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漫话抚顺邮电之二:民信局和文报局

2016-05-09 10:54 抚顺七千年 姜斌 1584
民信局和文报局是我国邮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个通信机构的名称。据史料记载,清朝末期,大约有五种邮政传递在运营。
漫话抚顺邮电之二:民信局和文报局 图1

  说起这民信局和文报局,可能现在大多数人不知道是什么机构,只是从其中的“信”、“报”两个字中隐约的猜出与通信有关联。确实如此,民信局和文报局是我国邮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个通信机构的名称。据史料记载,清朝末期,大约有五种邮政传递在运营。一是驿站传书尚未完全裁撤;二是由私人经营的民信局如雨后春笋的成立,揽收民间寄递业务;三是官方成立了文报局,重点递送各驻外使节和官府衙门的来往公文;四是外国商人设立的“客邮”;五是大清邮政应运而生。

  因驿站传书模式基本专供官府所用,不寄递民间书信,所以那时候民间私人遇紧急事由,只能派专人递送书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交往日益频繁,于是就有个代寄信函并从中获取微利的营业者,这种为私人专门传送信函的营业逐渐发展为民信局。

  史料记载,民信局出现于明代永乐年间,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间以后发展迅速,清末时虽然封建王朝摇摇欲坠,但民信局却到了极盛时期。据有考证的资料说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大小民信局已多达数千家。有的还在大城市设总店,各地设分店或代办店,或与其他民信局联营,构成了民间的通信网。这个时期,民信局已把业务扩大至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

  民信局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传递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由于是私人经营,因而民信局十分注重信誉服务、手续简单、运作灵活,成为民间通信寄物的主要形式。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在奉天(沈阳)设有专营民信的总局,有专职邮差来往各地。

  抚顺县城内的商户当时就有代办民信的分柜,属于商号兼营,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千金寨的商家中的代办民信的分柜已经很红火。民信局经办的业务以寄递信件、小件物品为主,除普通信函外,还寄递火烧信、羽毛信、幺帮信、挂号信等。火烧信是以火烧信封一角留有痕迹的信函,表示火急必须迅速送到;羽毛信是以鸡毛插在信封上或四角,也是表示加快传递;幺帮信是派脚夫专送且不能同时携带别的邮件,专人专送的信函;挂号信则是由寄件人另付挂号费,由民信局出具收条,一旦遗失凭收条索赔,其信资由寄信人和收信人各付一半。民信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民间的交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直到1928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交通工作会议通过“民信局应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律废止”的决议以后,才逐渐萎缩并最终销声匿迹。

  《大清宣统政纪卷之四十二》上有这样的记载:奏裁驿站。改设文报局。转送邮局投递。业经陆军部核准在案。此外南北洋暨东三省。亦改设文报局。这段话字数不多,但不难理解,它直白地告诉人们,朝廷批准了裁撤驿站,改设文报局。文报局起步于1876年(光绪二年),结束于1914年(民国三年),是我国清代末期重要的传递机构,早于大清邮政二十年,在我国邮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清政府内政外交活动繁忙,驿站又不能借助于外轮传递进出口公文。

  于是,总理衙门提议在我国通商口岸及邻近地区设送信官局。同时海关也向清政府提出同样的建议。这样,清政府正式创办了文报局。

  文报局率先在上海设“总办驻沪出使文报局”,在天津设北洋文报局,后来升格为北洋文报总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局的需要,文报局逐渐从沿海向内地扩展。1906年清政府相继增设了东三省文报总局、奉天文报总局,下设分局、站、所。先成立了兴京(新宾)文报分局,继而又成立了抚顺文报分局,设在抚顺城南关,并在铁背山、抚顺城设所。

  早期的文报局有个特点,不传递国内各级衙门的往来公文及民间信件,专门递送各驻外使节、钦差大臣和总理衙门的来往公文,进口的公文经上海、天津转送北京。这时候的交通工具有火车的地方靠火车,不通火车地方以马递送。文报局只有三十八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效劳于驻外公使,上海是国外公文进出口处,依靠外国轮船传递;第二阶段,文报局开始为国内官府传递公文,公文中心逐渐移向京城;第三阶段,即裁撤驿站改设文报局时期,文报局传递公文重点转向国内,除为官方服务外,也为民间传递私人信件。  

  与民信局和文报局发展同步的还有“客邮”。道光十四年(1834)英国商人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家“客邮”。表面上是方便在华侨民和使馆办理一般的邮政业务,而实际也收寄中国人在境内的邮件,甚至以外商作为掩护,从事鸦片、吗啡等走私活动,但“客邮”的存在的确给当时的国人认识近代邮政提供了一个窗口。到了光绪四年(1878),海关开始试办邮政,借鉴“客邮”贴邮票的模式,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并开始收递民间信件。虽然海关邮政试办期间,各国“客邮”以种种借口蚕食中国邮政权益,还是有主张新政的官员奏请朝廷建国家邮政。以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多次敦促朝廷,如不尽快正式开办邮政,“异日中国再议推广,必要维艰”。 

  光绪二十二年(1896),此议案得到光绪皇帝批准,决定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邮政平等交往,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历史增添了新的一页。以这个时间点算起,今年正好是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

  宣统元年(1909),大清邮政已经完全控制了民信局与文报局。至宣统三年(1911),邮传部成立邮政总局,接管全国邮政事务。文报局的使命也进入了尾声。(待续)

  史料参考《抚顺邮电志》1991版及《中国档案报》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邮电  民信局  文报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