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第一仗选在抚安堡
从明朝后期开始,大量女真人越过长城 努尔哈赤第一仗选在抚安堡
“抚安”“来远”,这类词语经常写在长城边堡城门的匾额上,表达了明王朝统治者对长城以外游牧民族所采取的统治策略,即对当时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进行安抚,从而使他们乐于归顺。
抚安堡遗址是明朝辽东长城沿线中规模较大的一处边堡。女真族经常有组织地越过长城在此耕种,于是,这里最早燃起战火。
图片来自“辽北古城的博客”
明朝在金代城址上修建边堡
在铁岭市博物馆明代文物的展览中,展室的一方地面上摆放着一块长方形青石,正面四周雕有卷云纹带,中间用阳文雕着“来远门”3个大字,这是一块城门的石额,来自明朝辽东的重要边堡——抚安堡。抚安堡遗址位于铁岭县大甸子镇抚安堡村,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
铁岭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周向永说:“从门额文字的内容分析,所谓‘来远’,应为使动句,即‘使远方来’之意,抚安堡处于辽河冲积平原与辽东山地之间,谓之‘远’ 的应当是明代抚安堡东边的女真部落。”根据这一分析,他认为,这方“来远门”的门额很有可能是抚安堡的东门门额。
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析,是因为在可查到的史料中,对于抚安堡的记述有一些互相矛盾的地方。
清朝以前出版的《铁岭县志·古迹》中记载:“抚安堡城,按旧县志,金代筑之,在今城东五十里抚安堡,北门石额犹存,曰来远门。考金史,本境无抚安县,然其地确系古城。今其村之庙,即北门旧址而建也。据土人云,掘地每掘出陶器,如盘盂之类,确系土质,绝非瓷类。”
明末开原兵备道冯瑗所著的《开原图说》中,绘制了抚安堡图,在图中所描绘的抚安堡仅有一座南门。
而在清康熙十六年,即公元1677年修订的《铁岭县志》中记载:“抚安堡,城东南四十里,周围一里七十二步,东、西、南三门。”
周向永说,明代的边堡通常在北门的位置建有寺庙,源于守堡官兵以此来祈求保佑平安,铁岭境内的边堡多数如此。
因此,“来远门”为抚安堡北门门额一说,至少在明代应该不成立,至于将“来远”放置在西门、南门则语意又不通。
1979年10月起,锦州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刘谦只身调查我省境内明长城墙体、关堡及墩台遗迹,并且编写完成了《明辽东长城及防御考》,其中记道:抚安堡“原城为砖造,呈方形,每边各长200米”,该堡管辖的长城“北起柴河堡的老边墙山,经本堡的头台山、二台山、三台山,向南到大迫山,再至二道边墙山,转向东南,经樟木沟山至黄泥洼”。
周向永在考古调查时注意到,明代抚安堡的建城之地,原有一座土城,因此,史籍所载的“金代筑之”是很有可能的。在铁岭境内,这种沿用前代所筑旧城再加筑城池的做法,也不乏其例。
城址所在的抚安堡村现有居民40户,约150人,居民房屋就建在堡城基址上面。堡城整体保存较差,南墙和西墙保存相对较好,其他墙体无存。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20米,周长940米,规模比铁岭境内的其他边堡要大一些,城门位置现已不清,堡内格局同样如此,只是零散发现有青砖残块。有关人员在调查时还发现一通残破的石碑,正面碑额刻有“皇图永固”4个字,背面字迹不清。
关于抚安堡在明代筑城立堡的时间,史料中还没有找到确切记载,然而有关专家汇总明代辽东长城的史籍记述,划定了一个大体的时间范围,为天顺五年到成化五年,即公元1461年至1469年。
据介绍,明代辽东山地长城的修筑,集中在天顺、成化至嘉靖年间。《全辽志》记载,明英宗天顺五年,分守锦义参将王锴在东征建州女真后,奉命“展筑城堑七十里,增置烽燧四十九座”,专家认为这是此后明宪宗成化年间大规模修筑辽东山地长城的前期基础。
实地考察表明,这段“展筑城堑七十里”,与成化五年由分守开原参将周俊开拓的“柴河抵蒲河”的辽东边墙,合计65公里左右,对应的恰是由现在开原东北的“镇北堡”、东南经“清阳堡”“松山堡”“抚安堡”、连接抚顺浑河流域的“东洲堡”一线的明长城。
抢耕地,成为努尔哈赤“七大恨”之一
周向永告诉记者:“明辽东长城位于抚安堡以东的山间,大都依山险而建,很多段长城至今仍保存较好。”
对于抚安堡的地势地貌,明代的冯瑗这样记述:“是堡之龙潭口、北水口、泥河口、南水口皆通贼要道,堡东石门可以屯兵,堡南小豹子山可以设伏也。”
抚安堡在明代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土地肥沃,军民都比较富裕,《开原图说》中记有“抚安、白家冲、三岔儿三堡皆缘山置城,川泽肥饶,军士居民殷富甲诸堡。”
然而,这种富庶的日子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被彻底打破。至于刚刚建立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边堡的原因,史料中有各说各理的味道。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山东巡抚翟凤翀(chōng)给万历皇帝上了一则奏疏:“据开原道薛国用呈称,奴儿哈赤(即努尔哈赤)差部夷五百名来本边泛河口刘家孤山住种……”
这份奏疏讲的是,当时努尔哈赤不断派人在抚安堡一带靠近明长城沿线开荒种田,过去已经多次宣布皇帝的命令让他们退回,结果他们就是不回去,好说好劝,他们不听,派兵驱逐赶杀,他们说:“我们怕自己的都督,就是死在这里也不回去。”结果,女真人耕种的地块越来越大,现在把抚安堡也抢占了,他们还扬言这里就是他们旧有的土地。
翟凤翀分析努尔哈赤派人越边墙耕种的原因:女真人拥有貂皮、珍珠,可以获得很多财富,但是他们的土地贫瘠,粮食草料经常供应不足,所以要做垦荒储粮的打算。为此,翟凤翀向万历皇帝建议,凡是边墙以内的土地都不允许女真人耕种,他认为这么做有五大好处:
其一,他们不能进入内地探听虚实;其二,不能进入关内随意侵扰;其三,使他们粮食供给不足,这样才不至于因兵强马壮产生二心;其四,迫使他们粮食供给不足,遇到灾荒年月只能乞求开放互市,到时候再开放马市,让他们用猎物换粮食;其五,根据他们态度的恭顺程度,决定供给粮食的多少,进而加以控制。
随后翟凤翀在奏疏中说,对于那片土地,我们已经下了363道敕书,这些命令发自天朝,现在土地被女真人抢占了,如果我们不闻不问,不等于把那片土地赏给他们了吗?“是诲盗也,是赏叛也,损威辱国莫此为甚!”
然而,历史没有沿着这位巡抚的设计前行,明王朝对女真族的政策收获的是,在4年之后,努尔哈赤与明王朝走上公开对抗的道路。
万历四十六年,也就是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率领2万兵马进攻明朝关隘,行前祭天,宣布了七大恨,其中包括:“将吾世守禁边之钗哈(即柴河)、山七拉(即三岔儿)、法纳哈(即抚安)耕种田谷,不容收获,遣兵逐之,此其五也”。
对于明王朝与女真的社会形势,冯瑗这样记述:“奴酋法严,零窃绝少。第近年以来,中国盗贼往往窃牛马转卖于夷寨,多自抚安等堡而出,多为中国逋逃,薮可恨也。”
在冯瑗眼中,人们称作奴酋的后金法令严明,社会秩序井然,很少发生偷盗事件。让人痛恨的恰恰是明王朝统治区域内,政治腐败,官逼民反,盗贼蜂起,他们盗窃牛马到女真的寨子里贩卖,走的就是抚安堡周边的通道,获罪的人们纷纷投靠明长城外的奴酋。
最早被女真突破的边堡
“对于抚安堡,明军守将还是比较重视的。”周向永说。
在《山中闻见录》中,他查到这样一则史料,当时的明军铁岭游击梁汝贵查定边界,在边界地带立碑,并且用女真文字写明不准越界耕种。当时他的顶头上司不同意,说是在抚安堡定界立碑,皇帝没有明确降旨,如果立碑属于私自行事,容易引起麻烦。
梁汝贵当时也不让步,说:“抚安要害,铁岭门户,断不宜失。”他指的是抚安堡当时是防御女真人进攻铁岭的前沿堡垒。
但是,对于这座边堡,明军所谓重视也仅仅是在口头上,冯瑗当年看到的场面是:“盖缘承平,墩台圮毁,建夷陆染,有识者危之”。意思是说,这些占据有利地形的边堡和长城,因为常年太平无事,烽火台大多塌毁,女真人屡屡进行渗透,也只是明军的有识之士感到危险而已。
于是,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抚安堡等几座边堡被后金军队迅速攻占。
《明实录》载:“五月丁未,建州陷抚安、三岔儿、白家冲三堡。”
对于抚安堡的陷落经过,在《筹辽硕画》所载的《杨一桂急发蠹积增选裨将疏》 中讲得更细一些,书中记载:“五月十九日酉时,据李如柏差人口报,本日巳时,东夷达子约有五千人进懿路城边内,围住三岔儿堡。又据铁岭方面口报,本日寅时,有三千东达子从河口台进,径奔抚安堡。至二十日卯时,据魏景春口报,十九日辰时,又进达子一起,不知其数,围白家冲堡。及至午时,王尚仁报称,三堡俱被达子破。”
《清太祖实录》 则记下努尔哈赤轻松攻克明朝边堡的战绩:“五月十七日,帝率诸王臣征大明,至十九日进边,克抚安堡及花豹冲、三岔儿大小共十一堡。二十日招服崔三屯,其周围有四堡民,招之不服,遂攻取之。大兵营于三岔儿堡,留六日,犒赏三军,均分所得人畜,先令兵送人畜归国。又传令众军沿屯搜掘粮窖,运毕安营。”
努尔哈赤不仅攻城夺地,还将当地的人畜、财物、粮食洗劫一番。
至此,明王朝苦心经营了100多年的抚安堡纳入了后金的统治区域。
周向永提醒记者注意,在《开原图说》的《抚安堡图》上,有“万历四十六年东夷入犯克去”这样一行小字。据推测,《开原图说》成书时,抚安堡尚未被攻克,等到此书刊刻时,抚安堡已经物是人非,因此作者在图上加了这么一行,以作纪事。
文物档案
抚安堡门额
长方形青石质,长65厘米、宽39厘米、厚19厘米,采用阳文刻“来远门”3个大字,门额正面四周边缘刻有卷云纹带,2000年入藏铁岭市博物馆,所属年代为明代,国家二级文物。
□记者/郭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庄稼地里有座九眼透龙碑 墓主为努尔哈赤之孙
- 下一篇:“辽东马市”助努尔哈赤崛起
相关文章
-
01-12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一)
-
01-09东北青铜文化 源头可能在甘肃
-
01-04“辽东马市”助努尔哈赤崛起
-
01-03百年前的抚顺炭矿医院
-
01-03雷庆林:三次搬家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