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久:考察《保安禅寺碑记》有感(4)
还有一些有名字却看不到其官职,有:宁完我、孙延龄、祖泽洪、张广福、祖镇松。
从《保安禅寺碑记》和碑阴名单中,主要看到了两点现象:
首先,从碑文看到清初建国,首辅大臣索尼表率倡议修葺佛教庙寺,使佛教兴起。同时也体现了索尼执政务实的作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他十分重视佛家思想和儒文化君臣关系传承。索尼通过修葺保安禅寺,强化佛教的虔诚笃信,凝聚人心,借以辅佐朝纲。让举国之依托佛家信仰,促进团结,教化于民。
其次,从碑背面阴刻文字的名字看,清之初,是一个多元化政权。清朝赖以生存基本制度是八旗制度,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未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依托八旗制度而崛起,入关后,以满蒙汉结合的政权消灭李自成,南明小朝廷和残部抵抗势力,统一全国。由此可见坚定满汉蒙结构,是统治政权的主体。如果再进一步深化研究,当时“三藩势力”即为巩固政权的力量,且有割据的隐患。清朝采取了怀柔政策,以册封与联姻予以笼络位高权重独占一方的藩王,一定意义上稳定了江山大局。我们看到碑体阴刻部分佐证了当时朝廷给予藩王弟子们权高名显的地位。联姻是为稳定藩属割据,防备谋反。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三藩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 平定结束,清朝始废止了册封与联姻藩王的制度。
由于关注索尼,自然关注保安禅寺碑记和保安禅寺的现实状态。记者李家杰刊载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北京平安大道两侧文物受到妥善保护》一文说:“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陈刚今天告诉首都新闻界:近日竣工的北京平安大道两侧12处文物和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建设这条大道过程中受到了妥善保护。”他说全长6898.13米的平安大道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保护文物让路”的指导思想。陈刚所说的12座文物就包括保安禅寺。
这则消息在1999年8月25日发布,如今15年过去了,北京平安大道即现在的地安门大街修得非常壮观,然而受到“保护”的文物保安禅寺碑却依然如故,仅挂一个文物保护标牌而已。笔者和133号居民一样期盼实施规划,并望“鸠占”在保安禅寺内的居民早日乔迁,让国家文物确切地获得保护。
(作者简介:王旭久,满族,满洲老姓赫舍里氏,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4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满洲族祖先探源兼论满洲的含义
- 下一篇:论清初赫舍里氏及其文化现象
相关文章
-
01-09论清初赫舍里氏及其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