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当代抚顺

当代抚顺

抗战时期中共对东北的经略(下)

2018-04-24 15:18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李树泉 898
全民族抗战后期,随着战争形势向着更有利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冀东等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日益巩固和发展,中共对东北的经略已不再停留在谋略层面,开始谋划向东北进军。早在1942年7月9日,毛泽东就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明确提出,在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
抗战时期中共对东北的经略(下) 图1

  三、中共对东北由经略向战略进军转变

  全民族抗战后期,随着战争形势向着更有利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冀东等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日益巩固和发展,中共对东北的经略已不再停留在谋略层面,开始谋划向东北进军。

  早在1942年7月9日,毛泽东就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明确提出,在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新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63页。)。

  1944年9月1日,毛泽东主持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讨论开展满洲工作的问题。

  9月4日,中共中央连续致电中共晋察冀分局和山东分局,指出:“满洲工作之开展,不但关系未来中国之局面至巨,而且已成刻不容缓之紧急任务,因此特决定:(一)分局、冀中区党委和冀热区党委,各组一个满洲工作委员会”,“山东分局与胶东区党委,各组织一满洲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动员和领导一切可能之力量,来开展满洲工作”(《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321、322页。)。

  11月23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要准备几千干部到满洲去”(《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561页。)。12月18日,毛泽东又电令晋察冀部队,“努力向雁北、绥东、察哈尔、热河及冀东敌占区发展,扩大解放区”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749页。)。

  在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在讲话中又多次强调东北的重要性。1945年5月31日,他在作关于政治报告的结论时说,要注意大城市,“注意东北”,“东北四千万人口也是一个大东西”(《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06页。)。“东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将来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如果东北能在我们领导之下,那对中国革命有什么意义呢?我看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胜利就有了基础,也就是说确定了我们的胜利。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个整块的地方。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坚固的基础。现在有没有基础呢?有基础,但是还不巩固,因为我们没有工业,没有重工业,没有机械化的军队。如果我们有了东北,大城市和根据地打成一片,那末,我们在全国的胜利,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第520页。)

  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时,又专门谈到东北问题。他说:“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第532页。) 也就是说,抗战胜利后,为了调整战略布局,使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尽快控制东北成为中共十分迫切的任务。

  为落实中共中央的决定,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晋察冀和山东解放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943年7月9日,为加强对冀东抗日斗争的领导,增强冀东抗日力量,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将冀东地委改为冀热边特委,第十三行署改为冀热边行署,第十三军分区改为冀热边军分区。到1943年底,冀热边行署共辖19个县,两个办事处,人口达到360多万,主力部队和游击队约1.5万人。随着抗日战争最为困难时期的过去,1944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晋察冀军区、中共晋察冀分局决定,冀热边特委改为冀热辽区党委,冀热边行署改为冀热辽行署,冀东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

  1945年4月12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就关于积极准备配合苏联作战的工作致各区党委并报中共中央电,建议将扩大解放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放在热辽与雁北地区,明确提出“冀热辽区党委对开辟热河工作,在热河建立根据地站稳脚跟,应下最大的决心”。

  因为“开辟热河不仅对巩固冀东有很大作用,而且应把热河作为进一步开辟东北,直接配合苏联作战的前进阵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080页。)。“为了配合这一伟大行动,各地部队及地方各级主要干部均建设副职,以备在将来开辟察北、东北时能抽调一大批干部出来。要教育干部积极培养一个〔批〕能代替所有工作的干部,并争取尽快的完成之。”“各地应……抓紧进行主力军、地方军训练,与民兵训练和扩大,以备将来能抽出若干主力,作为开辟察北、东北之用。”(《八路军·文献》,第1080页。)毛泽东重视并赞同晋察冀分局的建议,4月18日批示:“此报以绝密转发晋西北。”(《八路军·文献》,第1079页。)

  5月20日,经毛泽东的批准,正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聂荣臻、萧克、刘澜涛致电晋察冀军区,要求派若干精干武工队挺进热河南部地区,沿长城线破坏公路两侧的敌“集家并村”点,以重新开辟热南。6月,冀热辽部队向锦热路北之热河中部地区和辽西地区挺进。

  8月上旬,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8月11日,聂荣臻、刘澜涛致电晋察冀分局,要求冀东立即抽调出3个主力团组成纵队,由李运昌率领向辽宁前进,相机发动进攻,尽可能占领最广大地区,准备与苏联红军会师,收复东北。

  同一天,中共延安总部发出大反攻第二、三号命令:“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聂荣臻所部由察哈尔、热河现地向北行动”(《八路军·文献》,第1108—1109页。)。晋察冀军区冀热辽部队捷足先登,先后出动1.2万部队和2500名干部,向东北挺进,迅速控制热河全境,进驻承德、朝阳、赤峰、锦州、沈阳等大城市。

  抗日战争胜利后,尽管全国人民迫切期望和平,需要休养生息,但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试图在美国的支持下延续一党独裁统治,独享抗战胜利成果,导致内战阴云密布。为应对时局的变化,争取战略上的主动,8月29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发出指示,要求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9月11日,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要利用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的时期,迅速向东北发展,决定从山东抽调4个师、计2万至3万人。

  为加强对东北工作的领导,9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同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明确指出:“目前党对东北的任务是就要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第680页。)电报要求山东、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动员部队准备向东北进军,要求华北、华中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前往东北,而且从班长、副班长、排、连、营、团长及事务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均要配齐。

  9月19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正式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强调“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第685页。)。为此,中共中央从山东、新四军及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等军区和延安总部,先后调动2万名干部和11万部队,向东北进军。由此,中国共产党经略东北、收复东北的战略,随着形势的发展,转向应对内战危险并进而向解放全中国的方向推进。

  综上所述,中共对东北的经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

  其一,经略东北既可从战略上牵制日军,支持全国的抗战,又能直接影响日军对华北及其他地区用兵。

  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中国命运之争的现实使中共越来越认识到,国共合作是暂时的,必须充分考虑到抗战胜利后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内战,从而做到有备无患,也就是将民族解放战争与人民革命斗争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在抗日战争正酣之际,即曾设想战后将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全部集中到东北。

  其三,对东北的经略,对中共最终跳出国民党的战略包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以后,始终处于国民党的战略包围之中,跳出国民党的战略包围、与外界建立直接联系,特别是与共产国际、苏联建立直接联系,成为中共的一项重大战略。

  为此,中共曾实施“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但未能成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将雾灵山作为经略东北的战略支点,建立与苏联的直接联系是其考虑的重要方面。历史的进程一再证明,中共对东北的经略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也是非常成功的,既兼顾了当时抗战大局,也为后来挺进东北作了前期准备,使东北成为中国革命的战略后方和前进基地,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研究员北京100080)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