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2017-07-24 13:20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206
在我的抚顺邮政史邮集中,曾编入两枚古典实寄封片,其上分别盖有抚顺“未纳不足”(图一)和“不足”两种戳记。每次邮展都有人对该邮政副戳提出疑问,不知其什么意思。一些集邮多年的老会员对此也莫衷一是,说不出所以然来。下面笔者凭案头资料对此略作解读,以回复那些感兴趣的朋友。(图一)  大家知道,邮寄信件是要付费的,即要向邮政企业...

  在我的抚顺邮政史邮集中,曾编入两枚古典实寄封片,其上分别盖有抚顺“未纳不足”(图一)和“不足”两种戳记。每次邮展都有人对该邮政副戳提出疑问,不知其什么意思。一些集邮多年的老会员对此也莫衷一是,说不出所以然来。下面笔者凭案头资料对此略作解读,以回复那些感兴趣的朋友。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图1
(图一)

  大家知道,邮寄信件是要付费的,即要向邮政企业支付一定的邮资。我国最早的民信局根据寄递信件的大小、重量和远近厘定具体费用。向寄信人收取“脚力”或“酒资”的,在邮件上注明“酒资已付”或“酒例已付”等字样。或者由收信人给付邮资的(到付),一般注明“酒例代给”、“到付”等。图二是一枚丙申(1896年)九月十一日,“上海协大信局”实寄封。该封由上海丰裕洋行寄甬江,封上毛笔签注“酒例代给”字样,表明该信件资费由收信人“甬江钱双街广和钱庄王体山先生”支付。至今已有整整120年的历史了,是一件非常珍罕的邮史品。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图2
(图二)

  1840年邮票发明以后,根据不同邮件的不同资费标准,在邮件上贴相应面额的邮票,来证明邮资已付。贴邮票寄信是近代邮政的一大进步,既是对邮递有偿服务的认可,也简化了邮递流程,方便了广大民众用邮,促进了邮政事业的规范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贴邮票寄信过程中,会因用户对邮资标准不明、所贴邮票作废或手头没有合适面值的邮票等原因,而出现信件上所贴邮票的邮资不足的情况。这如果是在邮局柜台办理,柜台工作人员就会提醒用户补足邮资,不然会拒绝受理收寄的。如果信件是信筒(箱)开出的,又一时找不到寄信人,无法令其补贴所缺欠的邮票,则由邮局工作人员在欠资信件上,加贴与所欠邮资和一倍罚金同额的“欠资邮票”;或者加盖“欠资戳”并填写所欠金额后仍发往前程,交由寄达局处理。寄达局的投递人员,则根据“欠资邮票”或“欠资戳”上显示的金额,向收信人收取所欠邮资(含罚金)等值的现金,然后将信件交给收信人,完成整个邮递过程。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图3
(图三)

  图三是一枚1952年兰州寄上海航空实寄封。此件信函应该粘贴3800元(旧人民币,下同)邮票——平信邮资800元+航空每10克1500元+航空费3000元。而实际却仅贴600元——改7邮票100元三枚+普4邮票300元一枚,计欠资3200元。至上海邮局后,由投递局加盖“欠资”戳,并补贴蓝欠资800元邮票八枚(含一倍罚金)共计6400元。是一枚建国初期人们对邮资标准不熟悉,而产生的一枚少见的中国人民邮政早期航空欠资封。

  了解了我国欠资邮件处理办法以后,再来解读本文开篇提到的两枚“未纳不足”邮戳就容易多了。首先说明一下,这两枚“未纳不足”戳实寄封片,均是上个世纪前半夜日本“客邮”在抚顺的产物。先来看看图四,这是一枚日本大正5年(1916)5月26日,从抚顺“永安寮炊事”平寄日本京东府的邮制明信片,因未贴明信片邮资2钱邮票,而在片的下部加盖矩形紫色“未纳不足?钱/抚顺局”欠资戳,并红笔填写“4”钱(邮资加一倍罚款),详见图一放大图。“永安寮炊事”,是日本人于炭矿大揭盖时期在抚顺开办的饭旅店,位于今南台高地迎宾路附近。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图4
(图四)

  而图五则是日本大正9年(1920)11月8日,从抚顺平寄日本滋贺县的一枚实寄封(函原信),因多页信笺超重,所贴3钱邮票不足,应再补贴3钱邮票,另加一倍罚款。封下端盖黑色竖式“抚顺2/不足/?钱”欠资戳,并红笔填写“6”钱(邮资加罚款),表明需向收信人补收总计6钱的邮资。

  经查相关邮票发行文献得知,历史上日本的确没有发行过“欠资邮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未发行欠资邮票的国家之一。据著名邮史研究专家曹潜先生在《中华邮政史•台湾编》中记载:日本因未发行欠资邮票,因此对欠资邮件的处理方式有其一定手续。在收到邮资不足的邮件时,除在邮件上加盖“未纳不足”戳记,并填明欠资应征收之金额包括罚金。邮件运达投递局以后,由投递局另行制作欠资邮件应收金额的“领收证”,连同邮件一并由投递人员前往投递并收取现金。投递员回局之后,便将所收现金购买等额邮票相抵,再填写一张“欠资邮件征收申报单”,说明经收欠资邮件的件数和总金额,然后将与总金额等值邮票粘贴在清单的背面盖销存档,完成欠资信件的投递。

  由此可见,图四和图五两枚封片上残留的粘贴纸条残痕,当为投递局在其上加贴的“领收证”,后在向收信人收取所欠邮资的现金后,将其撕掉而留下的痕迹。图四片上的“未纳不足”戳记表示没有贴邮票;图五封上的“不足”戳记表示虽贴邮票但邮资不够。这也说明日本邮政当年确实有跟收件人收取欠资邮费的程序,而且手续非常完备,并非未作处理。

抚顺“未纳不足”是怎么回事? 图5
(图五)

  这两件百年封片即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见证,又是抚顺发现最早的客邮欠资邮品。对研究抚顺邮史邮资重要意义。

  相比之下,我国自大清邮政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邮政不但均发行了欠资邮票,而且还启用了各式的欠资邮戳。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邮政分别于1950年和1954年分别发行了绿红两套14种欠资邮票。后于1955年底停止使用,改为加盖欠资邮戳的方式,沿用至今。这样,在大清、民国(含解放区)和新中国的百余年的邮史长河中,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欠资邮品,成为邮资史专题爱好者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集邮素材。为后世留下了趣味盎然的收集、研究课题,吸引了大批爱好者迷恋其中、愉悦其中,也诞生了一项项光彩照人的集邮与学术奖项。

  一枚抚顺邮史上的小小邮戳,引发出一个重大邮史话题。因笔者邮识浅薄,难免挂一漏万,存在谬误不足在所难免。还望行内方家与同好增删补正,留住邮史以飨后人。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