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藏惑——徒步横穿西藏》[二]
雪山、牦牛、荒原、寺院、风俗,只是地球“第三极”雪域西藏的种种表象。西藏之所以神秘,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那里的人,那里的事儿。其实,文明与自然与历史与现在,存在很深的认知鸿沟,这让人们难以穿越现实表象,抵达西藏的内心深处。
西藏是个“幻境”,是躲过诸多浩劫,幸运留下的一种稀有植物,它所散发出的味道、色泽,足以吸引奇异的目光,让人在是与不是之间,猎奇、猜测、眩目、慌乱、神迷、犹疑;西藏是一个避难者,他没有必要说出心里的秘密,如果有人要对它的来世今生执意追溯,妄断解释,根本就是貌似理智的荒谬。
了解和认识西藏,不需俯视,更不要仰视,惟一让它说出心里话的方法,是用平等而诚挚的态度,跟这里的人,这里的宗教,这里的山川,这里的风物对话。
很荣幸,我们有机会徒步穿越雪域西藏,并有幸成为跟西藏真实对话的人。
《藏惑——徒步横穿西藏》
赵修华 张国勇(执笔)
“徒步行走中国”时的张国勇
第2节 人生承诺
徒步环绕中国回来以后,有一次看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当看到阿甘与病重妈妈对话时,我们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行走中国时候的智商,我们与阿甘十分相似,有关人生几乎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譬如走,也就是想走就走了。我们与阿甘不同的是,阿甘很受命运的眷顾,心不想,事也成。而我想了很多事,却很少有成功的机会,我们惟一的成功,就是用脚和穷游的方式,真正的围绕中国版图走了一圈。
春天不会把温暖轻易恩赐给北方的。已经是三月下旬,芦苇荡里的冰雪还未溶化,寒风凛冽,荻花瑟瑟,走在漫无边际的野草丛中,蒺藜和其他植物的毛刺沾满了裤子。湿滑的泥沼掩藏着尖利的芦根,戳在脚背上非常疼。几只被惊飞的野雀,没有声息地钻进灰暗的云层,像尘埃般瞬间消失。
太阳似乎刚刚从梦中醒来,在云层里不安地走动,眯缝着惺松的睡眼,无精打采地注视着我们。
在凄凉的海风中,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世界如此荒凉,我们如此渺小。1990年3月18日,我们顶着瑟瑟的寒风中,犹如不知道天域边界的鸟儿,孤独地从鸭绿江口沿海岸线向南走去……旅伴双腿又瘦又长,远远看去,由日光拖长的影子,像在泥沼中寻找食物的白鹇,体型轻盈,动作迅捷。
“白鹇”爬上一座荆棘丛生的陡坡,突然大声喊叫起来:“大海!我看见大海了!”
鸭绿江是中朝界河,发源于东北的长白山天池,据说因江水清澈碧绿如野鸭头上的羽毛,因此得名鸭绿江。沿着脐带似的弯弯江流,我们朝黄海与鸭绿江分界线走去。鸭绿江入海口的江面很宽,根本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海水。
鸭绿江与黄海分界线有一座界碑,是用水泥浇筑的葫芦状建筑物,我们找到它时,界碑倾斜在紫色的滩涂上,为了防止被海潮冲走,碑周围插满了参差不齐的木桩。海浪的冲击,岁月的剥蚀,它年复一年的遵守着对大海和大江的承诺。
碑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它是我们环绕中国徒步旅行的起点和终点。我们之所以选择丹东鸭绿江入海口作为徒步旅行的起点,是因为丹东是距离我们所居住的抚顺最近。丹东东港距离入海口较近,在那时候叫东沟县,当我们三年后再次走到这个地方,曾经的荒滩已经建成了现代化港口,东沟县也正式更名为名为东港市。而那座葫芦型的界碑也变成了大理石的长方形界碑。
为了给自己打气,我与旅伴相互拥抱在一起,为了这次与大自然最坚定的拥抱,我们已经笃定要做出牺牲,比如惯常的生活,比如固定的工作,比如割舍不断的亲情……中国的海岸线由东向西绵延18000公里,东起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西至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北伦河口。
我们徒步旅行的第一阶段:用一年多的时间走完整个海岸线,这样可以在南方过一个冬天,由此不用增添装备以减轻负重。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的气候在冬季相对温暖,如果旅程能按照我们的时间表进行,来年春夏,我们能为徒步横穿西藏创造最有力的条件。
关于徒步整个中国海疆的经历,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要省略掉,因为我们的正文叫《藏惑》。我们走完18000公里海岸线的时间大概是一年多,经过短暂休整,我们从广西防城各民族自治县北仑河口,转而翻越十万大山走上陆地边境线,并沿广西、云南边境线徒步三个月,从腾冲县翻越高黎贡山进入怒江大峡谷。
怒江是我们穿越雪域西藏的通道与入口。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2-18张国勇:《藏惑——徒步横穿西藏》[一]
-
02-18王尧:暖巢的故事
-
02-17短篇小说:李满意家的红窗帘(二)
-
02-17短篇小说:李满意家的红窗帘(一)
-
02-16[11]龙凤最早的职工食堂——大食堂
-
02-14王尧:从元帅林想到东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