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久:考察《保安禅寺碑记》有感(3)
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辅政大臣索尼撰《保安禅寺碑记》之时,正是清初建不久。康熙父皇顺治曾痴迷于佛家,但于兴国安民无甚关系。顺治殁,索尼受遗诏为康熙首辅大臣,国家进入稳定求治时期。满族学习汉族文化,统治阶级以儒释道思想治国,构成空前的凝聚力。由此,清代尊佛,礼佛、崇佛形成风尚。上层建筑颁布法规,重修庙宇,其背景与稳定政治根基有关。索尼撰《保安禅寺碑记》碑文,是索尼辅政初期所撰,是一篇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章。
《保安禅寺碑记》开宗明义,议论了北京城庙寺禅宇的延续存沦,叙述了保安禅寺的起始、兴废、寺名和渊源。保安禅寺原名义利寺,改称半藏寺。明末倾颓,清初重修,更名保安禅寺。其名具有“遂民愿”的背景和缘由,意为让天下国泰民安。佛教上升至大清朝立国思想的新高度。
《保安禅寺碑记》短短六百余字的文采和风格虽不能与唐宋八大家相比,但其文采斐然与语言简洁非大手笔所能也。从字里行间能读出辅政大臣的开阔襟怀与治国理念。弘扬佛家,觉悟大众,体现了儒释道治国的理念。他期冀国泰平安,保民安居乐业。是重修保安禅寺主题,亦是所撰全文中心所在。
碑体阴面是民居的一个仓库,碑额与仓房棚盖之间,大约半米左右距离。能看到十几个人的名字,估计占据碑体五分之一部分。这些名字是“诸善信”重修保安禅寺捐资者,也是当朝重臣。拍照带回去放大核对,看清一些官职和名字,有:
一等金钦尼哈番一级(看不到名字)
正黄旗汉军都统(看不到名字)
和硕额驸吴应熊
和硕额驸耿聚忠
和硕额驸尚之隆
汉军都统耿精忠
户部尚书尚之信
太保和硕额驸张绍忠
太子太傅国史院大学士加一级 范文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满洲族祖先探源兼论满洲的含义
- 下一篇:论清初赫舍里氏及其文化现象
相关文章
-
01-09论清初赫舍里氏及其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