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今日抚顺

今日抚顺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2016-08-25 09:35 鱼眼儿瞧事儿 文:非爷/摄:海里鱼 1770
如今的龙凤矿瘦到只剩一把骨头了,竖井就是他的胸椎。这座日本人建的竖井已经屹立了80多年,曾经全世界只有两座,另一座在德国,二战时间已经被炸毁……
——感谢北京“口述历史机构”郭宏杰先生为本网推荐此文!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

  背景

  抚顺龙凤煤矿,是抚顺四大煤矿之一,所产的精煤制成焦炭后,是当年鞍钢炼制特种钢材的唯一燃料。建国初期,抚顺龙凤煤矿为我国能源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抚顺经济繁荣的支柱产业。井口高耸的竖井楼,是抚顺的一张名片,更是抚顺作为煤都的标志性建筑。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2

  两位小便者对面的建筑就是龙凤矿竖井楼(抚顺人称之为“大架子”)通高63.1米,竖井深度670米。它的作用相当于楼房的电梯,竖井里共有一大一小两台“戈培式”绞车,都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同样的设备原有两套,另一套二战时在德国被炸毁,至今仍然竖立着的,目前世界上仅此一套。

  据《抚顺矿区志》记载:“龙凤矿始采于1904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最高年产量曾达到350万吨。由于开采年代久远,资源总量减少,可采深度不断加大,煤炭成本不断提高,1989年吨煤成本高达231元,高出当时煤炭售价119元。为了维护龙凤矿的运转,抚顺矿务局每年都要给予6亿元以上的补贴,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1998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辽宁时做出了关闭龙凤煤矿的决定。1999年10月10日,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民事裁定书,宣告龙凤矿破产,随后向社会发布了公告。”

  《龙凤旧事》作者王维俊在文中写到:……听到消息后有如五雷轰顶,灭顶之灾的感觉。这一消息公布的当天,龙凤地区犹如发生了一场8级地震,上到九十九,下到才会走,都有些发懵,不知道何去何从。原来赖以生存的矿山倒了,他们的“天”塌了。有的老工人如丧考妣,放声大哭。有的年轻人纵酒长啸,有的去矿里拍景留念,有的去矿内久滞不归。内心充满了留恋和不解。

  听说当时怨声载道,咒骂连天,骂谁的都有。骂,不解决问题呀!我只看到,有的老工人组织起来,封桥堵路,西边把海新桥给封了,东边把搭连封了,造成交通断绝,组织人员到市内中央大街,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还组织人员到北京上访。他们一是为自己的各种费用必须补齐提出要求,二是为自己的子女今后的生路。三是宣泄多年的的龙凤情结。“好端端的一个大矿,说破产就破产了,没听说过!娘的,还让人活不!”

  一个企业的兴衰,会直接地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兴衰,一个企业的破产,导致一个地区的衰败。原来龙凤的繁荣、兴旺、欢乐被浓浓的消极、低沉、愤懑所替代,龙凤矿的昔日风光不再。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3

  老人背后的俱乐部是当年开大会的地方,每天旌旗招展。哪个单位任务完成不好,领导会在这里发一面黑旗,让单位头儿扛着从大街走回单位,完成的好就发红旗!现在俱乐部成了卖酒的地方。

  十七年以前,龙凤煤矿已经成为那一轮国企改革的标本。

  十七年过去,死亡后的龙凤怎样?职工怎样?龙凤能给新一轮国企改革带来什么经验和教训?

  十七年以后,同是能源行业的石油企业,面对持续的低油价状况,龙凤的今天是不是石油的明天?

  带着这些问题,《那些年口述历史机构》人员走进龙凤,面对面听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标本》撰文:非爷   摄影:海里鱼

  如今的龙凤矿瘦到只剩一把骨头了,竖井就是他的胸椎。这座日本人建的竖井已经屹立了80多年,曾经全世界只有两座,另一座在德国,二战时间已经被炸毁,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座。矿山破产之后险被贱卖拆除。据记载某版人民币背面就是这个竖井的图案,想想那是个龙凤人多么引以为豪的年代。如今这个金钱的标志最缺的就是钱,还有前途。人们不知道往哪里去,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满街都是穿着干干净净的工作服等活儿的人,能开个三蹦子拉脚都算是能人。买和卖两个主体方都毫无气力的地方,经济是个坟场。是什么让这些当初“一张电影票就可以搞一场会战”的响当当的工人阶级陷入迷惘?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4

  已经50多岁的老于每天都是这样开始的,一包方便面一瓶酒,等活儿。龙凤倒闭时他只有30多岁 

  痴情的青藤年年岁岁还扒着墙头来抚摸这已经冰冷的尸体,破碎的厂房破碎的窗。不知道当初煤雕精塑的大卫世界里挤进个歌厅会是什么情景,如今大多数厂房都在破产以后被私人廉价购买,一个好端端的大型国企,遭遇了凌迟。据说到现在国家资产流失的、用来安置和维稳的钱并不亚于继续开采的成本,这不等于逃命的路上还吃了败仗?“5·28”(龙凤一次死伤上百人的矿难日期)一个导致了龙凤人从天到地的数字,“说不清楚”,不说清楚,清楚不说,我们只是记录好了。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5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6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7

  厂房或废弃或变卖或租赁 

  一栋26岁的矿上最年轻的烂尾楼,在矿山孕育它的时候就胎死腹中。它是一个死婴,还没来得及哭,车已到十字路口。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8

  这座将要盖好的选煤厂办公楼,因为破产胎死腹中,就这样站立了26年

  当年的十栋楼是矿区的骄傲。矿区把平地占了,所以员工宿舍只能建在山上。高高的十栋楼远远望去,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的目光。如今的十栋楼早已衣衫褴褛,冬天打车没有人愿去,因为雪滑坡陡,没有回头客。十栋楼像是凝固的空气,早已不在别人的视线里了,晨雾里的邻里们只有在早市上才集体出来放一次风,扯一扯谁走了,谁退了。“退休”成了大家在这熬下去的唯一理由。因为退休就可以有固定收入,多少和待遇已经早就不是他们祈求的高度。不管什么活儿,只要有,就是好。一个窗口挤满了拿着户口本的人。“要拆啊?”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一群鱼挤在死塘里,就是溃坝他们也要挣脱。他们被憋闷得太久了,新的空气成了大家活下去的理由。去年主管拆迁的书记刚被抓走了,一个棚户区就“听说弄了几千万”。但是他们顾不得在乎,他们可以跪在地上,头举着盆,向龙王祈雨。他们不祈求盆里的雨都归自己,他们只盼望盆满的时候余水能落到他们嘴里。和剧痛之后的痛不知道痛一样,面对死亡他们早已嘻嘻哈哈,矿死了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活。你知道有一种绝望叫安祥。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9

  拆迁让很多留下的矿工充满希望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0

  需要修缮维护的十栋楼矿工住宅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1

  十栋楼小区里的早市

  “拉弦儿”或者“挎筐”是当地俗语,指脑瘫或中风的病人。龙凤矿街上“挎筐”的人比例明显大于它处,也许这是长期酗酒、烦恼、无聊、无助导致的结果。街头一碗方便面一瓶白酒的场景经常可见,二哥走了,三哥继续,他们根本不把命当作命了。过去生产的时候他们也喝酒,“谁知道明天还喝得上不?”但那时只是豪爽,不是郁闷。但愿行走的只是愈合的伤口,而不是癌症的溃疡。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2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3
  井下工作太辛苦、太危险,相当一部分矿工上来后靠饮酒消除疲劳和心理压力,长期饮酒对他们身体伤害很大 


  对于99岁的龙凤矿来说,今年87岁的李继文厂长只小了一轮。这位当年龙凤最大的选煤厂的厂长,最遗憾的就是不能够看到他视为大哥的龙凤矿硬硬朗朗地过它100岁的寿辰。李厂长的银发在百年龙凤竖井的背景中不屈地飘动,写满了坚毅和沧桑。李厂长是我们在拍摄矿井的过程中偶然遇到的,看到有人还在关心他的老哥,他兴奋地放下手里提的菜,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他的选煤厂曾经多么健壮,多么年轻。矿败了,拆了,“有什么办法?谁问过我们?”只要他那把老骨头还没有拆,他就会每天重走这条小道。像老马识途那样,他的脚记着这里,他的鞋记着这里,他的心放不下。

  摄影师告诉我说,这是他第一次拍照不用回避电线。因为电线就是这个死去矿山的血脉,当尸骨瘦成一张皮的时候,所有的筋脉就都孱弱地凸显出来,风一刮丝丝作响。我们去过许多化石坑,如果恐龙会写字,它肯定不会让一种辉煌叫世人猜那么久。龙凤矿和李厂长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我们要让后世的人明确地知道答案。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4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5

  我们路遇88岁的李继文,他在竖井前给我们讲述过去的事情

  小郭的父亲老郭曾经是矿区“气拔山兮盖世兮”赫赫有名的“大锅盖”,从矿工成长起来的副矿长。文化不高,一把特制的长柄铁锤是他的标志,骂娘是他的口语,但生产抓得上下服气,曾获得全国煤炭战线先进工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一辈子只为矿山不为自己的人,如今像座山一样重重地倒在了亲人的面前。已经81岁的他因脑溢血已经躺在床上5年。虽然不能言语,但他能听见别人的声音,当儿子小郭站在他身边大声叫:

  “大锅盖,井下出事儿啦!集合!”

  老郭本能地大声应答:“到!!”

  其它时间他只会喊“爸!爸!”一个盖世英雄褪化成只能嗷嗷待哺的雏鸟,他的心情真正安宁了吗?我该如何钻进他的内心?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6

  躺在床上的老郭对当年的口号、口令和亲人的名字都有本能的反应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7

  刚刚进矿的老郭人到中年的老郭有着工人阶级特有的气质

  小郭是典型的矿二代。随着当矿领导的爹他从小就是“党的儿子”。这个当年矿区年轻的后勤主任曾经领导了300多人,一直抱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上班信念,认为一辈子就会这样过去。对于突然党啥也不叫干了,成了“你爱干啥就干啥”完全没有思想、物质和技能的准备。29岁,热腾腾的矿山忽然冰凉,比起那些已经进入退休年龄的父辈来说他们这代人更惶恐。几千号人突然没了饭碗,据说有许多年轻人下井就是不出来,场面异常悲壮。文字有的时候是有力量的,但更有穿透力的是直接的影像。影像再有力量也比不过事实本身。当父子的双手凝聚起钢铁的力量,我们学会了有一种从容叫坚强。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8

    小郭握着父亲老郭的手凝望着镜头

  她是当年那个铁人的老伴,一个吃透了他坏脾气的农村妇女。不知从哪一天起,他成了她精心养护的一盆花。她不指望他能回馈她什么,只要花还活着,她心里就开满了花。屋里就充满生机。突然有一天,她心脏病犯了晕倒在厕所,她挣扎着爬到床头去取她的药。她知道她不能软弱,因为她得照顾他。我不敢想象,花凋零了以后她会怎样。是不是每天还惯性地用花洒,默默地浇灌空空的花盆,然后还这样温暖地坐下。有一种善良叫爱情。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19

  老伴儿。还有一种亲情叫陪伴

  这样龙凤人的故事像煤层一样层层叠叠,我们来打开阅读的灯。

  回程路上,所有消息都在大赞女排胜利,出租司机却在没好气地抱怨生活艰难。从市政公司下岗的他没工夫在家崇拜女排,他得拉活养家。一朵鲜花打扮不起一个秃子来,对生活而言体育是奢侈的事情。

  著名口述历史学者,中国电影博物馆研究员陈墨说:“我们经历的历史变革就是一场大的实验。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实验的标本,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些标本的结果纪录下来。”

  煤层压在地下,但它有自燃的力量!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20

  远处的绞车和眼前的巷道支顶钢材已经废弃,虽然锈迹斑斑,但依旧坚硬!


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图21
查看原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口述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