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古迹遗存

古迹遗存

孙相适:另类的代珉关

2016-11-08 08:45 抚顺七千年 孙相适 4414
代珉关关墙起于东北——西南走向的马尔墩岭(青龙山)山脊的北端。北端再北是东西向的深沟马家沟,再往北没有。由北端至东南公路豁口处,关墙长370米。从豁口向南,关墙骑山脊,越河路,绵绵前伸。查明已...


  建州西三关中间的关叫代珉关。代珉,满语,雕。代珉关与相邻二关相比,属于另类,它的特点:一形状特殊;二长;三筑关时间尚待确定。


  代珉关关墙起于东北——西南走向的马尔墩岭(青龙山)山脊的北端。北端再北是东西向的深沟马家沟,再往北没有。由北端至东南公路豁口处,关墙长370米。从豁口向南,关墙骑山脊,越河路,绵绵前伸。查明已延伸至猴石国家森林公园沟里,再往前是三块石大山尚待勘察。已查总长约22公里。我们权且将22公里边墙都称作代珉关(不太合理)。

  马尔墩岭有关口;往南至少还有2个关口:一是马尔墩村大东沟岭顶,两侧山坡比马尔墩岭要缓,古道清晰可辨,这里的“山”字形非常挺拔,岭东是三道关屯南沟。二是吕家村向东的河谷,位于黑砬子东300米处,今天仍有木奇至汤图公路穿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河谷里的城墙约有10米宽、2米高。后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其土全被挖走。

  代珉关关墙形状与另外两关迥然不同,横截面呈篆写的“山”字形。沿山脊延伸时两侧基本一样:从离山脊4—6米处两侧皆向下挖土,土向外扔,又垒出两条小山脊,中间原来的山脊变得高削,两侧是深沟状马道,有3米多宽,马道往外是小山脊,有2米高,底座4—6米宽。关墙越远离路口,小山脊就越变矮变坦,不过马道很完整,一直随主山脊延伸。


代珉关关墙

该文章所属专题:孙相适专栏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