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09]矿之仙水

2016-08-29 15:54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4801
 我不是吹牛逼,我敢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比矿工一生中洗澡的次数再多,当然矿工这个名称不单指煤矿工人。作为煤矿工人也不都是下井的,只要进了矿大门都叫煤矿工人。
《龙凤旧事》之矿山十年(9)

  矿之仙水

  我不是吹牛逼,我敢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比矿工一生中洗澡的次数再多,当然矿工这个名称不单指煤矿工人。作为煤矿工人也不都是下井的,只要进了矿大门都叫煤矿工人。只有下井的工人,特别是采掘一线的工人才能有每天必须洗澡的机会。洗澡还有必须和不必须吗?那当然,采掘一线的每天必须洗澡,其他的可以凭自己的心情,高兴就洗,有时间就去。采掘一线的不行,你要不洗澡就回不去家,就不是个形象。

  为什么?洗澡能让形象人文明,不再破衣烂衫,灰头二窑。不再踢里汤啷,甩裆尿裤。不再满脸黢黑,只有牙白。不再满口脏话。下井的环境就是治理的再好,也还是不行。不用说工作面,就是巷道里的风,都带着灰尘。现在动不动就嘈嘈什么PM2.5,那对于井下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如果按PM2.5的标准检测,天天爆表。矿工就得天天戴口罩,带风镜,不用干活了。所以只要在矿井里走一趟,不用干活,你的眼窝、耳蜗,鼻翼、脖子就是一层灰。成分有煤尘、岩尘、水泥尘、和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灰尘。

  像我们就不用说了,每天在井下10多个小时,打眼儿,放炮,支护、清货、推车、砌碹、喷浆等等。接触的就是有灰的玩意儿。好得了吗?采煤的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在煤堆里打滚儿,在煤堆里洗澡。如果躺在煤堆里,不拿棍儿捅,你都分不清哪是煤,哪是人(一捅一呲牙,牙是白的,知道是个人)。说得可能悬了一些,但却是实情。不信你去问问采煤的弟兄,如假,我自己扇我自己耳光。就这个形象,升井后不洗澡能行吗。你还别说,还真有一次上千人没洗澡,在大街上露脸。让那些多年不知道他们的丈夫、孩子在井下是什么形象的妻子、父母、子女们看得个个痛惜不已,热泪奔流。“唉!他们在井下就是这个样子啊!太苦了!吃这碗饭可不容易呀!”(写到这的时候我自己掉泪了,可能是我自怜吧!)

  那是1975年的春天,早上我们下井等罐的时候,突然间大罐冲过升降平台,向竖井的高处迅速升去,几秒钟的功夫,罐笼的一些保护装置全被巨大的罐体撞坏(大罐“钻天了”,是一次重大跑罐事故)。巨大的方木像秫秸一样被撞断,伴随着巨响和灰尘掉落下来。幸亏我们跑得快,没人受伤。但罐里的升井人员惊吓不浅,险些大祸临头。我们这个班不能下井了,休息。井下还没有升井的遭罪了。

  后来听我弟弟说(那天他下夜班,正好赶上大罐“钻天”),他们从—625升到—520准备等罐,被告知大罐“钻天了”,要听从指挥,沿斜巷爬到—480,再走四号井升井。

  四号井距离矿里有五公里,沿着斜巷往上爬有2000多米(会几何的算一下:垂直深度500多米,坡度30度巷道多长?至少有2000多米)。井下的路不叫路,除了泥就是水,坑坑包包,磕磕碰碰。再加上许多人不明真相,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故,一千多人好像来了个集体大逃亡,浩浩荡荡向四号井涌去。

  四号井是个入风井,风力达到五级。巷道陈旧,没有人梯(人梯是专门供人员上下,固定在斜巷底板的木梯)。往上爬只能手脚并用,四脚着地,否则,脚下一滑,有可能滚下去,造成连锁反应。这一路我弟弟他们走了三个多钟头,中午十二点还没到家。把我们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旧事  矿山十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