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2018-03-14 09:15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577
煤炭是工业、军事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资源稀少的岛国日本,为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上个世纪初日俄战争后,便迫不及待地霸占抚顺矿山,疯狂地掠夺煤炭资源。据史料统计,从1905至1945年40年时间里,日本侵略者残酷压榨约25万矿工,从抚顺掠夺式掘采两亿多吨优质煤炭(见《抚顺矿区志(1901-1985)》)。给抚顺人民带来了深...

  煤炭是工业、军事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资源稀少的岛国日本,为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上个世纪初日俄战争后,便迫不及待地霸占抚顺矿山,疯狂地掠夺煤炭资源。据史料统计,从1905至1945年40年时间里,日本侵略者残酷压榨约25万矿工,从抚顺掠夺式掘采两亿多吨优质煤炭(见《抚顺矿区志(1901-1985)》)。给抚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笔者借助藏品,将故纸堆里打捞出的一些零散史料,梳理穿缀成此篇人物钩沉。让我们在了解松田武一郎的同时,正确认识与铭记日渐淹没的抚顺百年前的这段沉重的历史。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1
(图一)

  拙藏中最具典型的一枚实寄老明信片见图一。这是上个世纪初由日本印制、“满铁抚顺炭坑”发行的。这枚横式明信片被邮寄者竖式使用,在其左上角粘贴一枚灰色半厘面值的日本菊图邮票,销日本“客邮”梳式日戳,于“43(明治).11.14”由“满抚顺”平寄日本“福冈县小仓市‘市立小仓病院’外科部长八田医长 殿”;同侧盖有清晰的“小仓”落地日戳,日期为“43.11.19”,历时5天邮路清晰。明治43年即清末宣统二年,对应公元1910年,正好是松田武一郎的当政期间。

  图二是该明信片的背面,用灰粉色的背底衬托,正中间横向印有“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坑事务所”的矩形黑白照片,左上角是“松田坑长”的黑白头像。周边装饰着彩带、橄榄枝,以及带有日本与满铁徽志的旗帜。发行邮资票品是一个国家的主权的象征,跨国使用则是一种对所在国的严重侵略行为。一枚小小明信片是百年前日本侵华的铁证。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2
(图二)

  清光绪三十一(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军撵走了俄国军队,霸占了抚顺矿山,揭开了40年掠夺抚顺煤炭资源的序幕。1906年末,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简称“满铁”)在大连成立,总裁是采矿专家后藤新平。1907年4月1日,抚顺炭矿改由“满铁”经营。在后藤新平的推荐下,日本工学博士松田武一郎来到抚顺,于1907年4月—1911年10月,应聘出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的第一任矿长。图三照片是松田武一郎出任抚顺炭矿矿长时的全家合影。照片正中者为松田武一郎,左一为其次子松田军平,后成为日本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3
(图三)

  松田武一郎,1862年(大清同治元年)生于日本冈崎县。188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采矿冶金专业,1899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后,直接进入日本三菱公司就职。1902年12月,赴欧美学习先进的采矿技术,翌年9月回到日本。他1907年底到任后,立即主持制定了抚顺炭矿的第一期开发计划(1907-1912年)。主要是接管整顿原千金寨、杨柏堡、老虎台等旧坑,完成发电厂、机械厂、水源地等工程,以及新市街、公园等设施的建设;同时新开凿大山坑与东乡坑两个新矿坑等。

  松田武一郎是一位出色的矿长,非常敬业。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掠夺抚顺的资源,效忠日本天皇。他任职期间,在开凿大山坑与东乡坑两矿的同时,还规划建设了很多基础性设施,为炭矿日后的大规模掘采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修建大山坑火力发电厂,结束了抚顺没有电力的历史;将遗留的窄轨铁路改为准轨铁路,提高了煤炭的运输效率;强占民地规划建设千金寨“日人街”,妄图营造永久“安乐窝”;铺设煤气设施,成为继上海和大连外,全国第三个使用煤气的城市等等。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4
(图四)

  还有一些重要的附属工程,也都是他在任期间完成的。如在“日人街”修建“抚顺驿”、抚顺炭矿事务所(图一)、炭矿病院(图四)、大和旅馆、抚顺炭矿社宅、抚顺神社,以及公园、运动场、公会堂、学校、洋行等等。这些设施在当时就是千金寨很知名的建筑景观,大多被定格翻印到明信片上广为流传,百年风貌方得以留世。但“日人街”选址是一个巨大的失误,这些建在特厚煤层之上的建筑,后皆因煤矿的大露天掘,连同整个千金寨一起被全部拆除!有的则迁出煤田重新修建,如今天的南站楼、矿务局、抚矿总医院、煤都宾馆等,它们的前身“原籍”都在千金寨。

  图五是笔者收藏的另一枚老明信片,其背面印有当时在千金寨“日人街”修建的矿长社宅。自松田武一郎开始,共有四任矿长在此居住过,亦因大露天掘采被挖掉。后来又在北台重新修建,即位于今市委西北角的原“矿长楼”,满铁抚顺炭矿的后几任矿长就住在此楼。如第七任矿长、曾参与过“平顶山惨案”的大战犯久保孚等。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5
(图五)

  炭矿第一期开发期间,为全面霸占抚顺煤田,日本人向东扩大矿界,欲强占龙凤、新屯地区的几个矿坑而引发纠纷。1908年11月30日,刚上任不久的抚顺县首任知县朱孝威,派武装警察到新屯矿,制止日本人的非法行径。一时间局面紧张,冲突一触即发。松田武一郎不得不到场,下令将新屯划为“争执区”,暂停在该区开采。然而贪婪蛮横的日本人根本不管什么“争执区”,时过不久还是强行霸占了抚顺煤田东部的各个矿点。

  清宣统二(1910)年,正当抚顺炭矿第一期开发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松田武一郎积劳成疾突发疾病回国治疗。疗病期间他还惦记着煤矿的开发,曾于同年9月末带病返回抚顺一次。此行他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刚建成的大山、东乡两个新矿坑和日趋成型的“日人街”。此时的他已深知自己体力不支,便向“满铁”总部递交了辞职书。回国后不久,不到50岁的松田武一郎便于大正元年(1911)2月在家中去世。

  这位效忠天皇坚贞敬业的松田武一郎,在炭矿矿长的岗位上工作不到四年。虽然未满一届,但在他的大野心、大手笔的规划下,被日本人视为“帝国宝库”的抚顺煤矿,得以顺利开局、而且成果辉煌。尤其是从抚顺运回日本大量的优质煤炭,为日本的工业、军事等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前瞻性的开拓,为日后大规模掠夺抚顺的煤炭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因为他的这些突出的所谓“功绩”和贡献,得到了日本国内上下的高度肯定与推崇,日本政府首脑还授予他“煤炭之王”的荣誉,载入满铁的史册。把他的头像翻印到明信片上广为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松田病故以后,由工学博士米仓清族接任了抚顺炭矿的第二任矿长,并展开第二期开发计划。1912年,日本著名雕塑家朝仓文夫为松田武一郎制作了一座半身纪念铜像,矗立在“见附公园”门口(图六),供游人敬仰这位“掠煤英雄”。“见附公园”又称“大和公园”,位于千金寨“日人街”东北部的大和町。后来随着抚顺煤矿大揭盖掘采,该铜像随炭矿事务所迁移到新建的矿务局,树立在院内正厅门前,抚顺解放后被拆除去向不明。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6
(图六)

  有资料称,松田武一郎矿长在任时从抚顺掠走“3463万吨”煤炭,似乎是笔误。综合《抚顺矿区志》、《抚顺煤矿百年》等文挡,将松田在任(1907—1911)的五年里,煤炭产量和向日本输出量填列附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满铁抚顺炭矿第一期累计采煤37.32万吨,运往日本6.9万吨,这与“3463万吨”相差甚远,“3463万吨”或是“34.63万吨”的笔误。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7

  时光荏苒,转眼百年过去了。除了这几幅照片外,今天的抚顺与松田有关的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就是“新生桥”。这是一座位于古城子河下游的百岁老桥,并行于中铁沈抚线南侧,是抚顺煤田西部的运输枢纽,煤矿西部大量的矸石排放、煤炭外运都要通过这里。松田武一郎就任后就将该桥的修建纳入第一期开发计划。该桥刚建成时便以矿长的名字命名为“松田桥”。抚顺解放后又几经扩建,先改称“瓢儿屯桥”,后又改为“新生桥”至今。图七这帧“松田桥”(新生桥)照片,拍摄于松田武一郎去世不久的1912年。桥面较窄,桥上刚好有运煤机车驶过,远处隐约可见炭矿千金寨坑高高的竖井塔架与烟囱。这些后来全被炭矿露天掘而挖掉,原地貌也永远不复存在了,逐渐形成今天著名的西露天煤矿大坑。

徐洪:邮品见证松田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 图8
(图七)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标签:松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