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国:因为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龙凤
2016-09-05 10:27 抚顺七千年 李延国
1448
长期生活、工作在龙凤,自然离不开矿上的、龙凤的人,尽管龙凤煤矿破产,但对龙凤仍是很多的牵挂、留恋。 当有一天,一部名为《燃烧》的龙凤口述历史摄制组来到龙凤,人们发现,伴着记忆成长的龙凤矿井架,像一个步履阑珊的老人已走过百年历史。 尽管它已关闭,曾经的辉煌不再。但历史总会留...
原标题:《燃烧》
龙凤矿竖井
是煤炭总要燃烧的,它要散发热量给人温暖。
长期生活、工作在龙凤,自然离不开矿上的、龙凤的人,尽管龙凤煤矿破产,但对龙凤仍是很多的牵挂、留恋。
当有一天,一部名为《燃烧》的龙凤口述历史摄制组来到龙凤,人们发现,伴着记忆成长的龙凤矿井架,像一个步履阑珊的老人已走过百年历史。
尽管它已关闭,曾经的辉煌不再。但历史总会留下痕迹,抚顺人熟知的T型井架,矿工们升井后畅饮的大食堂,为艺术家们倾倒的南五绞车院门,矿工和家属看电影娱乐的老俱乐部。曾经看病不花钱的黑皮工作证,成了路边小贩青睐的收藏品,让人们感受到时间像上了弦的发条,真的太快。
望着井架,上到老矿长下至矿工,回到龙凤总是第一脚、第一时间到矿大院看看已看不出模样的老厂房,却很少有人说话,眼里总是含满泪水。
在龙凤人心中,八十多岁的陈陶依旧洒脱,住在市内花鸟市场附近一座老式的旧红楼,配着老式的家具,生活简单又简朴。谁又能想到,过这是二万多人的原龙凤矿矿长。在职时,这位好说“本矿长”,以善于管理,注重仪表的大矿长闻名矿区。那跳舞的水准让年轻的矿工自叹不如。在他去世时,老局长崔载述眼含泪水说:“当年分给老陈南台的房子他都让给了别人。”
在激情燃烧的年代里,龙凤人就像矿工喜爱的烈酒,把共和国主人翁精神发挥到极致。为了多出煤,加班连点,两个馒头就着咸菜条就是最好的井下午餐。用脊梁、用汗水、用牺牲精神,产出了上亿吨优质煤炭。今天,我们依然应记住的名字:共和国瓦斯奠基人费广泰,全国劳动模范吕振刚、刘振山、王立旭……
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奉献;他们让我们知道了人生价值;他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榜样的力量。
资源的枯竭是世界所有煤炭开采城市面临的难题。当1999年10月龙凤人最不愿看到的那天时,多少矿工和家属,在不解和迷茫中在矿大院中徘徊。大院是那么熟悉,又变得陌生。不单是饭碗,那是矿山人固有的国有情结,还有龙凤人很多是闯关东的后代,那是他们的根。
不解,抱怨,愤慨,发泄。矿工自有博大的胸怀,老一辈矿工站出来,搂着孩子的肩膀说:“孩子,慢慢就好了。”
阵痛过后,生活还要继续。龙凤的街还是龙凤那条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苦,龙凤人选择的是出征。
在泰和煤矿,三、七公司小井,出现了“买断”矿工的身影,在继续中学会了反思,开始了适应新环境下的严要求,他们又开始了继续燃烧。原矿上青年才俊张连余、秦殿凯成为生产骨干,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龙凤人自嘲开始了第二次青春,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胸膛挺起了当年的自信。
还有部分的原龙凤矿工依然为了生计而奔波,摆摊卖菜、蹲马路牙子、开小饭馆,曾经的矿工在逐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另一个战场继续战斗,你能不说他们也是在燃烧吗?
燃烧是一种痛苦,产生的热又是美丽的而温暖,龙凤人,我愿和你们一起燃烧。因为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龙凤。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徐洪:两块月饼
- 下一篇:发表于70年前《抚矿旬刊》上的一首小诗
相关文章
-
10-11满族礼姓渊流考:萨克达氏八世祖“随名姓”
-
10-08说说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
-
09-29《救兵乡赵氏》之妞妞、世有发配奉天
-
09-27《救兵乡赵氏》之阿尔津建功立业
-
09-25《救兵乡赵氏》之阿山与皇太极联姻
-
09-23《救兵乡赵氏》之第二次出逃
-
09-21《救兵乡赵氏》之阿达海被诛
-
09-19《救兵乡赵氏》之第一次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