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敏:月牙岛的前世今生
美丽的浑河(网络图片)
每次走进月牙岛,我都会有些小激动、小感动。
从大伙房水库大坝到和平桥,绵延30公里的抚顺城区,被浑河裁剪为匀称的两条,分作河南、河北。儿时,我家住南岸,河在北面,河边有堤坝,北大坝就这样约定俗成地叫出来。
1965年的浑河(抚顺市区段)
浑河老照片
未开发前的河夹芯
出家门向北,穿过几条窄窄的胡同,三分钟,北大坝就到了。那时浑河两岸的河堤都是土石堆积的,上面生长着杂树和蒿草。河道中间那条滩涂,被人们称为“河夹芯”;“河夹芯”又把河道隔成两条,靠南的叫“一道河”,靠北的叫“二道河”。“一道河”已经被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染黑,臭气扑鼻;“二道河”水质似乎尚好,雨季河道变宽、河水浑黄,水流湍急。
上世纪80年代的抚顺葛布大桥
那时的浑河是野性的,河水喧哗着滚滚西行;河滩上有许多坚硬浑圆的河卵石,葛布桥以西五百米,肥厚的沙滩地疯长着茂密的柳树毛子,其间有沙斑鸡、交嘴雀等鸟儿婉转啼鸣、窜起又落下,有田鼠贼头贼脑梭巡出没,有蝗虫、扁担钩和螳螂在草丛中弹跳,还有变色龙和小长虫不期而遇。蝴蝶蹁跹飞舞,时常会发现巨型蛱蝶,俗称“马燕儿”,美丽异常;红蜻蜓是最多的了,蓝色或者绿色的大蜻蜓比较少见,偶尔看到,必定追逐捕捉,蚊虫滋生,有很多淡绿色的外表很像蝇子的飞虫,学名牛虻,我们称作“瞎蒙”,叮人,尖锐的疼,疼后是痒,剧痒,然后起包,大包,红色。间或有一些水塘,青蛙和癞蛤蟆大声鼓噪,水面被“香油儿”等浮游生物划出一道道细小的涟漪。植物葳蕤繁茂,有艾蒿、节股草、酸浆、蚂蚁菜和甜面根儿。
野浴(资料图片)
似乎是2014年,河夹芯开始进行施工建设,逾三年,一座占地130万平方米的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蓦然呈现在市民的生活中。
以上四图为建设中的月牙岛生态公园(抚顺知名摄影师提供)
人居环境的理想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愉悦的自然情感和生活情趣恰恰就是这种理想。浑河城市湿地的改造利用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必然——利用湿地资源的特殊环境和地貌特色,因景写意,以水造园,建设城市园林,提升城市品位,为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乃现代人文关怀的必然选择。
月牙岛生态公园(网络图片)
月牙岛生态公园(网络图片)
月牙岛生态公园(网络图片)
只有到了共和制以后,城市公园,才归还给广大民众。“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还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月牙岛生态公园音乐喷泉(网络图片)
月牙岛生态公园音乐喷泉(网络图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下一篇:一枚古稀军邮封的故事
相关文章
-
03-01如何定位哲陈部、浑河部
-
04-06浑河里的这些奇怪石头
-
11-03浑河、太子河的古称及其变迁
-
09-141965年的抚顺浑河
-
09-141965年还没有修建新华桥
-
03-20阎崇年:浑河文明与满族贡献
-
01-25详解抚顺地区水系的历史故事
-
12-26电视纪录片《浑河纪事》拍摄大纲(节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