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郭秀江:抚今追昔说照相

2017-04-11 20:40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851
十九世纪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人类第一台照相机,距今已有168个年头了。照相机的发明,让人类历史不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文字的,绘画的,这些方式多带有人的主观性。照相机的出现,将客观的图像的方式记录历史变为可行...
郭秀江:抚今追昔说照相 图1

  十九世纪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人类第一台照相机,距今已有168个年头了。照相机的发明,让人类历史不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文字的,绘画的,这些方式多带有人的主观性。照相机的出现,将客观的图像的方式记录历史变为可行。

  照相机传进中国大约是晚清时期,也曾遭遇过中国式迷信的排斥,说它可以摄去人的灵魂。虽然此说并未大行其道,但照相机与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缘分很遥远。照相的事也关系不大。

  我的祖父母,我的一个伯父和唯一的姑姑,在解放前去世,我没见过他们,也没见过他们的照片,小时听母亲提起,就凭空想象着他们的模样。

  外祖父母我还有记忆,记得家里还有他们的一张合照,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拍的,也是他们唯一的照片。

  母亲说过父亲年轻时很帅,一表人才,母亲的话是有凭据的,我见过照片。文G时,带着红袖标的邻居去我家,“建议”母亲检查一下有没有四旧。因为照片上的父亲西装革履,母亲怕惹麻烦,就毁掉了。其实父亲当时只是矿里一名普通职员。后来一想起这事就很感遗憾,再也见不到父亲风度翩翩的样子了。

  我的第一张照片,是同二姐哥哥三人的合照,那是大姐1956年上大学后,因为想我们,父母才同意当时上中学的二姐,领着哥哥和我去照相馆拍了这张合照,寄给远在哈尔滨的大姐,记得是一寸横版的,非常清晰。

  我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是大姐在大学期间的一个暑假里,向父母提议去拍的。每看到这张全家福,都对大姐的提议心怀感激。

  母亲在世时,我每次回家,老人家常常拿出那本老相册,一一指点着,同我唠起家人亲戚的陈年往事。那几张照片,还有我们离家后陆续寄回家里的,还有亲戚的,母亲都宝贝似地珍藏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百姓家里添人进口,欢聚离别,也想着照个相留个影。工作证学生证电车月票,也都需要个人照片。一届届学生毕业了,也时兴照集体毕业照,那都是去照相馆。照相机对于百姓还是稀罕物。

  老新屯人应该都能记得,当年新屯唯一的一家照相馆。从五中校门出来沿路往南走,过了大商店再向前,不远就到了。那些年新屯地区及郊区郞士一带的居民,一说照相,就是这地方了。

  新屯照相馆临街,是一座独立的平房。大大的橱窗上布置些照片。这些照片可不是什么演员明星,都是从顾客照片中挑选出来放大的。那时没有肖像权之说,谁的照片被摆上去,心里都美滋滋的。

  女孩子天生爱美,自然也爱照相。但照相不像衣食住行,不像学杂费,书本文具是必须的,所以不好同母亲要钱。一旦手里的零钱够拍张一寸的照片,还是和最要好的伙伴去留个影。取相的日子,便是那些天的期盼。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照相机走向了百姓中的摄影爱好者。记得鞍山的侄子侄女回抚顺,或是大庆的外甥女们过来,哥哥就会从厂里的同事那里借来照相机,买上一、两卷胶卷回来装好,在家里拍几张,再领着孩子们或是公园,或是水库,咔咔一阵拍。

  当时胶卷有两种规格,120的版式大,一卷可拍12张,135的版式小,一卷可拍36张。一卷拍完,卸下送照相馆冲洗。

  自己拍照的质量当然比不上照相馆,但相片上的人显得自然,随意。拍的多了,效果也看得过去。那时一些风景区还有照相馆的人营业拍外景,也还有些生意。

  照片积多了,就需要相册或叫影集收集起来。当年那种黑白相册也是由黑白的册页相间装成,黑纸厚,是载照片的。白纸薄而软,是保护照片缓冲磨损的,可我总觉得这层白棉纸的放置有些美学价值,像面纱一样,每翻开一页,先有朦胧的轮廓,让你的视觉渐进,不至于太突兀,同时也增加了照片的美感。

  照片由相角固定到黑页上,相角是由特殊纸做的一个直角的小插槽,背面有胶。正面装饰彩色锡箔纸,本色的锡箔纸上还缀有彩色的星星,显得色彩斑斓。小小的相角点缀在黑色的册页,黑白照片之间,把页面活泼鲜亮了许多。

  我喜欢布置相册,乐此不疲。这个喜好保持到黑白相册的消失。我的原则是同一页的照片风格要一致,相角也选同一色彩,但版式最好不一样来组合,这样看起来既协调,又不呆板。

  那时很多家庭也喜欢把照片装在玻璃相框里,挂在墙上。既可常看见那些在外的家人及亲亲友友,同时也是家里的一件装饰物。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彩照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我儿子的第一张彩照还在学搭积木,那是一位搞宣传的朋友拍的,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拍摄的第一张彩照。几十年了,色彩依然如初。

  不知不觉地,彩照代替了黑白照,照片记录的世界不仅有形状和光感,还有了色彩。想起过去有些黑白照上涂的红腮、红唇,不由得感叹彩色胶片的奥妙。

  记得2009年与老年大学的同学结伴旅游时,那些年过五旬、六旬的老伙伴们,几乎人手一台相机了。当然其中多数相机属于不用调光圈也不用调焦距的“傻瓜”相机,这种降低使用者技术要求的设计,大概也是相机普及的因素之一吧!

  数码相机的出现,对于采用感光胶片的传统相机,是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随着价格的降低,它从高端的军事用途转到普通的民用,从神殿走到百姓生活中。

  数码相机的“即时可观”的性能,显示了极大优越性:好不好马上见分晓,不理想删掉就是。这让摄影活动变得轻松,变得毫无悬念。同时也省却了装卸胶卷遮遮盖盖的麻烦,由此一下子征服了所有消费者,结束传统相机的历史使命。

  特别是当相机和计算机结合,照片可以作为数字图像存储、编辑和传输。一切都变得更加方便。

  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让绝大部分人群,将购置没多久的数码相机又束之高阁,我自己就是一例。手机的多功能,体积小带来的方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随着手机像素的增加,照片愈加清晰。至于对画面的层次感等技术指标的要求是否满足,那是专业人员和高端爱好者们的事。

  由于方便,又似乎零成本,拍照成了每个人的家常便饭一样。想拍啥,掏出手机就来一张。微信的应用使手机的拍照如虎添翼,想给谁看,顺便按几下键子就发了出去,同打电话一样轻松。

  朋友们结伴出游,人手一机,各个都是摄影师,你拍我,我拍她,到晚上哗哗往外发,都忙得半宿半夜的。出去个十天八天,手机都要被照片塞爆了,又赶着挑挑选选往下删。

  街上的照相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叫影楼,是专门拍婚纱照的。如果有人还想把手机里的照片洗出几张,也还有小店,只是门面比原来照相馆小很多,又加了些打字复印等许多活。

  与几十年前相比,就照相一事,变化堪称巨大。

  2017年4月10日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