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藏惑——徒步横穿西藏》[三](2)
峡谷平均切割深度在2000米以上,无论从长度和深度绝不逊色于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举世闻名的大峡谷。除了自身的力量,横断山砂石构造等地质结构也为怒江施以拳脚提供了方便。
200多万年前的上新世,印度板块楔进欧亚板块,致使原来海拔只有1000米的青藏高原剧烈隆起,怒江大峡谷地处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交接处,是不同地块交接复合、构造发生转折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地壳的薄弱处,成为怒江水奔流与冲击最合适的水路。
怒江大峡谷囊括了亚热带、温带、高寒三种气候类型。在峡谷里徒步旅行,我每天都能感觉到不同季节的变化。在平缓的谷地,我能触摸到甘蔗、芒果、橡胶等经济作物,到处都洋溢着亚热带的风光和气息。
抬头仰望刀削斧剁般的山脉,一座座山峰兀出云表,仿佛是陈列在高天之下的宝刀名剑,等待着绝世高手持剑起舞。江水落差极大,每公里落差平均达到2米,激流飞溅,仿佛是被煮沸了,专为冶炼亘古的沉寂。如果站在江边,那巨大的轰鸣,即使面对面说话也听不清楚。
从山地到谷底,垂直分布着藻苔、喜马拉雅双扇蕨、短柄子买麻藤、云南铁杉、冷杉、水青树和领春木等珍贵树种。这里是一些古老植物的避难所,第四纪冰期到来时,肃杀了地球上其他地方数不尽的物种,在那个遥远而残酷的年代里,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却得益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送暖,躲过了第四纪冰期寒流的扫荡,幸运茂盛地繁衍至今。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各种疑惑,即使你有过人的头脑,一生也难以避免各种问题。譬如我们走路,徒步横传整个西藏的念头由来已久,这是我们徒步环绕中国边疆和海疆行走最大的企图。
我们行走的年代,还见不到现在那些装备齐全的户外旅行者,更看不到苦拔行脚的僧人,在走之前或回来以后,许多人问我们行走的理由,我不愿意跟不熟悉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即使很熟悉,一句话两句话,怎么说得清呢?
因此,我总是是轻描淡写地说:“走了,也就走了!”并用他们可能认可的理由解释或敷衍。人如果是时间的过客,哪里是光阴停留的客栈?那里是我们精神的故乡?
现实生活已经被功名、利禄等过于物质化的东西所包围,精神涣散流亡,魂魄游弋难聚,人们很难为一件喜欢的事儿去坚持。那些信仰的香火属于朋党、属于庙堂,属于神祗……人的精神世界,要么依附于现实,要么于从属于宗教,或则在两者之间摇摆,而往往忘记了那些比人类还长久的自然。
自然如果是一个嫩绿的草叶,那么人类其实就是叶脉上滚动的一颗露珠,那些所谓的长久、晶莹及光彩,转瞬即逝,转眼即逝,或在下一个黎明再次凝聚。梦想,经常伸出指头指着那个令我迷惑的方向——西藏。
距离西藏还很远,我们在路上猜想西藏的样子,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种种不可预测。(待续)
2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2-18张国勇:《藏惑——徒步横穿西藏》[一]
-
02-18王尧:暖巢的故事
-
02-17短篇小说:李满意家的红窗帘(一)
-
02-16[11]龙凤最早的职工食堂——大食堂
-
02-14王尧:从元帅林想到东北军
-
02-12试论明王朝对东北女真人的民族政策与其覆灭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