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文化

东北文化

董万仑:华夷、华夏、汉人在东方(5)

2017-02-10 12:35 《北方文物》2001年第04期 董万仑 2151
前一段时间,史学界撰述民族史时,往往把华夷、华夏、汉人排除在外,忽视了汉人及其先世在古代东方的地位。有些民族史专著,虽然写入了汉人的活动,但也是将其置于附属地位...


  商族起源于幽燕,还可从出土的墓葬颅骨资料得到印证。人类学家对出土的殷代墓葬进行 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殷墟中小墓3组的颅骨,兼有东亚和北亚两种蒙古人种混合特徵 ,“如果殷墟中小墓3组确可代表殷商王族的种族类型,那么商族的祖先很可能与北方地区 的古代居民有更多的关联”(14)。

  (二)辽东半岛东夷双砣子青铜文化

  辽东半岛地区的青铜文化,有双砣子一期、二期、三期和上马石上层等类型,年代大致相 当于夏初至商末周初。

  考古学家研究认定,辽东半岛青铜文化受山东龙山文化及其后续的岳石文化濡染很深,内 地文化在这里已跃居于优势地位。

  双砣子一期(下层)文化,含有浓郁的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因素。磨光黑陶、浅盘高柄镂孔 豆 、大把杯、弦纹乳丁罐等,“都具有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典型器物的特点”。

  双砣子二期(中层)文化,陈光认为“与山东岳石文化的面貌惊人地相似”:以轮制泥质磨 光黑陶和黑灰陶为主;纹饰主要是弦纹和凸棱纹;器形多子母口、假圈足、刀削圈足;常见 的器物组合有舌形足鼎、腰档附加堆纹的甗、深腹簋、浅盘豆、蘑菇纽器盖、半月形双孔 石刀等,这些“都与岳石文化完全一致”。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双砣子中期类型是山 东岳石文化的地方性变体”。

  双砣子二期(中层)文化内涵中另一些因素,即与岳石文化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学者们研究 发现,其文化主体与文化传统,“与胶东半岛的文化更为接近”。陈光提出,双砣子二期( 中层)文化内涵中与胶东半岛文化更为接近的部分,“可归入胶东文化系统”(15)。

  (三)燕辽地区东夷人跻身华夏族集团

  燕辽地区的东夷人,逐渐“以夷变夏”,跻身于华夏族集团。

  夏商周三代的主体民族,都是在龙山文化统一黄河中下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接受 龙山文化的滋润,分别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大系统。华夏族就是在中原 龙山文化的土壤上,以黄帝、炎帝等部落集团为核心,吸收其它边民而形成的。

  华夏族集团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辽西地区和辽东半岛的东夷人,遂就纳入其中 ,成为华夏族集团的一员。

  辽西地区和辽东半岛都是东夷人活动地区。山东龙山文化统一黄河中下游之后,辽西夏家 店下层文化和辽东半岛小朱山上层文化、双砣子下层文化,都受其强烈辐射,前者被视为龙 山文化的“地方变种”,后者被视为龙山文化的“地方性变体”。山东龙山文化的后续岳石 文化统一黄河中下游之后,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辽东半岛双砣子中层类型,又都受其强烈 辐射,前者被视为“岳石文化同一区”,后者被视为岳石文化“地方性变体”。这种强烈的 辐射,表示出文化上的密不可分的一致性关系。

  夏建国后,封辽西商族始祖契为商侯;辽西商族南徙灭夏建商,滞留在辽西的遗族及孤竹 、令支、箕等族,逐渐成为燕族。商建国后,封辽西孤竹与箕族首领为竹侯与箕侯;周建国 后,封辽西燕族首领为燕侯。这种代代加封,表示出疆域上密不可分的统一性关系。

  这种文化上的一致性与疆域上的统一性,促使这里的东夷人——商、孤竹、燕、箕等族, 逐渐地融会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大系统中。在这民族交融与汇聚的大潮之中,作为山东龙山文 化—岳石文化“地方类型”或者“地方性变体”的辽东半岛文化居民东夷人,自然摆脱不掉 此大潮巨浪的冲击,必然要被推进到这个集团之内,成为华夏族的一员。

  (四)燕辽青铜文化东伸朝鲜半岛

  燕辽地区的“之”字纹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出现在鸭绿江左侧,到了青铜时代继续 出现在这里。墨房里遗址的半截葫芦器,器面“线束之间,上下来回施以锯齿形纹”,朝鲜 考古学家认定,这是倍受人们瞩目的“之”字纹饰。美松里遗址半截葫芦器,下为小平底, 腹部附加四个耳,这种陶器在辽东半岛岗上遗址也存在。朝鲜考古学家说,这种陶器的原型 ,可以从双砣子三期找到(16)。

  燕辽青铜文化东伸到清川江流域。朝鲜考古学家发现细竹里二期房址,“相当于双砣子遗 址第三期的三个居住址”。细竹里二期出土的坛子,口沿折为重层,上面刻以短线,考古学 家说,这种陶器在双砣子三期也存在。

  燕辽青铜文化也东伸到大同江流域。金滩里三期遗址出土的陀螺形器,口微敛,口沿折成 双层,器底如同猪嘴。朝鲜考古学家说:“同它形状相似的陶器,在双砣子三期也很多。” 金滩里三期出土的一些石器,如石斧,有段锛,有段锛状刨、凿等,同双砣子三期文化出土 的很近似。考古学家说:“劳动工具的这种共同性,说明平壤地方与辽东地方居民之间的经 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支石墓(石棚)是大同江流域最为盛行的一种墓葬形式。这种支石墓 的形制特征,同辽东半岛的石棚基本相同。大同江支石墓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受了 燕辽地区石墓文化的一定影响。大同江流域的无纹陶文化,可能也是在燕辽文化影响下形成 的。韩国学者金元龙说,“它是以辽宁省小河沿的彩陶为其祖型”,后来“越过鸭绿江进入 朝鲜”(17)。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华夷  华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