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一面之缘的李松涛
2017-04-26 09:23 抚顺七千年 高玉宝
1793
李松涛(80年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诗坛盛传青年双子星南徐北李,这李便是抚顺的李松涛。当时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诗人臧克家等前辈对他青睐,他本人勤奋,渐有声名。后来入伍提干,任职沈空政治部创作室。三十多年前我见到他时,已是大校衔军官了。 那次见面很偶然。在他中学班主任儿子的婚...
李松涛(80年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诗坛盛传青年双子星南徐北李,这李便是抚顺的李松涛。当时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诗人臧克家等前辈对他青睐,他本人勤奋,渐有声名。后来入伍提干,任职沈空政治部创作室。三十多年前我见到他时,已是大校衔军官了。
那次见面很偶然。在他中学班主任儿子的婚礼上。班主任教语文,是他读诗写诗的启蒙者,引路人。他不忘师恩,始终关注老师的生活。老师也以他为骄傲,这次自然把同事好友引见于他。典礼之前,我们几位是在六中食堂办公室与松涛小晤。在母校老师面前,他谦恭有礼,话语不多。加之典礼时间紧凑,不宜暢谈,所以这一面之缘的印象仅是短暂的礼节性的寒暄而巳。
我对李松涛更多了解是以后的事,主要两条途径。一是他班主任的介绍,一是我对他作品的阅读。松涛出身平民,父亲是万新一位裁缝。六十年代就读二十九中,爱好文学,尤喜诗歌,遇到语文老师班主任,如鱼得水,受到特惠的启蒙教育,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上山下乡大潮中插队清原,表现出色,率伙伴进山创业。白天挥汗劳作,夜晚挑灯读写,笔耕不辍。艰苦的知青生涯磨炼了意志,丰厚了情思,升华了境界,也精进了诗歌创作的造诣。他把浸透着汗水的习作辑为组诗《深山创业》,投给《诗刋》发表,从此一炮打响!后来又扩充为第一本诗集《第一缕炊烟》出版,从此蜚声文坛。
松涛闯进文坛,正值文G末期。由于众听周知的原因,当时文坛衰微,作品荒芜。老一代大多禁锢,新生代后继乏人,诗人更青黄不接。刚从干校解放受命主持《诗刋》的臧克家发现松涛,如获至宝,不但书信指教,且在家中耳提面命。
从此,他成为文艺圈中诸多诗人共同关注的好友,诗歌创作也渐入佳境,诗集迭出,影响日隆,一跃而成诗坛光彩夺目的新星!
近日我参与全民读书推介活动,我推荐的是《激情与诗意的交响——诗文名家写抚顺》。此书是。一次采风活动的作品集,全国诗文名家数十位应邀来抚参加“松涛文苑"落成盛典,并赴我市著名景区采风。市委市府为表彰李松涛多年为家乡争光的业绩,更为扩大宣传我市文化建设的成就,在高湾一处生态佳区兴建了一幢三层小楼,命名“松涛文苑”,作为本次活动的基地和日后我市文艺雅会的阵地。高洪波,叶延滨,雷抒雁,舒婷等著名诗人共襄盛举,创作了大量杰作,时任市委书记刘强亲自作序,出版专集。作品主要是歌颂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卓越成就,也不乏对李松涛个人魅力和作品业绩的热情赞扬。这才令我对这位家乡诗人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鲜,也就形成了这篇网文。
2017年4月24日读书节
高玉宝
该文章所属专题:高玉宝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王尧:家居变迁说装修
- 下一篇:抚顺风物与我之十中心小学长在心中(续)
相关文章
-
04-25八路军带领大家冲破抚顺“矫正辅导院”
-
04-25神秘的“祭天”与“乡饮酒礼”
-
04-24史料:抚顺城与千金寨
-
04-24《光绪甲申年鼓吹乐谱》考
-
04-24高玉宝:榆树情思
-
04-21抚顺风物与我之十中心小学长在心中(续)
-
04-21仇永德
-
04-20卖馒头的人——证明生活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