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龙凤矿最早的业余剧团——茨沟业余京剧团(3)
2016-05-16 09:24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2836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30年代,在龙凤的茨沟地区就活跃着一支业余京剧团。那时候的矿工大多来自关内,带来了当地的一些文化娱乐形式和内容,一些爱好京剧的矿工聚在一起,拉拉唱唱,组成了一支业余京剧团。
1966年以前,每逢重要节日,矿里都有演出,有的时候在国民山上的游园会里,搭台子唱戏,有的时候在大俱乐部演出。各单位职工都发票,大人不去小孩子们看。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觉得他们“唱念做打”都挺棒的,但觉得京剧咿咿呀呀,一句词整老半天,不怎么感兴趣。看到一些岁数大的,跟着京胡、唱词,摇头晃脑,感到不可思议。
龙凤矿业余京剧团一直演出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一开始就解散了。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妖魔鬼怪等都被打进冷宫,革命样板戏取代了传统曲目。一些剧团的演员都分配到各个车间,下放劳动。
他们其中的几个人在我参加工作后,还有过很多的接触。比如崔牧军,是个山东人,个子不高,黑色面皮,山东口音特浓,他是矿剧团的琴师和编剧。1966年剧团解散后,他被分配到井巷区,在区里做一些宣传工作。不时地被矿里借调,搞些矿史、报道等工作,人挺好,没什么架子,我和他有过几次合作。他爱不时地爱哼哼唧唧地唱着不知哪出戏里的戏文。
再一个是范福昌,他是原来矿业余京剧团的编剧,剧团解散后,分配到通风区任党总支副书记。负者区里的组织、宣传工作。后来调到矿里宣传部,点子特别多。为人很和气,不怎么爱笑,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小,需要仔细听。写的字很简单,不使劲猜或者不是经常在一起工作的绝对不认识。80年代的时候调到局宣传部任副部长,后来又到西露天矿任党委副书记,他的家我还去过,一切都挺好。但天不假年,还不到60岁就突然病故了,让大家好想。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矿里成立了“样板戏”剧组,拍了不少“样板戏”全剧如《杜鹃山》、《海港》、《红灯记》和折子戏,但一些主要的琴师、导演还是一些“老人”,原来业余京剧团的主体还在,只不过是又“新翻杨柳枝”了。(2016年5月12日)
3 下一页 |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王金锁:关于抚顺煤矿的“大房子”
- 下一篇:王尧:眷恋童年的“行宫”
相关文章
-
05-05[21]龙凤最老的地面隧道——电车洞子
-
04-09[20]龙凤地区80年代最集中开发的楼群——十栋楼
-
04-04[19]龙凤矿最早出国考察的工人工程师——金永清
-
03-25龙凤矿最有名的大井检修木匠——周凤昌
-
03-18[17]龙凤地区最早的中学——抚顺第十六中学
-
03-13[16]龙凤最出名的小学——龙凤矿子弟小学
-
03-09[15]龙凤最早的职工技术学校——龙凤矿中
-
03-04[14]龙凤最早的职工业余疗养院——三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