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湛:茨山脚下的黄埔老兵
2016-11-14 20:30 抚顺七千年 李延国
3612
初冬,我陪同抚顺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启华来到茨山脚下的龙凤矿老住宅群,探望当年他学画的师傅陆湛。陆湛,黄埔军校桂林分校18期学员,1952年转业到龙凤矿工会做煤矿宣传,在龙凤己生活了半辈子。 98岁高龄的陆湛跟着老儿子住在一起,老伴和孩子照看着他的日常起居,行走需人搀扶,免强能坐一会。尽管身板弯曲,从老...

陆湛老先生
初冬,我陪同抚顺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启华来到茨山脚下的龙凤矿老住宅群,探望当年他学画的师傅陆湛。陆湛,黄埔军校桂林分校18期学员,1952年转业到龙凤矿工会做煤矿宣传,在龙凤己生活了半辈子。
98岁高龄的陆湛跟着老儿子住在一起,老伴和孩子照看着他的日常起居,行走需人搀扶,免强能坐一会。尽管身板弯曲,从老人目光中我们依然能看出曾经的威武英姿,流露出曾经的黄埔军魂。
出生于广东德庆的陆湛,青年时代一心报国,弃笔从戒,1940年考入黄埔军校桂林分校,毕业后以工兵少尉排长身份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经历了残酷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阶段。惨烈的腾冲战役,血战九天,血肉横飞,腾冲城反复争夺。最终我方以牺牲9000多名士兵的代价,全歼日军步兵精锐148联队等部7000余人。做为工兵排长,兵源减少,他带领参谋、后勤人员,抱着炸药包爆破城墙,为攻城的步兵兄弟打开缺口。老人说:“当年穿的草鞋,有时侯吃的稀饭,萝卜、青菜充饥,很苦的。”老人讲起往事断断继继,我们只能借助老人儿子的“”翻译”,老人指着“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仿佛把我们带入硝烟弥漫的战场。
解放前夕,陆湛在四川郫县起义,后转入朝鲜战场,在山洞里编辑150师《抗美报》,直至以正连级转业到龙凤矿,从此一生与煤矿宣传结缘。
青年时代的陆湛
龙凤矿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陆湛当年一手行草令人叫绝。在矿大门两侧围墙用铅油拿着板刷写会战标语,连格都不用打,常常引来行人驻足观看,至今被人传颂。老人介绍,在矿里还根据矿上模范人物的事迹画过不少连环画,还参加过小人书《“伏虎”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72年9月)的绘画创作,故事是根据吕振刚事迹改编的,当时影响很大。
上一页1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陆湛
- 上一篇:纪儒林以笔为枪做杨靖宇的好帮手
- 下一篇:著名评、鼓书表演艺术家刘林仙
相关文章
-
11-141954:东北浑河大伙房水库今年工程全面开工
-
11-14秽貊系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民族性格
-
11-12第100卷 民国艺术史
-
11-12揭密1941年抚顺“特殊工人”暴动失败真相
-
11-12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16]矿山微瑕
-
11-10抚顺武林人物:王纪先、于波
-
11-10抚顺集邮之最(八)——邮史文献展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