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礼姓渊流考:萨克达氏八世祖“随名姓”
2016-10-11 22:04 沈阳晚报 作者不详
1145
当今,古老的萨克达氏衍生而成的各个支系:关(官)、礼(李、里、理)、英、翁、祖、仓、苍、常、萨、明、骆、宗、阿、肇、保、富、昆、郎、应、祝、麻、老、查等族人从聚居的东北地区渐渐走向世界散居,但辽沈地区尤其位于沈阳西南部的辽中县潘家堡乡大黄旗堡村,一直是礼、关两姓人家的聚居区。 礼姓是满洲镶黄旗萨克达氏汉文著姓之一,是...
当今,古老的萨克达氏衍生而成的各个支系:关(官)、礼(李、里、理)、英、翁、祖、仓、苍、常、萨、明、骆、宗、阿、肇、保、富、昆、郎、应、祝、麻、老、查等族人从聚居的东北地区渐渐走向世界散居,但辽沈地区尤其位于沈阳西南部的辽中县潘家堡乡大黄旗堡村,一直是礼、关两姓人家的聚居区。
礼姓是满洲镶黄旗萨克达氏汉文著姓之一,是满族专有姓氏。礼姓正式作为父系遗传形式产生于上世纪(20世纪)初。之前满族以氏族为姓,礼姓即姓“萨克达”。
满族礼姓渊流考
要弄清礼姓的起源,则必须讲清萨克达氏发源于何时何地。满族姓氏一般与居住地名有关,萨克达氏即是如此。《满洲源流考》:“《北史》靺鞨 ,即古肃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按满洲语谓长曰达,称老翁曰萨克达。”萨克达氏,因地名而得姓氏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皇朝通志》也可找到根据:“萨克达,本系地名,因以地为姓。其氏族散居于萨克达、宁古塔、那木都鲁、德里委赫、哈达、叶赫、乌拉、黑龙江等地。”如今,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宁古塔,在宁安境内),东侧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脉——“老爷岭”,其最高峰1477米。萨克达氏,辽金时并入女真,元代时期归胡里改万户府管理。胡里改即由其居住地江名古称忽尔海(今牡丹江)而来。明永乐元年(1403)胡里改万户府设置成为建州卫,建州卫址在东开元(今东宁)。阿哈出任建州卫指挥使。明洪武年间,胡里改万户女真部众,包括萨克达氏先祖们在内,由阿哈出率领从忽尔海区迁到恤品河(今绥芬河)下游地区。明永乐五年(1407)设置喜乐温河卫,喜乐温河卫管辖地面就是恤品河以南、老爷岭以东、图们江以北地区,萨克达氏家谱中提到的“西拉扪”与喜乐温是音转不同译法,是同一地名。由此确定,此地即是萨克达氏发源之地。满族建立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汉文化交流日渐深入,连姓氏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多字满姓,变成单字汉姓。这一点也是源自满族有“随名姓”的习俗。大约乾隆五年(1740),礼(李)姓,即是“随”萨克达氏八世祖礼德、礼存“名”而来的“姓”。
萨克达氏享有集中居住的优待
萨克达氏后人多集中居住辽沈地区,与其历史上享有特惠政策有关。《钦定清文鉴》卷五记载:萨克达氏,乃太祖建国之前主动归附的十一姓氏之一。这十一姓族人“受到优礼待编设牛录时,部民与部长传统隶属关系被当作酋长世袭特权保留下来。”从家谱可看到,礼氏的五世祖为雅鼐。《八旗满族氏族通谱》记载:雅鼐国初率兄弟族人来归,授备御官。子郎希、佟泰、赛音布具任佐领……”《八旗通志·初集》记载:“镶黄旗满洲都统第二参领所属第六佐领,系国初以萨克达地方来归人丁,编为半个牛录,以雅鼐次子郎希管理。续以其弟佟泰管理;续以其弟赛音布管理;续以佟泰之子吴囊阿管理。后因人丁滋盛,遂编成一整佐领,以吴囊阿伯父之孙吏部待郎常书管理。以待郎常书之孙吏部郎中常龄管理。”
以上《八旗满族氏族通谱》中涉及的人名与本家家谱中的人名完全一致。《八旗通志·初集》与《八旗满族氏族通谱》中所提人名的不同,又是音译的差异。在辽宁省辽中县集中居住的即是雅鼐的小儿子季尔它海的后裔。我父亲说他小时候还看到过,家里人把祖先打天下时穿过的马褂、马裤、弓箭等物拿出来晾晒呢。
萨克达氏是清朝的皇亲国戚
萨克达氏是清朝的皇亲国戚,因为萨克达氏六世祖束征额与清显祖塔克世是连襟兄弟,妻子都是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之女。王杲(1529-1575)原名阿古。建州右卫在王杲多年苦心经营下,成为雄霸一方的强者。连“宁古塔”六兄弟之首的觉昌安都愿与他结成儿女亲家。王杲之女喜塔腊氏额穆齐与觉昌安之子塔克世生育三男一女,其明嘉靖38年(1559)出生的长子,就是清朝的开拓者、被尊称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
但是,王杲的结局却是以“逆酋”被明廷处斩的。王杲父亲身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与明边官产生意见分歧而被杀害。王杲虽袭父职,但他要积蓄力量,报杀父之仇。明嘉靖36年(1557)、41年(1562)王杲两次杀死明朝边官多人,引起明廷震惊。明万历2年(1574)王杲率部众与明边军交战,大部分明军被歼。万历3年(1575)辽东总兵李成梁率明军围剿王杲和古勒寨,杀死1204人,烧房500多间,夺牲畜520多头。王杲逃走,但明军抓住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为人质,逼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说出王杲藏在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处,王台无奈献出王杲。王杲虽然惨死,但他后继有人。王杲外孙努尔哈赤,成为推翻腐朽没落的明王朝之先驱。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2》:清朝第九位皇帝文宗咸丰帝(1831-1861)后妃共有19人,其中皇后三人。第一位皇后,即是太仆寺少卿、赠三等承恩公萨克达氏富泰之女。道光27年(1847)宣宗道光帝立第四子奕詝为皇子时,宣宗道光帝指萨克达氏富泰之女为婚。28年2月赐册为皇子福晋,29年(1849)12月12日去世。30年(1850)正月奕詝即位昭追封为皇后,10月册谥为孝德皇后。后来历任皇帝不断加谥即“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同治四年(1865)九月被移葬于定陵,升祔太庙。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舅、姨娘子孙、皇帝后妃的亲属被称作皇亲国戚,一般被安排守护帝王的陵寝。《萨克达氏谱书》记载:萨克达氏松西任(永陵)陵上笔贴式、陵上祭供章京。天聪元年(1627)属过陵上总管。天聪7年(1634)收过抚顺、清河税务。
大黄旗堡的由来
当今,古老的萨克达氏衍生而成的各个支系:关(官)、礼(李、里、理)、英、翁、祖、仓、苍、常、萨、明、骆、宗、阿、肇、保、富、昆、郎、应、祝、麻、老、查等族人从聚居的东北地区渐渐走向世界散居。但辽沈地区尤其位于沈阳西南部的辽中县潘家堡乡大黄旗堡村,一直是礼、关两姓人家的聚居区。
这里有一段大黄旗堡来历的传说,据已故的礼氏老人说:明万历11年(1583)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全歼了王杲的儿子阿台据守的古勒寨。萨克达氏松西兄弟三人,从古勒寨战火中逃跑出来,但在逃生途中,松西与两位哥哥失散。年仅十六岁的松西饥困难忍,逃到被称叶家坟的地方实在跑不动了,当地一位善良的看坟人收留了他。松西长大成人后娶了看坟人女儿为妻,生育两个儿子。
明朝末期,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对女真政策却由招抚变成追剿。王杲虽然被杀,但是他的儿子阿台成为古勒寨的寨主,仍然被李成梁视为明朝边境的一大祸害,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李成梁于八年前攻打过古勒寨,深知古勒寨易守而难攻。正在此时,女真内奸尼堪外兰讨好李成梁,煽动寨内人杀阿台献寨,以任寨主相许。果真有人上当杀了阿台,出寨来降。但是,李成梁却是进寨将寨内男女老少两千来人,杀个精光。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也是在这场战斗中给误杀了。明万历14年(1886)努尔哈赤十三付铠甲和百余人起兵抗明,报杀祖、父等“七大恨”,以追杀女真叛徒尼堪外兰为开始,此后他戎马生涯三十年,终于统一东北女真各部,于公元1616年建立国号为“大金”的政权。皇太极于公元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族,皇太极被尊称为清太宗。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为满族入主中原、统治全国打下基础,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
礼氏老人说:天命5年(1621)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八子清太宗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侄儿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兵马来到叶家坟抢粮,已是五十三岁的松西与其争辩起来:“你们怎么到这儿抢粮来了?知道吗,罕王爷是我表哥!”皇太极等人问他凭什么这样说。“喜塔拉氏额穆齐是我二姨,我讷讷(满语称妈妈为讷讷)是她亲妹妹。我表哥十岁那年,二姨因为得病就去世了”。皇太极等人见松西说得头头是道,不敢怠慢,但为了证明其言是事实,只好带着松西和他儿穆克通阿来见父王。当时努尔哈赤刚攻下辽阳,住在小北河大帐内,他见到松西父子,高兴地向儿子们介绍:“这是你们的表叔呀!”努尔哈赤赐酒宴一方面招待松西父子,另一方面也是庆祝夺下辽阳的胜利。后来,皇太极、代善和济尔哈朗,亲自护送松西父子回家。并且,在叶家坟“跑马圈地”八十绳(1绳等于42亩)即3360亩地。皇太极说:“我看把地名也改一改吧,就叫黄旗堡吧。”松西急忙说:“不行,我们北边有个黄旗堡了。”皇太极说:“那个叫小黄旗堡,这个叫大黄旗堡。”这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辽中县大黄旗堡村的来历。也是萨克达氏松西的后代多集中于辽中县大黄旗堡村的缘故。时至今日,萨克达氏松西后裔在这片热土生息繁衍已到了第十八代。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满族兴起时期的天兆天命观
- 下一篇:东北方言多数来自于满族语
相关文章
-
10-08说说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
-
10-07东北方言多数来自于满族语
-
10-06龙凤矿工人刘振山讲述矿工的血泪仇
-
10-06煤都抚顺大规模开发深部煤层
-
10-05王承尧开矿经历了哪些困境?
-
10-04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影片《雷锋》观后感
-
10-03六祖城的来历
-
10-02记者的稿件必须征得被批评者的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