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文化

东北文化

锡伯人的三次大迁徙

2016-06-07 08:50 辽宁档案信息网 白友寒 744
据沈阳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石碑所记,最早的锡伯族部落,大约居住在海拉尔东南绰尔河流域。13世纪时,曾被蒙古所征服。明代中叶开始向东迁移,定居于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和扶余一带。清朝统治者怕锡伯人居住在一起“恐后生事”难以控制,便采取了“分散各境,万不可使居一...

锡伯人的三次大迁徙 图1

沈阳锡伯家庙(资料图片)


  “锡伯”这个名称,汉字有室韦、失比、西北、席伯,席比等不同的语音。


  据沈阳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石碑所记,最早的锡伯族部落,大约居住在海拉尔东南绰尔河流域。13世纪时,曾被蒙古所征服。明代中叶开始向东迁移,定居于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和扶余一带。清朝统治者怕锡伯人居住在一起“恐后生事”难以控制,便采取了“分散各境,万不可使居一国”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强迫锡伯族离开故乡,迁徙各地。因此,锡伯人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被迫进行了三次大迁徙。

  第一次迁徙是清康熙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697—1699年)期间,计有七千八百二十三名官兵连同他们的家属,分三批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南迁到盛京、开原、铁岭、兴京、辽阳、牛庄、盖州、复州,金州、蚰岩、凤城、广宁、锦州、宁远、义州、中前所、中后所,吉林、山东、北京等地驻防。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在伊犁建立了将军衙门,因为兵力不足,从盛京所属的沈阳、辽阳等十七个城镇,抽调锡伯族官兵一千零一十六名连同他们的家属共三千一百六十四人,迁徙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这次万里行军,清政府命令三年走完,但他们只用了一年零五个月。旅途生活十分艰苦,锡伯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壮举,在祖国的西北边疆扎下根来,和当地兄弟民族一起.担当起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任。


锡伯人的三次大迁徙 图2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政府又从盛京所属各地,挑选一千名锡伯族壮丁,派往云南边疆驻防。 清政府这种“分散各境,分而治之”的政策,就是现在锡伯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历史原因。(白友寒)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锡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