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2019-01-24 12:29 抚顺七千年 王尧 1911
我的耳畔又想起八十年代厂运动会上,当我跑党政工青接力最后一棒时,大会广播里传来的李主席现场解说的悦耳幽默的声音:“好!真是风驰电掣,万马争先,王尧!王尧遥遥(谐音)领先、遥遥领先,尧尧领先——”

  李汇瀛,永远铭刻在老抚挖历史上的一代天骄英杰。忆及往事,我这蒙他睿智的提点,恩惠与护持的晚辈,时常默默呼唤着这个令抚挖人永远自豪、永远怀念的名字,也深深地怀念和叹息:“世间再无李汇瀛”。


  第三篇  “智帅”李汇瀛

  老抚挖文工团第一任团长李汇瀛是驰名全厂的“智帅”。老抚挖人说起李汇瀛,都异口同声地用“了不得”这三个字来形容,用“名嘴”、“铁嘴”来赞美。作为老抚挖文艺事业的开创者,李汇瀛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口才超好,风趣幽默,极富领导力,而且敢于创新,广揽贤才。在某种意义上说,老抚挖文工团成立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是他以高超的领导艺术去破除旧观念,跟一些厂领导“软硬兼施”、 刚柔并济地“磨”出来、“干出来”的。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1
50年代李汇瀛主席与厂文工团员合影留念(二排左起第四人)。


  普及职工交际舞

  50年代,交际舞在抚顺兴起,但这种带有西方文化和民国旧社会色彩的娱乐活动在当时还很敏感,用现在的话说“还有很大的争议”。那时只有工人俱乐部是每周面向社会开放舞会的“独一处”。老抚挖有些职工成了热衷跳舞的“舞迷”,有的成了舞会的常客,以至于影响了工作。厂领导不得不动用了通报、处分这样严厉的手段,试图制止舞会魅力向职工队伍蔓延的势头。

  李汇瀛便向厂领导建议,“堵”不如“疏”,与其硬性禁止,不如把职工“拢”到厂内,用文艺活动的制度建设,把职工“粘”到工厂这个集体里,每个周末在厂内搞职工自己的舞会,这样既可以满足职工需求,愉悦身心,激发活力,又不至于影响生产。

  但有些领导还是认为老抚挖是国家的重点生产单位,不能搞这些“花花绿绿”、“软绵绵”,带着“小资情调”的东西。而且听说当时在工人俱乐部举办舞会,还有段“灭灯”跳舞的“特殊时段”设计,——舞会跳到高潮处忽然全场灭灯一段曲子的时间,个别人就趁机对女舞伴儿“上下其手”。厂领导听说后就更不同意办舞会了。

  李汇瀛就心生一计,先在选定的职工食堂让厂乐队备齐“家什”,发动这些职工的“舞迷”和文工团员跳舞,然后“软磨硬泡”地硬拉着党委副书记林坤山去跳舞。林副书记参加了几次,看到职工们彬彬有礼、心情愉悦地跳舞,而且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熟悉的职工更热络,相互陌生的也变得熟悉,也就默许了。自此,交际舞会就成为老抚挖每周末在老抚挖食堂为职工举办的、固定的制度性娱乐活动了。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2
中年时的李汇瀛与工会领导合影。左起:陈明章(后任厂党委组织部长)、李汇瀛、汪振革(老抚挖工会干部、书法家)、杨景先(老文工团员)、高彦和主任。


  “摔帽子”团长

  李汇瀛有个“摔帽子”的习惯。“摔帽子”主要是对厂领导、车间领导,“摔帽子”时期集中在文工团成立之初。当国家、省市举办大型文艺汇演,需要抽调文工团员集中排练、演出时,也是李汇瀛摔帽子最频繁的时候。遇到理解、支持的各级领导,难题就在谈笑风生中迎刃而解;遇到不理解、不支持的领导,李汇瀛就口若悬河地说关乎老抚挖企业形象、关乎职工荣誉感的目的意义。

  他的资历、威望和才识说得对方哑口无言,说到激愤处就摔帽子,摔完帽子就扬长而去。结果他前脚回到文工团,人家电话后脚就跟过来了:“李团长息怒息怒,咱要谁给谁还不行吗”。老文工团员们包括老抚挖体育健将们都说,每逢参加国家、省市的文艺汇演、大型运动会和体育比赛,只要是李主席“要人”,各车间没有不给、不放的。

  鲜为人知的“虎口脱险”

  “文G”期间,李汇瀛这位老抚挖的“名嘴”,痛感工厂生产及文体事业遭受的破坏,对造反派出言激烈,犹如利刃秋风。造反派给他贴了大字报,要打倒、“搞臭”他。但职工们却不给造反派“面子”,贴满了打倒李汇瀛的大字报板报墙,竟没有一个人去看,足见李主席在老抚挖职工中享有的威望之高。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3
图为五十年代老抚挖职工周末交际舞会旧照。


  在这期间,李主席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造反派见打不倒他,就恼羞成怒,有一天派了几个打手,趁着月黑风高,冷不防把李主席蒙着头绑上了汽车,声言要把他扔河里。一般人肯定吓瘫了,可李汇瀛怎么样?他熟悉全厂各车间职工队伍的成分优劣,对几个造反派头头和那几个职工住宅区的混混更是心知肚明。李汇瀛不慌不乱,蒙着眼睛跟打手们拉家常、说笑话,不卑不亢,只三言两语就点出了背后指使者和打手们的名字甚至绰号,继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说得打手们心生愧悔和惧怕,一个指头也没敢动他,只得把他放了。

  “三顾衣柜”访贤才

  李汇瀛知人善任,广揽贤才。厂乐队组建之初,高彦和主任还是车间工人。李汇瀛得知金工一车间有这位集识谱、作曲、作词、指挥、演奏于一体的才子,就下了功夫。那时候取暖要烧煤,得知高彦和家劳力少,他就派工会干事徐长福陪着高彦和到矿区买煤炭、拉烧火的木头,回来再帮高彦和打煤坏。知道帮自己干活儿的好朋友徐长福当时还患肾病,高彦和感动不已。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4
李汇瀛主席与老抚挖文工团员们合影留念(前排右起第三人)


  高彦和主任的夫人高婶起初并不同意丈夫去文工团,倒不是因为丈夫仪表堂堂,对女性有吸引力,高主任和高婶是初中的同班同学,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恩爱了一辈子。主要是因为高主任一旦进了厂文工团,就会占去大量的业余时间,一是家务根本指望不上,二是逢年过节要白天黑夜地组织、排练工厂的文艺汇演,把欢乐送给了别人,可自己家却难以团圆。高彦和心疼夫人的不易,就千方百计躲着李汇瀛。

  李汇瀛亲自三番五次去车间找高彦和,动员他参加文工团,可谓“三顾茅庐”、求贤若渴。有一次,不忍伤李汇瀛面子的高彦和眼看就要和李汇瀛“碰”上了,见闪无可闪,躲无可躲,身材足有1.78米的他只得钻进了自己在班组的衣柜里。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李汇瀛在下班时间在厂大门专候,终于堵住了高彦和。“英雄相惜,一拍即合”,就这样,高彦和进了厂文工团,老抚挖乐团从此有了几乎为之奋斗一生的灵魂人物、主心骨。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5
老抚挖文工团参加市机电局文艺汇演


  坚守清廉的慈父

  李汇瀛的风趣诙谐、幽默乐观闻名老抚挖,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无论在老一辈职工还是在我这样的后辈的印象里,李主席这位满腹经纶、才气纵横的长者总是一脸深邃亲切的笑意,妙语连珠,他到哪里,哪里就活跃、欢快,焕发生气。但我一直不知道、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抚挖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长者,人前、人后都用信心、乐观和阳光般灿烂的笑意感染人、引领人的长辈背后,竟有着令人揪心的艰难。

  李主席有个漂亮又聪明的小女儿,但自小身患疾病不能自理。李主席格外心疼这位不幸的女儿。尽管那时生活艰难,李主席的清廉又是出了名的,他和夫人还是千方百计给女儿求医问药、增加营养。李主席的夫人更是坚强地支撑着丈夫的事业,以伟大的母爱照顾着女儿,擎起了一家的生活。老抚挖文艺事业的辉煌,有这位贤妻良母莫大的奉献。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6
厂合唱团演出照片(图中键盘手伞文,吉他手孙华军)


  90年代初,李主席的家由榆林的老抚挖工人新村搬到新厂施家沟山上住宅区,他请了当时配件公司的司机白安义为他搬家。白大哥回忆,进了李主席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回忆到年近七旬的李主席背着卧床30多年的小女儿下楼,艰难细心地把女儿放进驾驶室,累得满头大汗的情景,白大哥有些说不下去了。十数年后,李主席见到白大哥时,还不忘了紧紧地拉着老部下的手,一再地表示谢意。

  李主席是我大舅——老抚挖第一代电气工程师、安技科长朱酉康的挚友,他们都是资深的京剧票友,在为人和艺术上意趣相投,李主席也对我这工厂的晚辈多有支持。我最后一次接受这位长辈的邀请,是1988年李主席举办配件公司职工书法大赛。抚顺市当时最出名的于溥光等20余位书法家都到场助兴,厂机关大楼、配件公司办公楼挂满了条幅、楹联,真是尺幅摇曳,翰墨飘香。


王尧:老抚挖辉煌的文艺事业(三) 图7
老抚挖舞狮队八十年代初在南站老新抚区政府演出。


  李主席一声召唤,这些抚顺市书法界的魁首们纷纷到场、不讲润笔费,而且在现场挥毫泼墨,为老抚挖的书法爱好者们留下了难得的墨宝。那时候工厂因为搬迁已很困难,但老抚挖的文化事业依然让他经营得“铜帮铁底”,也只有李主席才有这样的声望。

  写到这里,我的耳畔又想起八十年代厂运动会上,当我跑党政工青接力最后一棒时,大会广播里传来的李主席现场解说的悦耳幽默的声音:“好!真是风驰电掣,万马争先,王尧!王尧遥遥(谐音)领先、遥遥领先,尧尧领先——”。

  英杰永寂,英风永存。李主席,作为您工厂的孩子,我未能在您的堂前尽孝,谨以这迟到的文字和热泪向您致以永远的怀念。(待续)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挖  抚顺挖掘机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