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卢然:老照片上的抚顺是抚顺人的抚顺吗?

2019-02-01 08:44 抚顺七千年 卢然 1681
抚顺西五条通  从目前所见到的抚顺城市老照片上看,抚顺有一个令人称道的过去。早在二三十年代,抚顺的现代工业、城市布局、城市功能等就已初具规模。鳞次栉比的楼房,整齐的城市街道,先进的工业化设施……,都骄傲地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繁华。  不过,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摄入镜头并保留下...


抚顺西五条通


  从目前所见到的抚顺城市老照片上看,抚顺有一个令人称道的过去。早在二三十年代,抚顺的现代工业、城市布局、城市功能等就已初具规模。鳞次栉比的楼房,整齐的城市街道,先进的工业化设施……,都骄傲地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繁华。


  不过,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摄入镜头并保留下来的照片中,是不是抚顺城市的全部风貌?老照片里的抚顺,真的是抚顺人的抚顺吗?


  目前保留下来的抚顺城市老照片,反映城市建设成就的居多。这些图片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千金寨时期和新市街时期。千金寨时期是日本侵略者进入抚顺,进行掠夺煤炭资源的初始阶段,老照片多以日俄战争、千金寨建设及煤矿开发场景为主;新市街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抚顺城市中心的转移,老照片多以新市街建设方面居多,其他方面的老照片较少。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城市老照片基本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抚顺城市发展记录。


  从现存的老照片来看,无论是千金寨时期还是新市街时期,这两个阶段抚顺城市建设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后者,由于规划长远,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都作了明确区分,奠定了现代抚顺的基本雏形。但仅从这些照片上,还不能完全反应出当时抚顺的城市全貌,也无法解读出当时抚顺人生活与工作的状态。详细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些相关记载和史料。


  《西征纪事》1914年刊文《千金寨》指出:“千金寨炭矿事务所其规模之大殆与满铁本社相夺,其他如炭矿医院、如炭矿长宅、如及其他之集会所、学校、教堂等皆为宏伟之构造。”而我们从这一时期的照片中看到的抚顺人居住场所却是低矮、残破的景象。



抚顺新市街。


抚顺城内


  1931年8月14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前的一个月,上海某报记者何西亚先生来到了抚顺,做了细致的调查。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我国资源,残酷压榨劳工之事实,“触目伤心之余,不忍不举为国人吿也”,于是,写了一篇《抚顺煤矿参观记》刊载在《时事新报》上,这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当时的抚顺。


  何西亚先生一行坐火车从沈阳到达抚顺城,下车以后,发现“地上蓄水如渚,道途泥泞,无路可走。”于是,雇车代步前往浑河南岸。“车夫竭力前挽,汗流浃背,两足每陷淖泥中,半身污水,拔之不出,车轮亦然。”到了南岸之后,“但见道路平坦而燥爽,绝无污水迹痕。”何西亚先生很不解,为什么浑河南北两侧相差这么多?后来别人告诉他,南站地区绝无污水迹痕,是因为日本人“预筑长堤”及排水设施完备之故。继续参观中,他看到的南站地区是“登岸时遥见前面红楼起处,嶙次栉比,不可指数。盖即煤矿日员之宿含区域,日人所谓煤碳附属地者是也。”而在去县署访夏宜县长时看到的却是“该地华人区域,类皆房屋湫小(县署亦然)欹斜参差而市巷×仄,猪狗满街,粪污载途,臭水淤积,于炎阳笼蒸之下,腾秽扑鼻,不可向迩!”


  关于华工的工作环境及状态,何西亚先生了解到,“洞中工作,向甚危险,遇水不及上避必死,遇火封坑口亦死,空气恶浊,煤毒充寒,幸而不死于水火,亦必死于此,不死必病,不病必夭,而毫无休息调剂,保险优待之例,以视日员有年级加俸,退职金,养老金,上等住宅,修养娱乐者,有天渊之别矣!”



抚顺中央大街


抚顺城内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日本侵略者实行的抚顺开发计划,完全是服务于日本人利益的,日本人的居住区与中国人的居住区相差甚远,造成了一座城市两重天的景象。


  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李立三提出左倾冒险主义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以哈尔滨、沈阳、抚顺、大连等处重要都市为中心举行暴动。在抚顺实施这一计划的第一步,是先组织抚顺煤矿四万名矿工罢工,让罢工风潮迅速发展到全东北八大煤矿、发电所、铁工厂等;第二步就是占领一切机关,建立苏维埃地方政府。


  虽然这一计划最后受到了批判,但是也引起日本人的警惕。日本学者中西伊之助在对抚顺煤矿做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劳工的无尽压榨或许会最终导致“暴动”事件的发生。“在满洲树立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暴动计划,终成一场虚幻的梦。不过梦中的事实,却怕不能成为永远的虚幻……。”


  中西伊之助的这种判断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抚顺炭矿残酷的压榨行为及对抚顺劳工近距离观察得出的结论,这一点与何西亚看到的情况十分接近。“到过抚顺的人,很容易见到在中国人居住区域的马路上,集有一群一群的褛衣垢面的流浪劳动者,在最近的数量更见增加了。(他们)夏季则散在郊外露宿于树荫下,晚秋初冬天寒季节,便群集于民宅的门首和墙下,实行他们的隔墙取暖主义。……满洲的寒冬,气温当降至零下四十度,而在凛冽雪夜,唯一的防寒方法,实在深夜里窃盗在储炭场散置的石炭。”


  中西伊之助对满铁抚顺炭矿的盈利做过精细的计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抚顺是乐土——的确是资本家的乐土!每日只用日币二角七分就能获得七十八元二角的纯益金,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高率榨取的炭矿。”


  日本侵略者残酷剥削、奴役和压榨中国劳工,以往史料中多有记载,日本侵略者从来没有将中国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待。


  焦裕禄之子焦守云在回忆其父亲当年在抚顺的经历时说,“鬼子根本不把矿工当人看,在他们眼里,矿工只是两条腿的畜生罢了。有时矿上检修,矿工下不了井,鬼子就不让工头送饭,有时候送些窝头咸菜,却又要矿工趴到地上学狗叫,每叫一声扔过去一块窝头,这些屈辱,父亲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每讲一次,都泪流满面。”



抚顺南台町炭矿住宅


抚顺矿工住的臭油房


  1931年《中行月刊》第3期刊发一篇《抚顺煤矿之概况》,文中对华人和日本人的居住情况作了介绍。“华处居人,简陋不堪,而日人居留区域,则稍极繁华。计日侨居处,面积约有长七里宽二里之地,从可想见其盛,该区域内有学校十二所,计中学一,高中四,小学及补助学校八,全部学童共四千五百名,多数为日人子弟。”


  从1905年之后,日本侵略者强行霸占抚顺,抚顺先后被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城市,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期间,无论是其推行的“大露天开采计划”还是“新市街计划”“都邑计划”,无不是将抚顺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作为实施的基础,其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于日本人在抚顺永久盘踞,持续对外扩张政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侵略者为了永久霸占抚顺,竟然费尽心机地在“新市街”规划建设中,无耻地刻上“日本”的痕迹。街道名称也改为日本式的“几町目”“几番地”。


  过去抚顺的一些史料中,都多有提及那一时期抚顺工商业的繁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所谓的繁荣其实是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相对繁荣。抚顺的工商业者基本都是以小资本逐渐发展起来的,成长为大规模的商业经营者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抚顺商业的控制权最终还是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隆泉海烧锅”(抚顺千台春酒厂前身)渐成规模后,最后被有满铁背景的日本人野村龙太郎以参股购入大型设备的方式而逐渐占有。



抚顺东四条通


抚顺城


  上世纪20年代,日本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抚顺煤矿是日俄战争日本获得的最大战果。中西伊之助在文章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抚顺而能成为现代化使人瞩目的抚顺,的确是为产煤丰富的关系。每年的收入占有南满铁路公司总收入额的百分之三十五。即在南满年收入日币二亿四千万元的巨额里,抚顺炭矿的收入数实有日币八千四百万元。由此以观,可见南满铁路公司是完全依赖抚顺炭矿为其经济的砥柱,而抚顺地方亦便成为东洋帝国主义发展一切势力的中心了。”


  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地方史专家王平鲁先生认为:“1905-1945年这四十年,抚顺是以不断牺牲主权、牺牲人权、乃至彻底丧失主权、伤亡数十万抚顺人为代价而被动实现的城市现代化。不仅令人痛心,而且永为抚顺人民引以为耻辱,我们不以这种殖民地条件下的现代化为自豪,原因就在于,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并不是可以不论主权和代价的。”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见到抚顺城市老照片,多是当时日本侵略者为了炫耀在满洲统治的成果,迷惑其他殖民地居民而留下的,而这些“成果”,无不是以掠夺抚顺的资源,压榨抚顺人的血汗,牺牲抚顺人的生命做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该知道,多数老照片上的抚顺,并不是抚顺的全部,在某种程度上看,那些先进和繁华其实也并不属于抚顺人,而属于侵略者、殖民者。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