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一个抚顺50后的“文革”印记(3)

2016-03-14 21:34 抚顺七千年 姜斌 3028
我们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边分了手,同学先回抚顺,我又一次去姥姥家呆了些时日。其实这次第二次去北京啥事也没办成,就是见到了周总理一个模糊身影,再就是时间不长又去了姥姥家一趟

  二进京

  毛主席第八次检阅红卫兵的第二天,我顺着长安街走着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虽然广场上人很多,但还是感觉特别大,特别壮观,特别神圣。那时候对天安门广场的历史还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是祖国的心脏,是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还知道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大都在天安门广场,要是能在天安门前留影是最幸福的事了。

一个抚顺50后的“文革”印记(3) 图1

  我挑了一处正面位置排队,先用4角钱买个邮寄信封,写好妈妈单位地址。因为地上划了一个粉笔框,你只要站进框里瞅镜头就ok了,我觉得还没站好就完事儿了,后来见到照片感觉还不错。办完这件“大事”就又去了姥姥家“串门”了,还和姥姥全家人去颐和园玩了大半天,那时的颐和园居然改叫“人民公园”。直到快过元旦了才回抚顺,还是去接待站办的“串联”返程车票。


一个抚顺50后的“文革”印记(3) 图2


  到家后不久,抚顺的“文G”形势越来越乱,可宣传上却说形势大好,越来越好。听说上海刮起什么“一月风暴”很吓人的,抚顺的一些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也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各式各样的造反组织,从造本单位领导反开始,夺“走资派”的权,夺市委、市人委的权。这阵势把本来就懵懂的我搞得更迷茫了。一时间,街头上出现了一拨又一拨的带高帽、挂牌子的“坏人”。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文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