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古稀军邮封的故事
2018-01-22 09:04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618
好久没有淘到有关家乡历史的邮藏了。就在猫冬御寒的大雪节令,从微信群得知南方某一拍卖会,12月中旬将有一枚旧中国抚顺寄出的军邮封上拍。我赶忙利用网络搜索,发现这是一枚七十年前中华邮政从抚顺寄出的“军人家书”,是我的藏品中不曾拥有的品种...
“军人家书”(军邮封)
好久没有淘到有关家乡历史的邮藏了。就在猫冬御寒的大雪节令,从微信群得知南方某一拍卖会,12月中旬将有一枚旧中国抚顺寄出的军邮封上拍。我赶忙利用网络搜索,发现这是一枚七十年前中华邮政从抚顺寄出的“军人家书”,是我的藏品中不曾拥有的品种。
记得前几年曾在拍卖场碰到过一枚此类东西,但由于当时心高手软而痛失良机,至今仍耿耿于怀。这次我决心抓住机遇,提前一周就开始了关注,志在一搏满足占有欲。
为了一件旧信封,专程南下现场举牌已不现实,只有利用网络竞价了。等到拍卖这一天,我放弃了其它一切活动,提前打开电脑登录拍家网站,按照客服的导引我开始点击“现场直播”。然而却怎么也打不开直播页面,更没有其它路径可走。在焦急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估计快要拍到那枚实寄封了。怎么办?“现场直憋”急中生智,我抄起电话,拨通了该拍卖的客服电话。原来是拍场因技术故障取消了直播!眼看拍卖临近,我立马报了个两倍于底价的委托,终将该封请回故里——好一阵心悬牵挂的心跳!
落袋为安后,经元旦期间一番把玩琢磨,挖出一段往事,获得一些新识。
该实寄封是用白报纸糊制的传统中式信封,是一件军人家书。宽85毫米,高195毫米。邮路自“抚顺市二〇七师第三旅第八团第一营第三连”,经沈阳中转,平寄“河北唐山胜力路药昌货栈 高希允先生 启”。背贴中华邮政孙中山像限东北贴用邮票蓝、红两个四方连,前者为1946年7月发行的“东北普13”北平中央一版邮票、后者为1947年6月发行的“东北普15”北平中央二版邮票,八枚邮票合计邮资44元(东北币)。收寄日期1947年9月6日,符合中华邮政1947.7.3—1947.12.10国内平信44元的邮资标准。见刘道宜1997版《集邮与中国邮资(1987—1996)》。
《集邮与中国邮资(1987—1996)》
另外,封正面左上角盖有圆形红色“邮/军人家书”和蓝色编号小字“065”的邮政副戳,当为收寄局所为。封背面还盖有沈阳中转和唐山落地点线戳各一枚,可惜印迹不太清。右侧下方批有“王振龙狗不理包子铺传(转)高希允药昌”毛笔字,当为寄达接手人所签。该封在“东北普15”邮票发行后三个月内贴用,且符合当年的邮资标准;发转落副四戳齐全,邮路清晰确凿;信封保存完好,整体显得自然古朴,极具岁月的苍桑感,无丝毫人为做作之痕,当属一枚保真且难得一见的邮史品。
“邮/军人家书”和蓝色编号小字“065”的邮政副戳
接下来回顾一些该封的背景。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东北光复。1946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疯狂运兵抢占东北。同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刚刚从日寇铁蹄下解放出来的东北人民,再次沦陷在炮火硝烟中。为适应战略需要,国军抽调精锐士兵配美械装备,组成两旅六团的整编二〇七师,归军委会直属。1947年7月扩编为为三旅九团制,重点部署在辽沈地区。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后,二〇七师官兵所剩无几,其残部撤往台湾。
1946年10月2日,素有“千里驹”之称的国民党二十五师,在宽甸西北新开岭被我军及地方武装全歼,拉开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序幕。而国民党不甘心在辽东的失败,命二〇七师三旅,分兵驻守在抚顺及周边的古城子、营盘、东社和救兵台,以及清原、本溪等地,企图围剿我三区武装。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撒进山区与敌人开展游击战。
驻守在抚顺及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军队
12月中旬,我辽东军区党委在临江县七道江召开扩大会议,司令员肖劲光、辽东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陈云等,作出了坚持敌后斗争的决策。之后到1947年4月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在东北“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从而扭转了东北战局。5月中共东北局作出了《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要求各地“积极组织力量全力准备大反攻,大量消灭敌人,大量恢复失地,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对敌展开了夏季攻势。
其间,我中共安东三地委、抚顺县委认真执行东北局决议精神,加强组织建设和武装训练,配合主力部队,灵活主动地打击敌人。同二〇七师打了几场漂亮仗。如1947年7月1日,我民主联军在清原黄金堡伏击二〇七师一团。8月末我基干三团在抚顺县郑家北沟截袭二〇七师的一个运输队,缴获十八辆大车的各种军需物资。稍后又在营盘两山间设伏,围歼二〇七师一团,歼敌千余人,徼大批军资。
1947年10月16日,我军在抚顺县关门山、二伙洛歼灭二〇七师的两个连。17日成对营盘、东社守敌展开包围,19日攻占营盘火车站及周边地区,歼灭二〇七师一个直属营的六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毙俘敌人千余,缴获大量物资。20日在阿及堡子歼敌三个连;在哈达击落敌机一架,活捉一名飞行员。随后还袭击捣毁了位于抚顺市郊的二〇七师仓库等。30日,我县大队向驻守在东社的敌人展开强烈攻势,部分顽抗之敌溃逃至下洼子被全歼。
进入冬季攻势后,王家店伏击战重创袭剿马圈子根据地的二〇七师二旅四团,取得重大战果。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1月到11月,安东三军分区部队与敌军作战达267次,消灭敌人1392人。至此抚顺东部地区全部解放,为最后解放抚顺市区铺平了道路。
从该封反映出来的信息分析,这是国民党二〇七师部队驻扎在抚顺某部的一名士兵,于我军由防御转为进攻期间,写给唐山家人的一封军人家书。可惜的是封中已无信笺,否则信中或报平安、或介绍东北战局等,会更具史料价值。必竟“烽火连天日,家书抵万金”啊!
这名国民党二〇七师的士兵所在部队,正是1947年7月扩编的第3旅,旅长为刘少峰、许万寿。下辖第7、8、9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从该炮兵团一个连于1947年10月19日在营盘被歼灭的情况来分析,写信士兵所在的八团一营,也一定就在营盘附近驻防,因为这里是交通枢纽,是二〇七师的重要防线。他在自己部队即将战败之前,或许已预感到国军大势已去,利用战斗空隙匆忙写了这封家书,这是极有可能的。至于他在后来的战斗中是否安全走出战场?现已无从查考。假设他当年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被俘或投诚,能有幸生活到今天,起码也是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了。
提到军邮寄递,不妨再交代几句。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中华邮政停止在东北的运营而撤到关内。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总局于1945年11月17日接管了伪满邮政,成立邮总驻长春办事处,下辖辽宁、锦州、吉林牡丹江等邮区。并于翌年2月开始发行东北贴用的邮票。由于抚顺处于沈吉线要冲,置二等邮局隶属省局,在营盘设邮政所,办理军民邮政业务。1947年国民党二〇七师盘踞期间,中华邮政抚顺局与营盘所之间的邮路快捷通畅,尤其是军事邮件,是确保邮寄的。遂使这位二〇七师三旅八团一营士兵的家书得以寄出。
大家都知道,国民党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物价频涨,民不聊生。这一社会状况反映到邮政,就是邮资标准频频变动,从1947年7月开始一年内就进行了四次调资,一封平信从44元上调到1500元;一件挂号信由原来的109元上涨到4500元(详见《集邮与中国邮资(1987—1996)》附表)。因为战争年代的军邮封本来就少,何况是短期资费标准的见证;又经战火硝烟能存留至今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这枚貌似平常的信封,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史价值和集邮价值了。
无名烈士碑
哦,对了,在当年攻打东社(今大伙房水库淹没区)二〇七师据点时,我军(部队番号待考)曾有一名年轻的林排长,战斗中冲锋在前只身破窗而入,阻击敌人而中弹身亡,被支前群众用担架、马车抬到今后安镇,掩埋在四家村西头山脚下。至今坟丘、墓碑尚在,70多年来每逢清明节,当地群众、学生仍坚持扫墓凭吊,却一直无人知晓烈士的籍贯与姓名,也不见其后人找寻。笔者谨以此文祭奠英灵,并望知情者寻找告慰烈士亲人。
(“无名烈士碑”为后安中学退休教师高士君拍照、提供。)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 上一篇:刘学敏:月牙岛的前世今生
- 下一篇:抚顺望花区的“北住宅”与“南住宅”
相关文章
-
01-22抚顺望花区的“北住宅”与“南住宅”
-
01-211986:“萨尔浒之声”大型音乐会
-
01-17旧闻:迫害李大钊同志的罪犯落网
-
01-17尉凤英:就是要报国家的恩
-
01-15回忆抗日烈士李春润(一)
-
01-15末代皇弟与日本妻子令人唏嘘的爱情
-
01-10徐洪:聊聊“义犬救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