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2017-08-30 09:26 抚顺七千年 许星威 2847
新华书店在东四路,往西隔着煤都理发店就是中央路,黄金地段。它的原址也是书店,日本人开的,房子自然也是日本人盖的。1946年日本投降,两年后,抚顺解放,再一年,这地方变成新华书店。我第一次进去,看小人书,差不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我家还没在幸福楼,是离新华书店不远的二轻局商店楼上。郭庆忠家在亚洲照像馆后面。方向家...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1


  新华书店在东四路,往西隔着煤都理发店就是中央路,黄金地段。它的原址也是书店,日本人开的,房子自然也是日本人盖的。1946年日本投降,两年后,抚顺解放,再一年,这地方变成新华书店。我第一次进去,看小人书,差不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我家还没在幸福楼,是离新华书店不远的二轻局商店楼上。郭庆忠家在亚洲照像馆后面。方向家离得最近,就在新华书店紧挨着胡同里的楼上。


  听庆忠他爸讲过新华书店。他爸叫郭世银,是老书店了。1950年,他才十四岁就在西五路的大新书局上班了。那时候,他太羡慕新华书店了,隔着中央路,远远看着书店门口站着穿着黄军装,拿着枪站岗,威风凛凛像军人一样的营业员。1956年公私合营,他进了新华书店,到少儿门市部卖小人书。

  他爸说,那时新华书店的经理是老革命王国然,副经理张敬海、孙长荣,跟郭世银年龄差不多的有:何贵昌、张向佐、赵兴成、杜金祥、郑恩德、关键、苗凤超、姜敬波等一批年轻人。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2


  那时,新华书店这些年轻人工作热情特别高,积极肯干,不知疲倦。大跃进时,宣传人民公社,出了画册,黑白照片的,32开本。发行人民公社画册是项政治任务,要发到全市各县的农村,要农民人手一册,书店人包乡包片。庆忠他爸说,大家都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送。一跑就是一天。

  在那趟街上,有书店好几个门市部,一个是新华书店社科门市部,紧挨着是少儿门市部,转到中央路上,还有个科技外文门市部。社科门市部中间隔个回民食堂,又是一家书店,是抚顺县新华书店。

  除了那趟街,还有望花新华书店、河北新华书店。听说雷锋叔叔还去过望花书店,望花好多人都见过他,他还是建设街小学辅导员呢。那里的营业员能看到雷峰,多荣幸呀!毛主席都说向雷锋同志学习呢,我要是见到他,也一定跟他说,我也要向他学习!

  说起书店的事,方向如数家珍。他记得1965年一天,早上5点多,他爸帶他到楼下的书店,拿着票排队还划了号买《毛泽东选集》四卷。买到书特别高兴,他爸带他去回民食堂吃了面。而我记得,我在少儿门市部买的一套四本的《动脑筋爷爷》,彩色的,画得很好看,里面的动脑筋爷爷讲了好多有趣的科学常识。那套书,我一直留着,传到我儿子。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3


  李学智,每天放学必定转到书店,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挨个柜台看,他最喜欢看的是科技小发明的书。以至于某天没来,再来,营业员必问,小眼镜,昨天咋没来呀?

  我上小学不久,在社科门市部买了一本《欧阳海之歌》,封面是一个雕塑,欧阳海站在铁轨上,用尽全力拚命顶着一匹跳起的马,马背上还拉着炮,风把他身上的雨衣吹起,背景是红色。书很厚,拿着都沉,内容还不能完全读懂,但那是写英雄的故事。那时候,英雄就是多。只要是英雄,我就敬佩,我也想当英雄。

  方向认识书店经理王国然,方向的哥跟王国然的儿子是同学。王经理家就在科技外文门市部楼上,差不多以书店为家了。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4


  文化大革命,先革了文化的命,新华书店必然受到冲击。1966年6月1日,《文G十六条》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红卫兵小将坚决响应,上街破四旧,顺着东四路进了书店,准备把封资修的书下架烧掉。

  新华书店立即关业清理。再开业,社科门市部《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摆满书架柜台。少儿门市部挂满了毛主席画像,小人书不见了。不过,下架的书一本也没拿去烧毁,都藏在楼上的库房里。

  紧接着造反派夺权开始,经理王国然被揪出来,逼着挂上牌子上台请罪。头一天,他不服,跟造反派理论。第二天傍晚再出来,一条腿被打瘸了,低头请罪了。方向绘声绘色给我讲经过。

  清理阶级队伍,能看到书店里衣兜上缝块白布,上边写着“历史反革命分子XXX”的老营业员,低眉顺目,态度和蔼。

  世界变成了红色的海洋,广大人民群众爆发出革命的热情,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了最大的需求。新华书店并没有因为大量书籍下架而萧条,社科门市部专卖《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语录》和《红旗》杂志,少儿门市部干脆改成三忠于门市部,专卖毛主席画像和毛主席纪念章。门口都刷成耀眼的红色。庆忠他爸说,各厂矿企事业单位纷纷开介绍信订购,书店按数量分配,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点点。书店的人一下身价高了,几万人的西露天矿、老虎台矿才能各给200本。不少人说好话,找关系才能多一两本。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5


  不过那些藏在库房里的书,也没闲着。方向和伙伴们总掂记着。他家住的楼和书店库房对着。书店那个老营业员喜欢孩子,从窗户里把小人书递岀来,让他们看,但不准带回家。他们在窗户前看个把小时。那时,每个看书的下午,都非常惬意,感觉窗外斜下来的阳光非常温暖。

  方向得意地吹着:“看这么短时间有点不过瘾,当老营业员不在时,我们几个就偷着溜到楼上仓库,打开包装挑书看。可一定会被那个中年营业员抓到,揪着我们耳朵揪出库房,照屁股踢一脚,竖着眉吼叫,‘下次再让我抓到找你妈去。’哈哈哈,可一次也没找过。”方向好多次去仓库看书,从来没告诉过我。

  时间一晃几年过去,我们升到中学。上学无聊,课后志趣相投的几人聚在一起。想想挺奇怪,不是一个班级,甚至不是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有王晓辉、张建华、范旭明、张少千、方向和我。几个人聚在一起,先逛书店,再上楼,挤进又黑又窄的方向家,一边喝着苦咖啡,一边东扯葫芦西扯瓢,天南海北神聊,一聊就是一个下午,挺书生意气、挺文艺的。好时光总是很短暂,没聊多久,我们就下乡插队,各奔东西了。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6


  粉碎四人帮第二年4月,漂亮的王东银正赶上《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她到新华书店已四年了,这回被选去发行大会负责接待。大会在抚顺宾馆开了三天,县里的都住在那,盛况空前。她累得一塌糊涂,但依然热情高涨,因为能参加这样的发行,很荣耀!王东银是方向哥哥的同学,方向找到她,为他爸配齐了同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文化解冻,没想到一解冻就是春潮般的全民读书热。所有人困顿了十多年的干渴内心一下遇到春天的豪雨。文学名著解禁,各种文学书籍纷纷出版,但书店进货永远供不应求,很多时候,大门没开,就有一堆人等在门外,门一开,大家挤成一团,像以前抢购肉抢购菜一样。中外名著、中外诗歌、中外哲学一阵热风扑面而来。书店经常是无法招架狂热的购书风潮,只能内部发票控制。经理、营业员根本无法满足来自各方面的需求,他们只能从给各单位宣传部图书馆预订数里克扣。

  方向让上了辽宁大学的张少千开了书目:《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元剧杂集》《辛稼轩诗词集》《莎士比亚全集》,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陀斯托耶夫斯基、雨果、巴尔扎克、左拉、犾更斯、哈代的书等等,他求遍书店认识的人,如了心愿。我喜欢中国现代作家的书,老舍、巴金、郁达夫、冰心、徐志摩、丰子恺、沈从文、汪曾祺等等的小说、散文,买了往家搬。几个要好的同学,相互传看,聚在一起总离不开书的话题。那时候,我们纷纷从农村回了城。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7


  1980年开始,我和陈晓光、王晓辉、张建华,范旭明又聚集到方向家,边读着大学中文系的课本,边聊着文学和电影。为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冯骥才的《神鞭》的写作内容和方法,为电影《405谋杀案》《庐山恋》的拍摄角度和故事情节而争论不休。

  新华书店只要开门,就会都塞得人挤人,一直到关门。那时候,市面上最抢手的不是商店的商品,而是书店的书。

  改革开放了,有日本参观团来观光,其中的一个人在新华书店停留很久,拍了不少照片。他感慨万分,说书店保存得很好,几十年没变,让他想起了童年。原来的书店就是他爸爸开的,他小时候常来玩。日本人走了,新华书店的人却因此郁闷,感觉受到了污辱。建国这么久了,竟然还使用日本人建的书店,新华书店应当有自己建的大楼。

  这事汇报到市委宣传部,当时宣传部部长张侃、副部长刘思让,都是带枪来抚顺的老革命,更是文化人。刘思让就是延安新华书店,后来东北新华书店的老同志。他们非常赞成新建自己的书店。于是刘思让亲自跑省店里要钱。1980年,新的书店开建。

  1982年,新华书店新大楼落成。抚顺市新华书总店设在这里,同时设河南门市部、科技门市部。营业大厅非常气派,宽敞明亮。货源充足,新书迅速上架。喜欢书的人奔走相告,纷纷涌来,一时间热闹非凡。


抚顺记忆之:新华书店 图8


  庆忠和他哥哥都进了新华书店上班。郭世银、何贵昌、赵兴成、冯占山、孔庆友等早已是各把一摊的管理者。王东银、贾英、李玉英等一批女将也各霸一方。等我到了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处负责书店工作时,和新华书店的经理胡觉超、书记关文艳、副经理张克礼、都业海、郑光一起组织成立了抚顺市图书发行协会。

  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仅仅又过了十几年,买书早已不是大家趋之若鹜之事了,新华书店全部都动迁得不知去向,市面上仅有私营书摊卖书了。

  方向依然还喜欢买书,家里到处都堆着书,书柜书架放不下,有的要铺在床下。我也买了不少书,但没他多,他现在大概有二万多本藏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许星威,满族。出生于抚顺,现居广州。插过队,在剧团做过美工,在文化局及报社供职多年。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杂文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辽宁日报》等多种报刊,1989年有散文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收藏馆,入选《辽宁新散文大系》、《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已出版散文集《静夜独语》,散文集《随着季风穿过北回归线》即将出版。获辽宁散文十年大奖,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及联赛佳作奖等。 


该文章所属专题:许星威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记忆  许星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