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记忆之:市立医院
市立医院设在站前,比哪个医院都方便。它和南站、百货大楼形成三角,有气势。那时,还从上海引进了名店,如亚洲照像馆、康乐大酒楼、煤都理发店等等,抚顺一下子发达起来,像个大城市样了。大人们都称赞市长,市长叫王海之,接任他的是林洁。
市立医院(大家都没改口叫第一医院)和百货大楼一样,也是个A型楼,正面朝东,大门冲着南站广场,左面在西一路,右面在解放路。想想一个宾馆做了医院,不用说就知道多漂亮。五层楼,有电梯,我第一次坐电梯,就是我妈带我去的。
医院大楼,走廊亮,病室大,一个病房好多房间,还有食堂、车队、礼堂。礼堂就在院子的矮楼,比医院对面的铁路俱乐部高级。铁路俱乐部的座席是长凳子,很久才换成折叠木椅。而医院大礼堂,座席都是黑色人造革面的长靠背钢腿椅。地面是打了蜡的水磨石,耀眼的灯光一照,亮得能照人。高高的窗子,配着厚厚的紫色天鹅绒窗帘。进礼堂的楼梯是厚厚的地毯。我在那看过电影、看过节目。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外国留学生组成的合唱队,都穿着白衬衣,有的巻头发,有的蓝眼睛,有男有女,一起唱着中国歌曲《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还有表演越南人民抗美的表演唱。想不明白,医院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人来唱歌。
咱班的夏维利也去过市立医院。他可不是自己愿意去的,是不得不去的。他告诉我:“我去南站去玩,看见火车站西边一排尖尖的栅栏上落满了蜻蜓,高兴坏了,就用手去搂,一直搂到站房边,只顾蜻蜓搂得多,没有注意脚下的危险。往前一扑,一下踩空了,瞬间掉到地下仓库,里边满满的亮块煤暄暄的,虽然没摔坏,但被随后掉下来的铁盖子砸在头上,顿时鲜血直冒。正巧被一位路过的叔叔发现,把我从里面拉上来,用我的小背心捂住头直奔市立医院。南站广场离市立医院也就100米,到了二楼交了钱,护士给我的头缝了两针。那位叔叔联系上了我妈妈,她在在欢乐园附近上班,很快就过来了。妈妈要谢谢好心的叔叔时,叔叔不见了,不知什么时候走的,钱也没要。我们都知道雷锋,这是我碰到的活雷锋!”那个难忘的夏天,难忘的市立医院,难忘的叔叔,夏维利直到长大了也没放下这事儿,一直想寻找这个好心人。
1967年8月16日深夜,震惊抚顺的大事件悄悄开始。凌晨3点多,一辆和电影里一样的真坦克从48中方向开来,家在团市委对面的杜元成被比闷雷还大的隆隆声从睡梦中惊醒,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从从床上爬起来,从窗子向外张望,正好看到坦克驶过东七路团委大楼,粗大的炮口转向楼上的工事,坦克上的小红灯在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晰。坦克开到人民浴池,巨大的发动机和履带声也把营堂家的窗子震得哗哗响,他也看见了真家伙。很快,坦克开过,驶到东一路,左转开向南站方向。
当然,我还远在北京房山的部队大院里的二姨家,这些精心动魄的故事都是同学们告诉我的。我无法想象,那天的战斗是怎样的激烈。楼里一定射出密集的子弹,要阻止坦克前进,而坦克看到大楼并没有因为赫然出现的庞然大物而投降,便打出愤怒的炮弹,一炮,二炮。一炮打中正面三四楼之间,另一炮打到四楼,炸开两个洞。大家都传说是教练弹,如果是实弹,哪能才炸开两个洞?田宏伟还听说,抢坦克时,描准镜被6409的人拆掉了。所以,差不多是盲打的炮,只能是打哪指哪了。
当时,要打大仗了,医院里修筑了工事,能走动的病人都跑掉了,医护人员早都撤走了,但是还有少数无法行走的重病人躺在床上。刚好是我妈值班,她就留下来。当拿枪的人搜查整个楼时,她脱下护士服,躺在病床上装作病人。枪声大作,战斗激烈进行,坦克轰击医院大楼,炮弹炸得天崩地裂,情况相当危险,我妈情急之下,毅然背起了病人迅速转移。真不知道,瘦小的她怎么在那么危险情况能连续背走几个病人的。因为她曾是一个军人,1950年,广州刚刚解放,朝鲜就爆发了战争,我妈带着我二姨一起报名参军,加入抗美援朝的部队。所以有这样胆量和勇气。
那场激烈的战斗虽然结束了,但遭受重创的不仅是医院大楼,还有医院医生、护士以及很多市民的心理。我再去医院,总是非常紧张,生怕不知什么时候又飞来一颗炮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许星威,满族。出生于抚顺,现居广州。插过队,在剧团做过美工,在文化局及报社供职多年。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杂文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辽宁日报》等多种报刊,1989年有散文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收藏馆,入选《辽宁新散文大系》、《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已出版散文集《静夜独语》,散文集《随着季风穿过北回归线》即将出版。获辽宁散文十年大奖,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及联赛佳作奖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王尧:工厂的舞会
- 下一篇:王尧:母亲给我零花钱
相关文章
-
07-01泊兰德迈:大官屯,我人生的始发站
-
01-11泊兰德迈:我和抚顺劳动公园
-
01-11泊兰德迈:我父亲与石油一厂
-
12-26那时,我的志向是当木匠
-
12-11陈勇:自行车——载走岁月 驮来欢乐
-
12-04同学聚会:穿越时空隧道的温暖记忆
-
11-29青春在运动中绽放 友谊在健身中延续
-
08-121956年,爷爷催我去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