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天命年间中朝政治秩序变化探析(4)
2017-03-10 23:47 抚顺七千年 王臻
5845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天命政权后,在东亚地区,与明王朝、朝鲜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金王朝注重对周边关系的处理,既与明朝军事抗衡,又拉拢朝鲜,同时还借助蒙古部力量增强自身实力,巩固政权。
三、朝鲜矛盾心理下的外交活动
明朝时期,自从后金政权建立,明金公开对峙,朝鲜就成为明、金争夺战中的重要力量,明朝欲以此附属国来牵制后金,后金同样需要朝鲜保持中立来避免腹背受敌,这样一来,朝鲜就处于后金、明朝两强之间的微妙地位,成为被拉拢、利用的对象。
尽管朝鲜与明朝已经维持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封贡关系,但随着明朝的衰落、后金力量的不断增强,朝鲜国王光海君清醒地认识到了当时的形势。出于“保国”、“利己”的考虑,加之在继位问题上与明朝的矛盾,光海君适应东亚格局的新变化,在对待明朝和后金的关系上,采取了明智的“两端外交”政策,即一方面,在其统治初期不承认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恪守君臣伦常,奉明朝正朔,事大于明天朝,站在明朝政府一边,在明、金战争时出兵助明,维护业已存在的传统附属关系,给予明朝在朝鲜的毛文龙驻军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对抗后金;另一方面,在曾奉劝后金“毋作逆天之计,以尽事大之诚,终保两国之好” 无果的情况下,面对后金强大的军事压力,光海君被迫调整外交策略,改变了原来的“事明反虏”对抗后金的政策,游离于后金与明朝之间,在战争中“阴观成败”,消极作战,私下交邻后金,以最大限度地为朝鲜王朝求得现实利益,所谓:“中原事势,诚为岌岌。此时内为自强,外为羁縻,一如高丽所为,则庶可保国” 。
在国王光海君的影响下,朝鲜官员也推行“两面”的做法,这体现在对待毛文龙的问题上。根据毛文龙之子毛承斗的记载,在当年后金军队大举进攻毛文龙驻地时,毛文龙曾向朝鲜借兵寻求帮助,但朝鲜边臣“皆以候国王旨意为辞,不肯调发”,没有出兵救援毛文龙,致使毛文龙只好遁入海岛。并且,朝鲜边官由于担心善待毛文龙会招致后金怨恨“恐虏移怨,以情形通之” ,绑缚毛文龙的士兵献于后金,引导.后金军攻打毛文龙所部。
实际上,朝鲜君臣推行这种“两端外交”政策的过程并不很顺利,这种中间处境也是颇为为难的。明朝发动“萨尔浒战役”,调动大军讨伐后金政权,要求朝鲜出兵夹击后金;作为附属国,加之明朝对朝鲜有“壬辰再造之恩”,朝鲜不能背叛明朝,无奈派兵助战。但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后金所要求朝鲜信守中立的承诺,因而受到了后金的指责。这种指责显然会给朝鲜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而从效果来看,一方面又使朝鲜方面觉得事态严重,另一方面增强了朝鲜君臣对后金的反感。
但是,朝鲜感觉来自明朝的压力更大。由于朝鲜将领姜弘立奉其国王光海君之命投降后金的行为,令明朝官员难以接受,大臣徐光启主动提出,要求到朝鲜“监护其国”。此消息传到朝鲜后,引起朝鲜君臣的极大震动,虽然他们对徐光启的说法,表示极大愤慨,但毕竟其两帅投降了后金,后金“行间于中”的做法产生的效果,这都是无法用口舌所能辩解清楚的。在此情况下,朝鲜备边司官员提出建议,对后金“胡书”之来,采取“一切严斥不答”的措施,以便“明事大之义”,“绝中朝之疑” ,重新赢得明廷的信任。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朝鲜同明朝的关系有着颇为特殊的内涵,即对朝鲜来说,大明有“再造之恩”,一方面要“保国”,要“利己”,一方面又有“知恩”、“报恩”之良心,处理起来就太困难了。因此国王光海君在外交上是左右为难的,但又不容易被朝中大臣所理解,最终被反对派赶下了台。
4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努尔哈赤与大女婿何和礼
- 下一篇:烟囱山下——努尔哈赤的建国称汗之地
相关文章
-
03-10网友谷小松制作的视频:抚顺电车
-
03-08王尧:手表的故事
-
03-08郭秀江:说说当年托儿所
-
03-08抚顺武林人物:韩哲
-
03-06日行千里的骆驼——耶律察割
-
03-06徐洪:半部红楼(小说)
-
03-06王尧:告别冬妮娅(小说)
-
03-06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9]体验采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