“地远”。王杲父亲李撒赤哈与建州卫首领赵那磕进京朝贡,在抚顺关因“地远稍迟”受到阻拦⒃。杉松山城与苏子河中下游城寨相比,是远一些。符合“地远”记载。

  8、关于“霸水为酋”的疑问。《两世罕王传》记:“王杲其父多贝勒借助王忠的威势,由桓仁迁至哈尔萨阿林(原注:新宾永陵二道河村)附近。不久因受邻部袭扰,迁居到果乐(原注:古勒)山一带,整饬部众,训练兵丁,掌管水渡,夺取敕书,成为名震一时的女真首领。明边将视其为心腹之患,授意王忠之侄王台设计杀害了多贝勒……多贝勒死后,王杲继承父业,继续占据从马尔墩到古勒一带,霸水为酋。” ⒄ 

  《两世罕王传》记王杲“霸水为酋”,其城寨旁边是有条大河的。古勒寨旁有苏子河,西距土迷糊岭渡口3.5千米(注意:渡口不在城下)。杉松山城呢?杉松山城距离苇子峪太子河渡口5千米,太子河东侧的女真人去杉松、下夹河(古道)、马圈子、清河城,乃至去抚顺关,必须在此渡河。距离本巢5千米的渡口在王杲势力范围之内。王杲在这里霸水为酋,掌管水渡,夺取敕书是可能的。

  或许有人问:女真人都聚居在苏子河流域,苇子峪一带有女真人吗?答有。《万历武功录》之《王杲列传》记:官军歼灭王杲之后,“旁近塞夷大佟克、三章等尤大喜,并罗列山前,跪起欢呼。”⒅ 他们只是没载入《清实录》而已。

  王杲“迁居到果乐(古勒)山”,()内的“古勒”二字是采访者的加注。被采访者是河北省承德地区的一位满族老人。其实,“果乐”与“红勒”也是音近的。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12

  (图12)  杉松山城示意图

  9、关于鸦鹘关的疑问。苇子峪东北15千米的苇子峪镇三道关村有鸦鹘关(老鸦鹘关)。关于鸦鹘关的修筑,史学界有两种说法。

  (一)为官方修筑。疑问是:明朝当局修筑鸦鹘关是为了堵截女真人向南抢掠,杉松山城在鸦鹘关的后方,当局能允许女真人在鸦鹘关的后方据城作乱吗?

  实际上,早在王杲父亲的时候,鸦鹘关就放弃了,另在边墙线上筑关,称作新鸦鹘关。《建州私志》上卷记:“宪庙(明宪宗)时,韩斌为东协,开阳明台、木闸岭等屯垦,复于清河地方设立城堡,置守御兵六百余员。又建鸦鹘关,限奴出入,去奴寨八九十里。地界稍宽,夷夏之防比前愈密。嘉靖十九年,何权为备御,武备渐弛,遂退地数十里,山上立碑为界。”⒆ 由于鸦鹘关孤悬塞外,不利于防守,再加上它设在女真人的家门口,屡屡遭受女真人的骚扰,武备渐弛,致使当局产生意向:不如将它放弃,在边墙主线上重新建关。嘉靖十九年(1540年),鸦鹘关备御何权将这一意向付诸实施,将鸦鹘关丢弃。

  研究者多认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放弃宽甸六堡时丢弃鸦鹘关,这是一种误解。本溪市博物馆梁志龙、靳军二位在《明代鸦鹘关考》文中有详细论述。⒇

  新鸦鹘关在金斗峪村西南2.5千米,杉松山城在关外,属于允许之地。

  (二)为女真人修筑,防御南来的官军进犯。这种情形就不存在疑问了。

  10、山城石红。杉松山城所在城子山多巨石,颜色淡红,这或许是称之为红力寨的原因。

  由此可证:杉松山城是王杲居城红力寨。


孙相适:王杲的城寨不是古勒寨 图13

  (图13)  杉松山城地理位置图

  王杲占据这座高句丽山城。山城坚固,有利防守。王杲补城墙,挖战壕,立栅栏,坚固工事;招兵买马,九合诸酋;依仗坚城,自卫称雄。现在,诸路女真兵入住山城,都以为天险可恃,官军一时半会儿不能到达。

  李成梁认为,此时诸路女真人蚁聚一处,正是全歼的好时机,于是统领六万大军追奔杀向杉松山城。官军在南面、西面旷野扎营布阵。初十日发起进攻,直捣其寨。首先将北城沟口攻陷,登上西北面(原文东北面),接着将东城沟口攻陷,从南面进入。女真三百兵集聚于中城固守,官军从四面包围环而攻之,战斗异常激烈。正当攻城不下之际,秋风大起,官军乘势向城内发射火炮、火枪、火箭,城内城外五百余间房屋和草垛(芻茭)全部着火,烟火相望。官军乘胜登上城墙攻进城内,女真军大败,王杲和一部分兵卒逃脱。李成梁命令将城墙拆毁。

  过去都认为在古勒山发生过三次大战,第一次即本文讨论的这次;第二次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由于王杲之子阿台欲报杀父之仇,率部侵扰明边,为此,李成梁统军攻克阿台之古勒寨,将阿台兄弟消灭,引发努尔哈赤起兵;第三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努尔哈赤在古勒山打败入侵的九部联军。现在要改为两次:即原来说的第二次、第三次。而所谓的第一次,万历二年十月的讨伐王杲之战,应称之为“红力寨之战”,发生在苇子峪境内。

  (说明:本文图片均为孙相适拍摄。)

  —————————————

  注释:

  ⑴ 《万历武功录》作者瞿九思,成书于万历四十年,共14卷。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

  ⑵ 陈建辑,沈国元订,万历四十八年。

  ⑶ 崇祯元年六月撰,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之《先清史料•三朝辽事实录》,页6。

  ⑷ 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4第一版,页5853。 

  ⑸ 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1出版的《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页265。作者:海滨野史。

  ⑹ 大兴傅氏长恩阁钞本。

  ⑺ 苕上愚公著《东夷考略•建州》,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页65。

  ⑻ ⑽ 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页36。

  ⑼ 页6184。

  ⑾ 赵广庆、曹德全著,辽宁民族出版社,第三章,页82。

  ⑿ 抚顺市政协文史委、抚顺市文广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页33。

  ⒀ 《抚顺文物》之《杉松山城》将中城命名为“西城”。笔者认为称“西城”不够准确,称“中城”贴切。

  ⒁ 《抚顺文物》将南墙称作西墙,门叫西门;东墙称作南墙,门叫南门。其余两面类推。

  ⒂ 《抚顺通史》之《新宾县杉松山城》记:“城周长约1055米,其中东墙长约150米,南墙长约180米,西墙长约260米,北墙长约365米。”然而,四面墙长之和为955米,少100米,东墙长约150米属笔误,应为250米。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东墙长约290米,西墙长约220米。南墙、北墙长度未改,总长亦未变。

  ⒃ 见第二期《清前史研究》之孙相适文《喜塔腊氏图合卓太是不是王杲》,页79。

  ⒄ 见《抚顺清前史遗迹与人物考察》页148、《清前史论丛》页265、页272。

  ⒅ 《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页37。

  ⒆ 《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页266。

  ⒇ 载2014年第6期《东北史地》,页45。

该文章所属专题:孙相适专栏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标签:王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