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清代八旗之达斡尔研究
2017-03-15 17:39 抚顺七千年 姜珊
4799
达斡尔部为契丹族后裔,清初将其与鄂伦春、鄂温克三部并称为索伦,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将达斡尔人首称为“打虎儿”。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清代黑龙江八旗之达斡尔。主要论述:入旗前达斡尔部的族名、族源、地域及其与索伦部的关系,达斡尔部的入旗过程,达斡尔八旗组织的建立,达斡尔八旗兵的贡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达斡尔部为契丹族后裔,清初将其与鄂伦春、鄂温克三部并称为索伦,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将达斡尔人首称为“打虎儿”。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清代黑龙江八旗之达斡尔。主要论述:入旗前达斡尔部的族名、族源、地域及其与索伦部的关系,达斡尔部的入旗过程,达斡尔八旗组织的建立,达斡尔八旗兵的贡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达斡尔族的服饰
1 入旗前的达斡尔人
“达斡尔”为索伦语,汉译为“耕种者”。清初曾根据其所处地域,称其为“萨哈连”,汉译为“黑龙江”;后依据其进贡黑貂,称其为“萨哈尔察”部,汉译为“黑貂”;亦曾与鄂伦春部及鄂温克部泛称为“索伦”或“索伦部”。“索伦部”不是一个民族实体,而是对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达斡尔、鄂伦春和鄂温克等部的统称。随着清政府对索伦部的了解,索伦部逐渐成为鄂温克一族的代称。康熙六年六月(1667年),“查打虎儿有一千一百余口未编佐领,” 在史料中首次以“打虎儿”为达斡尔部族名。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17世纪中叶之前,达斡尔人世居“黑龙江上中游地区,西起石勒喀河流域,向东越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精奇里江、至牛满江,北抵外兴安岭,南到大、小兴安岭北麓。” 乾隆年间为了巩固新疆边防安全,清高宗一改换防制度,派遣达斡尔、鄂温克八旗兵丁各500人永戍伊犁,并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征调黑龙江索伦兵一千零一十八人携眷驻防于伊利霍尔果斯,组成索伦营,其右翼四旗均为达斡尔族。” 至此,达斡尔人分为两大部分驻扎在东北和新疆地区。
2 达斡尔族的入旗过程
2.1 太祖时期
天命元年(1616年),萨哈连部参与后金额驸呼尔哈部博济里的叛乱,随即遭到了后金4000兵马、水陆夹击的征讨,“萨哈连路二寨之人,弃家避於野外,始得幸免。其尚以为乌拉河冰期未到而安居之萨哈连部之十一寨尽取之。” 此次征伐使达斡尔各部认识到了后金强大的军事实力,令其产生了归顺后金政权的思想,天聪元年(1627年):“萨哈尔察部部落六十人来朝,贡貂、狐、猞猁狲皮”。 萨哈尔察部首先通过朝贡的方式与后金政权建立了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上一页1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达斡尔
- 上一篇: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 下一篇:汉朝汉人与周边民族交融后的发展壮大
相关文章
-
03-13努尔哈赤与大女婿何和礼
-
03-10后金天命年间中朝政治秩序变化探析
-
03-03浅析努尔哈赤在大金国崛起中的作用
-
02-28野人女真南迁与赫哲族的形成
-
02-26努尔哈赤是如何由一个酋长向政治家转化的
-
02-25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外迁与东北女真人内聚浅探
-
02-23专家揭开抗日名将杨靖宇牺牲前后之谜
-
02-23萨满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