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江:庄稼院里唠闲嗑
2015-10-31 18:37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2092
田间、地头、出工收工的路上都是聊天的场所,地方又多又敞亮。只要不是像铲地、割地这样节奏快的活计,还可以边干边聊...
资料图片 来自网络
农业劳动的特点加上集体生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了很方便的聊天的平台。那种聊天不用“网”,是实实在在地面对面,用嘴说。田间、地头、出工收工的路上都是聊天的场所,地方又多又敞亮。只要不是像铲地、割地这样节奏快的活计,还可以边干边聊。
在我们插队的辽西,管聊天叫打唠。在家乡抚顺一带叫唠嗑。内容散、随意性强的嗑,即可为“闲嗑”。
可不是吗,老乡们天天在一起干活,甚至几辈子就在一个村住,农活又是年复一年少有新花样,哪里有那么多谈资,可不都是唠闲嗑呗!当时虽处文G中,大运动套小运动,但这村里的老乡好像对批啊斗啊,不太热衷,闲嗑里少有火药味,让我们被绷紧的神经也渐渐松弛开来。老乡们虽是唠闲嗑,我们听了却新鲜,有了不少新的感受。
婚丧嫁娶是乡村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不仅本村,包括相邻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都列入老乡们的重点“闲嗑”内容。办事的时间地点,规模排场,都被老乡们报道得详而又详,竟成了我们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的一个途径。
“大事”如此,村里谁家的“小情”,也难避过众口。哪家婆媳不和吵了架;哪家媳妇要生娃;谁谁上集市看到了新鲜物;谁谁……我们听多了后,突然觉得:乡村社会有着极强的透明度,好像一切都公开化,很难有什么个人及家庭的隐私。发生在昨晚的事,今天中午就会家喻户晓。然而,在闲嗑中,却听不出有什么恶意,从其中的褒贬,透着传统的道德准则和质朴的民风。
如果有谁进一趟城,一段时间内就会成为村里的新闻中心。他(她)的进城见闻,会被大家挖掘得底儿掉。不难看出老乡们对城市的普遍向往。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城乡壁垒—户口的难以逾越,农村姑娘想嫁到城里,无异白日做梦。村里有一位姑娘嫁到城边子(即锦州郊区),说起来大家都有羡慕之意。城边子社队以种植蔬菜为主,收入水平要高些。
上一页1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知青
- 上一篇:王维俊:我的入团介绍人
- 下一篇:王维俊: 我的老房东
相关文章
-
10-29王维俊: 我的老房东
-
10-26王维俊:大队交通员黑人“徐暴性”
-
10-22郭秀江:关于路的记忆
-
10-22王维俊:打头的小铁子
-
10-21王维俊:早逝的小学弟
-
09-30郭秀江:温馨回望(一)
-
09-21王维俊:我在农村见到了弟弟
-
09-07王维俊:第一次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