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王尧:采煤沉陷之殇(2)

2016-06-22 12:42 抚顺七千年 王尧 6719
抚顺的“采煤沉陷之殇”验证了共和国长子的耿耿忠诚。抚顺的采煤沉陷地质灾害治理、避险搬迁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已经并继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正在路上。

王尧:采煤沉陷之殇 图1
八十年代采煤沉陷的榆林地区民居


  从“四五”计划开始,抚顺挖掘机制造厂开始筹划工厂的迁建工程。迁建的主要原因是榆林、东公园地区的老厂区和职工生活区因地下采煤引起沉陷。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和第一机械部及省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企业的搬迁改造,并于1977年筹建了抚挖厂迁建指挥部。国家对于抚挖这座功勋赫赫的国有企业的去留,反复论证了多年,据说最后是由国务院多位副总理联合签字,才最终决定了搬迁、重建。抚挖的施家沟新厂区于1979年10月破土兴建。

  抚挖新厂区在市郊的施家沟地区,占地面积62.25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仅厂内铁路长度就达6330米。原计划总投资为1.34亿元人民币。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增加,增至1.635亿元,又经过三次调整,确定一期投资达1.0730亿元,二期投资1.6123亿元,总投资达2.6853亿元。建设内容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土建12.4万立方米,公用建筑16762平方米,职工住宅6万平方米,人防工程1364平方米。除了基本建设投资,仅试运费和小配套投资就达200多万元,技术改造专项投资1800万元。

  搬迁后的新厂设计年产各种挖掘机和起重机280台,其配件和附件年产4万吨。新增设备有5米滚齿机、5米双柱立式车床、直径200落地铣镗床和8米龙门刨床。据不完全统计,自“一五”计划到抚挖搬迁,国家对开创了中国挖掘机先河的抚挖厂累计投资就超过10多亿元人民币。

  自八十年代起,抚顺挖掘机厂一直在边搬迁、边生产,工序衔接困难、财力物力严重损耗,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的困境下顽强地坚持两线作战。一直到90年代初,才陆续完成生产车间、配套设施及职工生活区搬迁。避险搬迁,是老抚挖从企业效益微亏到亏损逐步加剧的开始。至于最终的民营化,其时我已离开了母厂,恕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也不忍再述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采煤沉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