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八级工真手艺—郎有栋口述
2017-01-28 11:11 抚顺七千年 那些年口述历史团队
967
我叫郎有栋,今年94岁了。1951年从开源到龙凤矿工作。那年开源发大水,国家安置我们从农民变成工人了。我当过大组长,领40多人干活,定量58斤,比别的工人多点。组长不脱产,管领头干,哪危险上哪。我是58年被大伙推选的八级工,那时候一...
《燃烧》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查报告
郎有栋,94岁。退休。58年成为龙凤矿采煤8级工。
我叫郎有栋,今年94岁了。1951年从开源到龙凤矿工作。那年开源发大水,国家安置我们从农民变成工人了。我当过大组长,领40多人干活,定量58斤,比别的工人多点。组长不脱产,管领头干,哪危险上哪。我是58年被大伙推选的八级工,那时候一个连队八级工也就三个四个的。我在龙凤干了一辈子,从来没出过事故。我给国家省了老钱了。(笑)我现在退休工资2600,不少。共产党的待遇好啊,花不了。到现在我还能下地种菜呢。
我有个老朋友是六级木匠,可连一个小马扎都不会打。井下的大木匠就会拉木头、给棚子、打木头垛、处理冒顶。但可别因为他不会真正的木匠活而小瞧他,真正的木匠到井下一样拉稀。我觉得只有在这里,才能体现出木匠的真本事。
井下的分工不是很明确、很具体,很细致,到了掌子头你什么都得干。师傅一到掌子头就嚎嚎,“麻溜地打眼儿,拽风绳,抱气盖(可能是日本话,就是凿岩机),开气!”他站在掌子头,给凿岩机手领钎(就是指定孔位)。钻杆在他的手掌中飞快地转,钻头在岩石上迸发出火星,岩粉扑满了他的脸,肩上、身上,都落满了白色的岩粉。
徒弟们这个时候就开始选木头,直径24mm,2.4米的木头要准备6根,2.4米的大柈子很多根,小拌儿得一煤斗车。木头的材质多种,有松木、杨木、柞木、色木、曲柳、榆木、桦木,几乎东北的木种在这里集会。木场子离掌子头很远,最近也要100多米。有车还好,没有车只能自己扛,不知道要扛多少趟。扛到距掌子头十几米的地方,开始按一定的尺寸做棚子。按巷道断面的大小,支护的要求,做亲口棚或梯形五接棚或钢梁槽口棚。
哪个班的木匠都挑好木头做棚子,(像松木、桦木、杨木等)谁也不愿意用曲柳、柞木、榆木,这些木头太沉,特别硬。一些沉家伙、硬家伙都剩下了。如果没有新的木头到场,只好挑了又挑,捡了又捡,矬子里头拔大个。做一架棚子费老劲了,累得屁滚尿流,顺腚沟子淌汗。你想想这可不是在地面,穿一身行头,戴着安全帽、矿灯,撅腚在黑咕隆咚的地方拉锯、砍木头,不冒汗根本不可能。
放完炮后,有一段距离是完全裸露的,没有支护,顶板破碎的岩石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这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支护,这时候就显出木匠师傅的功夫了。只见师傅喊一声:“闲人靠边,准备大柈子!”话音未落,就提着撬棍,贴着巷道的岩壁,把被震松的岩石一块块地撬落下来,直到浮石处理干净了,才又大喊:“递柈子”。这时候一般的人全都靠后,只有几个小工给他递柈子。几根大柈子从最前边一架棚的棚梁上穿过,夹几个楔子固定,护住了顶板。现在比较安全了,顶板不会有岩石落下来,最起码不会有大块儿的岩石落下。
罐笼已经坠入地下-635米,仅剩罐笼外箱
我还记得井下的领导都拿个大斧子。井下大斧子和地面的木匠斧子不一样,叫支柱斧,斧身长、重。斧顶是铜的,打在铁上不出火星,以减少引发瓦斯爆炸的几率,是专门为瓦斯矿井而制造、配备的,模样有些像石器时代的石斧。嘴长,顶短,像鹤嘴锄,没有劲儿的抡几下胳膊就酸了,用的时候多是两手握着斧把用力。斧身长是为了在棚腿上抠出下轨道钢的槽,如果斧身短,就办不到。斧子有专门的斧套,可以护住斧刃,并有穿皮带的扣,可以穿在皮带上,或抱在怀里,以防别别愣愣伤人。锯和斧子是井下木匠的主要工具,轻易不让别人碰。不有那句话吗:“木匠的斧子,剃头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属于“四大娇”之类。
大架子南侧目前的锅炉房
龙凤矿黄了之前我就退休了,对我生活没什么影响。
整理人:王维俊
口述历史
创作团队: 那些年口述历史团队
策划:王非 摄影:鲤鱼 制作:戴军
龙凤矿口述历史项目人员
总顾问:程杰、黎栋
出品人:柏凌
文史顾问、文字整理:王维俊、李延国
项目统筹:郭宏杰、许刚
道具、拍摄助理:李永军
网络后台:刘彦玲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了解更多内容:http://www.nxnksls.com/
邮箱:741343164@qq.com
电话:15141399580
13811333144
固话:(010)82908567
地址:中国.北京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口述历史
- 上一篇:民生记忆之二:岳母家的饭菜
- 下一篇:郭秀江:抚今追昔话被服
相关文章
-
08-25龙凤,石油企业的一面镜子?
-
12-19抚顺市档案馆与本网联手开展“口述城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