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旗袍

满族旗袍

“国服”旗袍的前世今生

2017-05-30 19:16 中国民族报 张佳生 1711
在中国女性的服装中,旗袍是最有代表性的服装,它典雅端庄而又不失华贵的样式,极为恰当地衬托出了中国女性的东方之美,被公认为中国女性的“国服”。那么这种服装为什么被称为“旗袍”,又与满族有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旗袍”就是“旗人”之袍。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旗人?旗人就是隶属于八旗的人。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建立...

“国服”旗袍的前世今生 图1


  在中国女性的服装中,旗袍是最有代表性的服装,它典雅端庄而又不失华贵的样式,极为恰当地衬托出了中国女性的东方之美,被公认为中国女性的“国服”。


  那么这种服装为什么被称为“旗袍”,又与满族有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旗袍”就是“旗人”之袍。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旗人?旗人就是隶属于八旗的人。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建立了八旗制度,将统辖的人丁编成八个旗。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八旗被扩编成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三大部分,每部分都编建8个旗,共24个旗,但仍统称八旗。八旗制度从建立到清朝结束共存在了300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八旗中的满族人、蒙古人和汉人在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诸方面逐渐融为一体,“旗人”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称呼。当时“只分旗民,不分满汉”的流行语,就反映出八旗已经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由于满族是八旗的核心,一切制度皆遵从满族的传统与文化,凡是旗人不分民族皆穿戴满族服装,所以旗袍实际上是来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

  今天,旗袍的概念限定在女性服装方面,清代却不是如此。在清代,满族男女皆穿袍,最初男女之袍没有太大区别,多为宽大直筒式,并不太讲究腰身的曲线,而以适用为主,只不过在样式、图案、绣工方面有所区别。这种长袍是满族为适应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主要服装样式。它有单、夹、棉、皮之分,所用面料多种多样,有布、麻、纱、绸、缎、皮等。在满族建立了地方政权之后,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物资开始丰富,此时已能织造出各种绸、缎、丝、绫、纱等面料,其中绸缎就有大蟒缎、次蟒缎、牛犊蟒缎、龙缎等品种。随着服饰制度的建立,出现了样式繁多的袍褂朝衣,为后来的旗袍样式奠定了基础。以旗袍为例,就有金黄缎袍、蟒缎袍、镶蟒缎大黄缎补子袍等数十种。褂则有无袖开岔蟒缎长褂、立蟒无袖长褂、防雨毛青布褂等。

  清朝建立之后,随着等级制度的严格化,对不同等级官员的冠服有了更严格的要求。男式旗袍的基本形制是:衣身宽大、无领、窄袖,袖口连马蹄袖、右衽。女式旗袍的基本形制与男式旗袍相近,只不过衣身较紧,适合女性身材,图案、绣工也更为丰富。在这个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约束,对帝王、王公大臣、各品级官吏,一直到平民所穿用的旗袍,都有详细的规定。身份地位不同,所穿用旗袍的用料、图案、装饰和缝纫方法也不同,从皇后、官员夫人直到民间妇女的旗袍也是如此。

  各级官员以补服和朝服最为重要。补服是官服,样式一般是无领、对襟、袖与肘齐,衣长过膝。朝服是礼服,在重大礼仪、祭祀场合穿用。朝服是典型的旗袍样式,无领、右衽、马蹄袖,衣长及脚。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面料、图案等都不相同。比如,亲王补服用石青色,五爪四团龙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朝服则蓝及石青诸色皆可用,马蹄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各品级官员补服和朝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补子的图案方面。如亲王、郡王补服和朝服可绣正龙及行龙,贝勒以下至奉恩将军朝服可绣蟒;贝勒补服,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朝服通绣四爪蟒纹;镇国将军朝服绣蟒,补服则绣麒麟;辅国将军补服绣狮,奉国将军补服绣豹,奉恩将军补服绣虎。

  从文武官员的服饰来看,穿用的朝服和补服分“在部院等衙门任职”和“不在部院等衙门任职”两个系列。所谓“部院等衙门”,是指六部、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宗人府、内阁、大理寺、太常寺等官衙。在部院等衙门任职者,补服用禽鸟补子;不在部院等衙门任职者,补服用兽补子。如部院等官员,一品用仙鹤补,二品用锦鸡补,三品用孔雀补,四品用云雁补,五品用白鹇补,六品用鹭鸶补,七品用鸂鶒补,八品用鹌鹑补,九品用练雀补。不在部院任职之官,一品用麒麟补,二品用狮子补,三品用豹补,四品用虎补,五品用熊补,六、七品用彪补,八品用犀牛补,九品用海马补,外任文武八、九品官及都察院、按察使司官俱用獬豸补。各品级官员之妻俱从夫服。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的男式袍褂被废弃,女式袍褂却保留了下来。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旗袍有了两项重大的改革:一是图案、绣工、用料呈现简约化趋势;二是一改宽大样式,变成紧身窄袖,而半袖、无袖也成为时尚。现代旗袍的衣领、扣襻、前胸、腰节、臀围、下摆,尽力依照东方女性的曲线美而设计制作,这种改革观念为旗袍的发展带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今的旗袍可以用毛、皮、丝、绸、缎、布等材质进行缝制,又能在款式、绣工、花色、装饰等方面进行种种变化。如旗袍的单开襟,已经演变成双开襟、直开襟、琵琶襟、无开襟等多种款式;袖子有长袖、短袖、无袖、喇叭袖等变化;下摆有迷你式、半截式、裙式等多种样式。如果将不同的面料、款式、做工、图案进行交叉组合,那么现代旗袍就有了几无穷尽的变化,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旗袍样式来。不过,旗袍是经历了300多年考验的传统民族服装,不管如何变化,它的基本造型和满族传统服装的基本元素是不可能被彻底改变的,这也是旗袍能够被中华民族喜爱并成为女性“国服”的根本原因。

  旗袍是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它的广泛流行展示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良好亲和力,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旗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