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2017-08-04 09:45 抚顺七千年 许星威 5807
1971年夏季的那一天,发生了惊天大事——百货大楼大爆炸!四楼的地板被炸穿,整个大楼的玻璃全部被震碎,两公里外的民主小学和幸福楼的窗子都被震动得哗哗直响,在教室的我们和在家里的人都被这剧烈爆炸震蒙了。我觉得空气好几分钟还是嗡嗡声...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1


  1971年夏季的那一天,发生了惊天大事——百货大楼大爆炸!四楼的地板被炸穿,整个大楼的玻璃全部被震碎,两公里外的民主小学和幸福楼的窗子都被震动得哗哗直响,在教室的我们和在家里的人都被这剧烈爆炸震蒙了。我觉得空气好几分钟还是嗡嗡声。


  这次大爆炸,当场炸死了四人,重伤一人。恐怖气氛一下布满了街巷。百货大楼立即被戒严,除了公安部门,军分区都派人到了现场。周老师知道田宏伟和贺菊的妈妈在百货大楼上班,马上让他们回家。我看到他俩脸都吓白了,贺菊哭着离开了教室。

  贺菊后来告诉我:“回家就被邻居领着朝百货大楼跑,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邻居一直喊着:孩子的妈妈在大楼上班!大家让开一条路。挤到大门,那都是警察。”贺菊怎么哭也没让进。后来确认妈妈没事。

  虽然经历了文G的风暴,经过武斗,但这次爆炸还是震惊了我们。其实,我们不知道,城市之外更远的地方还发生了比这更大的事呢。那年,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全面军事进攻,苏联三名宇航员在返回地球的途中死亡,赫鲁晓夫逝世,基辛格秘密访华。就连林彪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也不知道呢。

  我们所有的人,只知道那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的伟大胜利。所以深信爆炸一定是阶级敌人的疯狂破坏。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查出阶级敌人,是个意外事故。原来是很多箱发令枪的纸炮存放不当,没有防护措施,一个箱子落下的剧烈震动,引发了大爆炸。

  这件事,疯传了好久,让百货大楼更加引人注目。同学们知道了田宏伟、贺菊的妈妈都在大楼上班,还都当了领导呢。贺菊的妈是在钟表眼镜部,后来到了文化部当主任。田宏伟的妈更厉害,因为田宏伟爸爸在军分区,绝对值得信任,从营业员升为革委会四把手常委。国庆全市大游行,她系着皮带,挎着手枪走在方队最前面。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2


  田宏伟的妈妈孟姨说:“百货大楼是五九年开始建,六一年建好。那时候是辽宁最大的百货商场,比沈阳联营还大,跟北京王府井差不多,和北京百货大楼、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一样有名。它先前叫站前百货商店,文G改成东方红百货商店。七二年,又改回站前百货商店。其实,老百姓一直叫它百货大楼,所以呀,七九年,就真改成抚顺百货大楼了。”

  我琢磨着,百货大楼的形状和位置,都特殊,是不是跟抚顺剧院一样也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反正它是市级的几大建筑之一。它面朝南站广场,下火车,出站台,向东第一眼就可瞅见它高耸的样子,骄傲地矗立。它横跨三条路,头在东一路,尾在东三路。南门外有一大的广告牌,是人民剧院美工杨林画的大幅影剧宣传画。

  那时,百货大楼牛呀,室内全是大理石装饰,水磨石地面,光线充足,四处明亮。一楼正门的入口迎面的大壁柜里陈列着整张老虎皮,相当气派。

  贺菊她妈有一个纪念册,记着百货大楼各楼层的经营内容:“一楼日用百货、烟酒糖茶、五金交电,二楼男女衬衣、皮毛制品、儿童鞋帽,三楼花纱呢料、毛衣针织、工艺美术,四楼经营文化用品,中西乐器、钟表眼镜等等。”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3


  我家来了一个乡下小姑娘,第一次去大楼,一进门,看见光亮的地面像镜子,就把鞋子脱下来,搁手拎着,上了二楼。我叫她快穿上鞋。她说这比俺家炕都干净,穿鞋都踩埋汰了。她不是没见过世面,是生产队长的女儿呢,只是这地面实在太干净了,她不忍穿鞋踩。

  大楼是我们的乐园,因为那里比三路商店安静、整洁、宽敞,还能打呲溜滑,所以,买不买东西都往那跑,有时一天逛几趟。大楼里好多事,我们都知道。

  有两个漂亮的女营业员很出名,一个叫大老美,一个叫童淑梅。大老美卖鞋,童淑梅卖毛线。他们的柜台前总是拥挤,很多人借买东西欣赏他们的美丽。说起她们,我们班女生能说出一大堆话。

  大老美人挺好看,但并不算顶漂亮,皮肤稍有点黑,颧骨还有点高,但会打扮、穿着漂亮,每天服装不重样。在那个全民服装一片灰蓝黑的年代,特立独行,敢飘飘若仙穿着长裙,是非常勇敢的人。她以卓而不群的服装语言,展示着美丽。她不太爱笑,所以,我叫她冷美人。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4


  我班女生王静民说,大老美离她家不远,大老美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去世的,算起来,她的年龄并不算大。百货大楼一个标志性的人走了。

  童淑梅是另一种美,叫慈眉善目、端庄大方,永远的和蔼可亲,是百货大楼公认的。虽然穿着蓝衣服,但她的微笑成了一种品牌。有人为了测试她的微笑,故意刁难她。她有问必答,咋问都不烦。没得逞的人,连说服了服了。所以,童淑梅以她高超的服务名声远扬,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呢。

  秀玮就是因为老爱去看童淑梅,也想买毛线,织件红毛衣。攒了很久,终于攒了十二元钱,就跑去找童淑梅,看着童淑梅的笑脸,看着大红的毛线,像过节一样高兴。

  百货大楼的橱窗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文G前,临街的大橱窗里,有穿着中山装、旗袍的漂亮模特,还有上海家具、飞鸽永久自行车、针织布匹等等。每到夜晚,橱窗里的灯光映照出一个个生活场景,成了这个城市的窗口。全国各地最好的商品,在这都能看到,当然,绝大部分家庭只能憧憬向往,是买不起的。文G开始后,櫉窗变成宣传阵地,那些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那么多商品都消声匿迹。先看到反映世界革命风起云涌的内容,櫉窗里布置成越南丛林,美国飞机被越南人民击落,都是自动的,像个小电影。紧接着便换上大字标语,有的火力猛烈,“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有的稍显温和,“抓革命,促生产”,有的巧妙,“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喜欢看橱窗里的画,可没有机会认识画画的人。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5


  贺菊就有机会。她认识百货大楼里的女美工,在她眼里女美工是这样的:“个头不太高,皮肤挺白,浓浓的眉毛,一双不太大但很有神的眼睛,言语不多,一件很普通的蓝大褂在她身上显得得体大方”。贺菊一放学就跑去画室,看她画画,等妈妈下班。她看过女美工画了一大幅工农兵闹革命的画。慢慢,我知道那个文静的美工叫苏丽,我也有机会在橱窗那看着她画画,感觉会画画的女人动人。听说,她是个日本遗孤,后来回日本了。

  卖乐器的柜台每天都热闹,因为有美妙的音乐。好多想买乐器又不会的人,就让营业员给比划一下。兴吹口琴,幸福楼吴畏、少侠、于军都跑到大楼买,都学会了,还吹得挺好听呢。

  秀玮的大哥,喜欢乐器,尤其是二胡,大楼就有,爸爸给了他两块钱。可这么少的钱怎么能买二胡呢?他徘徊在卖琴的柜台前。营业员知道了其中的缘由,看出他真心喜欢,的确没多少钱,就想了办法帮他。说库里有个坏琴,可以两块钱卖给他。拿出来一看,是二胡的马头断了。他一看就乐疯了,给了两块钱拿着断了马头的琴跑回家,用罐头盒熬了水胶,把马头粘上,一拉声音非常好听,像新的一样。

  乐器柜台有个戴白框眼镜的小个营业员,一看就有学问,会打击乐。有人要买锣鼓,他就猛敲一阵子。我看不像示范,更像显摆,情绪一来,总引来一阵掌声。眼镜还是百货大楼秧歌队打镲的,也就是指挥。他的镲节奏一变,秧歌队的队形也变花样,很来劲。不过,别看他文质彬彬的,却还是大楼保卫科巡逻队的。年节总有小偷光顾,百货大楼保卫科加强力量,晚上经常有一队人背枪围着大楼转。田宏伟说,要是春节国庆,保卫科就更紧张,因为百货大楼是站前最高点,市里搞庆祝,燃放焰火就在大楼的楼顶。


东三路的故事之:百货大楼 图6


  过年过节,四楼买文具也是最忙的,因为要装饰家里,最兴的是贴剪纸,孩子们都去买蜡光纸。红色买的人最多。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梅花欢喜漫天雪的,好多样都要用红色的呢。叫剪纸,其实不是用剪子剪,而是用刀刻,应当叫刻纸。先有个样子,垫在底下,上面蒙上蜡光纸的背面,用铅笔轻轻地涂,样子就拓出来,再用小刀刻。百货大楼卖的小刀不好使,不快,要自己做,一般用钢锯条磨的。比锯条刀更快的是医院的手术刀,我就有。就是医院废刀都可以刻透两层纸,而且不起毛边,刻出的剪纸非常整齐干净。刻好了,一贴,红红的,年味就出来了。

  常去逛大楼,也能遇到意外。临近年根的傍晚,我和大华、李辉、少文几个人从百货大楼出来,街灯已经亮了,透过飘舞的雪花,发现一个可疑的人,弯着腰,脑袋缩在大衣里,脚下放个旅行袋。有人走过,他就凑过去,压低嗓子说话。是特务接头?路人停下来,也弯下身来,凑在一起,一会儿他们中间亮了火柴,又飘来一股烟味。噢,是卖关东烟的,投机倒把——果然不是好人!那人还挺警惕,卖了一份,就换地方,往南站方向走,然后又折回,转着圈。我们几个一直紧紧跟踪,突然发现他走向公共汽车站,要逃跑?那哪行!我们立即跑上去,揪住衣服和旅行袋,就连拉带扯的把他弄到了站前人保组了。为这事,我们兴奋了很久,虽然回家没跟大人说,但确实我们抓了坏人。

  如果换个空间和时间,这些事都不可思议,但我们的少年时代就是在那样一个环境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切,这些事就发生在百货大楼里,发生在我们小时候。

  过了许多年,许多年,突然发觉,百货大楼不那么高了,因为周围新起的高楼林立,因为我们长大了。

  图片由老李、贺菊提供



  作者简介:许星威,满族。出生于抚顺,现居广州。插过队,在剧团做过美工,在文化局及报社供职多年。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杂文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辽宁日报》等多种报刊,1989年有散文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收藏馆,入选《辽宁新散文大系》、《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已出版散文集《静夜独语》,散文集《随着季风穿过北回归线》即将出版。获辽宁散文十年大奖,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及联赛佳作奖等。 


该文章所属专题:许星威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东三路的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