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2017-09-01 09:12 抚顺七千年 许星威 3387
东四路上店铺名字最响亮的是亚洲照像馆。别的像煤都理发店,一听就是抚顺的,新华书店大些,最多是全国的,只有它以亚洲冠名,有气派。其实,店面还没有我家楼下的二轻局商店大呢,那时候,我家还没搬到幸福楼。照像馆别看店面不大,但名气大,影响大。它可是从遥远的、繁华的大上海搬来的...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1


  东四路上店铺名字最响亮的是亚洲照像馆。别的像煤都理发店,一听就是抚顺的,新华书店大些,最多是全国的,只有它以亚洲冠名,有气派。其实,店面还没有我家楼下的二轻局商店大呢,那时候,我家还没搬到幸福楼。照像馆别看店面不大,但名气大,影响大。它可是从遥远的、繁华的大上海搬来的。虽然四路、五路还有几家照像馆,但名声都远远不及亚洲照像馆。


  那时候,要是去亚洲照像馆照一次像,都要全家齐动员,翻箱倒柜,把压箱底的好衣服找出来,从里到外精心打扮,喜气洋洋扶老携幼,比过年还隆重。照出来像,一定镶在镜框里,挂在屋子最显眼处。

  照像馆里的布景很神奇,一个景一个环境,好像进了另一个世界。道具也好玩,儿童像的道具像童话世界。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2


  照像馆的像机是带轮子的三脚架上面有个大木盒子,盖着厚厚的黑红两面的布,挺神秘的。摄影师先把底版插入木箱内,取景框内人像是倒立的,还有十字线。接着摄影师藏进布里鼓捣一会,再拿起一个小皮球,教你怎么笑,头怎么摆,在你不经意间,一按皮球,“噗”一声,像就照完了。

  不过每个人都因前后左右的灯光一亮,刺激得过度紧张,笑的都不太自然。特别是当老爸的,摄影师越让放松,让笑得自然点,就越是眼睛瞪着,脸上僵着,身子板着。不过,一严肃,照片反倒显得庄重,有份量了。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3


  因为亚洲照像馆是从上海来的,就特别引人关注。那时候,谁穿件上海买的衣服,绝对让所有人行注目礼了,何况把一整个上海的店都搬来了。

  长大以后,我看到了《抚顺市商业志》,清楚了亚洲照像馆的前世今生:“1956年7月,从上海迁来,15人带来上海先进的灯光、摄影器材。包括活动灯光,有主灯、副灯、修饰灯、背景灯、轮廓灯。油彩着色、修放大,有12寸座机和12寸、8寸、6寸外拍机。照像采用爱克发6寸底片(后改成比利时底片),像纸用柯达、依尔福、美磨沙等进口纸,灯光采用活动灯光,立体感强。

  文G,改名为人民照像馆。取消了布景、道具和服务设施。规定男的不准留胡子、吹头发。女的不准烫发、穿鲜艳衣服。放大不准着色,暗室不准虚光,不准带背景。

  1983年,引进新型照像机,可拍摄大型集体像。成立亚洲彩色扩印中心,引进美国得式502彩色扩印机,霍普149彩色冲纸机,霍普131彩色冲印机,彩色冲印技术明显提高,速度加快,价格便宜。”

  亚洲照像馆是王晓辉他爸给招来的,他爸叫王从道,当时是新抚区商业局局长。晓辉跟我说:“五十年代初,抚顺和沈阳、大连、鞍山、长春、哈尔滨都是东北局大区直辖市,市政府要求以名店为龙头,建成东西四路商业名街。市政府委派我爸去上海招商,他带队谈了亚洲照像馆、康乐大酒楼、同乐春饭店、大明眼镜店、春江理发店等,然后带上海同志来抚顺。这些都是听我爸讲的。”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4


  别看亚洲照像馆不算太大,但和那些从上海一同搬来的店,一下让抚顺人的眼睛睁大了,看到了新奇的世界。照像馆还把在抚顺的上海人聚集起来。这些上海店变成了象征,一个来自大都市新文明的标志。很多人受到影响,有的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摹仿上海人举止打扮、生活方式。

  去过亚洲照像馆,就不能不记得那个上海摄影师,叫唐国林,我叫他唐叔叔。他清瘦白晰,头发不多,但一定涂上发蜡,口袋里有一把梳子,总把头发抿得光光的。衣服不特别,可一定清爽干净。别看他瘦瘦的,走路总是小碎步像跑,老像有急事要办。别的照像馆的摄影师都叫师傅,他可不乐意,喜欢别人叫他老师,听着就文明。

  我爸妈去过他家串门。唐叔叔家住在西四路一个大杂院。门前是个国营服装厂,院子里有幼儿园。唐叔叔家在楼上,有窄窄的木楼梯,小小的屋子。同学吴君荣家在楼下。那里烧媒,院中央有一个水龙头。

  唐婶胖胖的,姓梅,是邮递员,她愿意孩子们叫他梅姨。好象唐叔有点怕她。家有三个儿子,他们把老三打扮成女孩的样,留小辫,穿花裙。梅姨自己就喜欢烫着卷发,穿蓝底白点儿的大花裙子。

  后来,吴君荣家搬到有暖气的房子,唐叔家还住在那院子。冬天,院里的水龙头总冻得不出水,真难为这家上海人了。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5


  唐叔梅姨对君荣可好了,领她去过康乐大酒楼吃上海菜呢。临去时君荣妈叮嘱:“叔叔阿姨夹哪个菜就吃哪个,不要自己去夹,要懂礼貌。”吃完,梅姨告诉她别跟其它小朋友说。多年后,君荣说起这些,还高兴得好像刚吃完上海菜似的。

  唐叔梅姨除了君荣家,不太爱和邻居们来往。唐叔见到邻居倒是点头打招呼,梅姨总是拉着脸,她不开心就跟君荣爸妈叨叨几句。文G刚开始,邻居都集体在院里跳忠字舞,梅姨就穿那大花裙子跳,有人就说她资产阶级思想太严重。邻居小孩爱学他们说话,“阿拉不晓得!”说完哈哈哈笑着就跑。

  葛岩告诉我:“亚洲照像馆的女摄影师张淑玉,也是从上海来的,拍摄水平相当高。我叫她姑姑,因为她到医院看病,认识我妈妈,后来知道我爸爸是江苏人,讲起话来投缘,我们就叫她姑姑了。”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6


  方向爸妈都是上海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响应支援东北的号召从上海来的。爸爸开始在粮食局,因懂五金业务,调入五金公司。妈妈在橡胶二厂。方向的妹妹方丹就说:“妈妈为人热情,所以家里常有上海老乡来坐。橡胶二厂的会计李道琼,是李鸿章的第九代孙女,丈夫张国士是石油三厂工程师。徐趟米在五金公司,倪阿姨在一百商店,于阿姨在医药公司。梁旭的爸妈也都是上海的,爸爸在百货仓库,妈妈也在医药公司。还有林家阿姨在西五路一家店里织毛衣,董家的叔叔在粮食局。他们来我家坐客,有时送点自己做的酒酿、小菜等吃的东西。大声说着上海话,讲讲受不了天气的寒冷和不适应东北人的生活习惯,有些环境脏乱差的感想。门就开着,因为好奇,门外有人偷听,可就是听不懂。用上海话交流应该是他们很愉快的事。”

  中医院的内科副主任金姨金咏雪,丈夫孙昌华是化工局的副局长、工程师,也都是从上海来的,家有钢琴,有油画,有红木小桌。他们在家里做沙拉、煮咖啡。沙拉是什么?我们周围还没人知道,那时都没听说过。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7


  上海人刚来东北时有比本地人多一部分的细粮供应,后来不知怎么就没有了。

  上海人之间也是逐渐认识的。方向的哥在楼下做广播体操,林妈妈路过,看着他穿的背带裤、白上衣不像东北人,就跟着到家,一开口,就知道是上海人了,两家就这样认识了。

  上海象征潮流。瘦腿裤的好看,大白兔软糖的好吃,凤凰永久自行车的好骑,连我们小孩都知道这些都上海的。亚洲照像馆就在身边,当然照的像好看,我们更知道了。方丹一直保留妈妈在上海时穿的玻璃丝袜,这边没有卖的。要想怎么穿得好看,就去亚洲照像馆,那时总能看到上海人。慢慢的有不少人接受了上海文化,慢慢有人穿着就比上海人还时髦了。而上海人反倒逐渐融入周围的人群,粗看差不多一样了。

  亚洲照相馆的王秀兰又白净,又漂亮,有人就以为她是上海人,她是儿童摄影师,小孩子的像不好拍,不懂得配合,她就很会哄小孩,逗得小朋友咯咯笑,把小朋友照得白又胖,很惹人喜欢。

  王晓辉的二姑王瑛,自亚洲照像馆从上海搬来就参加工作了,才15岁。那时照片都是黑白的,着色是一门新兴技术,她一开始就学了,一干就是四十年,成了市特级着色师,市商业劳动模范,后来又当了近三十年的亚洲照像馆经理。八十年代末,出任以亚洲照像馆为龙头的市照像行业总店的总支书记。随着彩照兴起,着色退出历史,成了沉封的回忆。她也成了亚洲照像馆六十多年兴衰的见证人。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8


  多年过去,亚洲照像馆的橱窗里的肖像,还是随着时间而变化,我们同龄人也开始在里面露脸了。剧团招收一批学员,照像馆就去选人拍照。被选上的话剧团的林萍、吴君荣拍了的大幅肖像照,摆上了临街的橱窗。吴君荣又看到唐叔叔,见他仍然走路如风,精神抖擞,有点稀疏的头发还是抿得油亮。唐叔叔看见小君荣变成大姑娘,还成了演员,高兴死了,就使出浑身招数,拍了好几幅照片,选了又选摆出来了。要知道,在亚洲照像馆的橱窗一摆,来往的人就看到了,马上会传开,一下成了明星了。大家都夸拍得好,可也引来追求者。写情书的,跟踪尾随的。发现君荣已经有男朋友了,就恨得往她家扔石头砸玻璃,吓得家人到照像馆要求撤照片。照像馆不给,也不撤换,他们说还没完全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呢。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9


  应当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从上海引来先进的服务行业,对于提升一个重工业城市的文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感叹那个年代政府具有的胸怀、眼光,引进了亚洲照像馆等一批上海名店,让都市文明那么早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八十年代初,市里新建千金商场,里面建了一个大的照像馆。招收很多年轻人,唐国林的儿子唐青也做了摄影师,年轻人都找老摄影师学照像,但他没眼他爸爸学。他觉得上海唯美摄影风格好象在这不太吃香。

  又过了十几年,照像机普及,人们进照像馆就少了。后来,商业大变动,亚洲照像馆变成九龙快餐,康乐大酒楼变成了健美中心,春江理发店没了踪影,大明眼镜店剩个招牌,只有同乐春一家了。当年上海来的几家名店,随着时间的变化,差不多都消失在岁月的风尘之中了。


抚顺记忆:亚洲照像馆 图10


  感谢提供图片的各位



  作者简介:许星威,满族。出生于抚顺,现居广州。插过队,在剧团做过美工,在文化局及报社供职多年。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杂文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辽宁日报》等多种报刊,1989年有散文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收藏馆,入选《辽宁新散文大系》、《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已出版散文集《静夜独语》,散文集《随着季风穿过北回归线》即将出版。获辽宁散文十年大奖,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及联赛佳作奖等。 


该文章所属专题:许星威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许星威  抚顺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