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清前史研究

清前史研究

论努尔哈赤的崛起—兼析李成梁“养虎遗患”(2)

2016-02-21 12:53 《满族研究》 肖瑶、王永涛 5183
努尔哈赤父子最终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镇守辽东三十年的总兵李成梁,由此被扣上“养虎遗患”的罪名。本文通过反思明朝在辽东民族政策的得失,以及透视努尔哈赤的文韬武略,进而得出,辽亡负主要责任者,不应该是李成梁,而应该是昏庸的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的结论。


  李成梁和少年努尔哈赤关系密切。努尔哈赤不但曾在李成梁身边做过侍卫,而且隶其麾下,历经战阵。甚至达到俱与出入京师,颇知内情等等。 “建酋与成梁谊同父子。” ② 李成梁和努尔哈赤家族早就建立了友好关系。觉昌安(叫场)也曾帮助李成梁捕杀了对明朝桀骜不驯的建州右卫首领王杲。李成梁或许“用奴父他失为向导,借其髑髅以博封拜”③ 有点问心有 愧,所以,对努尔哈赤给予了尽可能的抚恤、扶植。“因请封奴为龙虎将军,而奴得奄有各家敕书, 尽并各家故土。” ④ 

 

  并且通过联姻的方式,平息努尔哈赤心中的“愤怒”。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户科给事中李奇珍以陷城覆将,攻击李成梁父子说: “……如柏曾纳奴弟素儿哈赤女为妾,见生第三子,至今, 彼中有‘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之谣……” ⑤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私人关系“密切”,可是仍然以维护明朝辽东地方利益为前提条件。原则问题决不让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公事公办的。抚恤、扶植努尔哈赤是为“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服务的。是利用而不是重用,这一点努尔哈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谓的“误杀”努尔哈赤父祖,实际上亦是防止觉昌安、塔克世父子势力壮大。1619年7月,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陷李成梁的家乡铁岭城。城陷屠城时,李成梁家族共有近二十人殉难。从努尔哈赤对李成梁族人并没有手下留情来看,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并没有逾越雷池。应该说,李成梁父子是大明王朝辽东边疆的保卫者和殉葬者。 

 

  兵科科臣宋一韩的“建酋与成梁谊同父子,教之和则和,教之反则反”⑥ 的说法,是言官们为了 诿过避祸,为了转嫁责任,为了寻找国破家亡替罪羊,不惜违背职业道德,信口雌黄、恶毒攻击、 混淆视听。 

 

  从1583年到1616年,在这三十多年间,努尔哈赤从开始攻打尼堪外兰,很快转向攻打女真中不服从自己的人, “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 ⑦ 进行的是统一女真的战争,在不到半 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这一成功又直接促进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出现。面对努尔哈赤发动的统一女真内部的战争,辽东总兵李成梁及明朝统治者,并未意识到对明朝构成威胁,而是采取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的态度。因为他们一贯实行“用夷攻夷”、“以夷制夷” 的民族政策。 

 

  另外,明朝没有及时调整北方的防御策略。没有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应变能力低下,应变策略滞后。李成梁镇守辽东时,防御的重点是“北虏”蒙古而不是“东夷”女真。所以明朝的辽东总兵府一直设在辽河西的广宁,而不是设在辽河东的辽阳。努尔哈赤公开叛明是在1618年李成梁死后才开始的。之后明朝在辽东的防御重点才由北虏转向东夷。 

 

  更为深刻的理由是明朝正处于由盛而衰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明知努尔哈赤可能有朝一日难以控制,却也只好听之任之,无能为力。只要他不到边内地方骚扰,边墙以外就默许是他的地盘了。

 

  还有一个因素是,矿税使高淮奉明神宗之命来到辽东,借开矿征税为名,大肆干预军政事务,狐假虎威,骚扰地方,致使边备尽弛,居民外流。当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死而徙, 非徙而贫,无一家如故矣!”。 ⑧ 有不少人逃到努尔哈赤那里,有所谓“生于辽不如走于胡”⑨ 之说。在辽东人心向背上明朝又输给努尔哈赤一着。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