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2019-05-09 16:20 东油微时空 李燃 568
1970年9月,大庆至抚顺管道开始建设  今天(2017年,编者注)是8月3日,对于东油河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纪念的日子。  47年前的“今天”,老一辈石油管道人响应党中央号召,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八三”管道工程建设...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1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2

1970年9月,大庆至抚顺管道开始建设


  今天(2017年,编者注)是8月3日,对于东油河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纪念的日子。


  47年前的今天,老一辈石油管道人响应党中央号召,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八三”管道工程建设,由此催生了新中国的长输石油管道事业,开启了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的新纪元,“八三”工程从此载入我国管道运输史册,“艰苦创业、勇于实践、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八三”精神和“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管道优良传统从此传承发扬。

  下面,我带你穿越峥嵘岁月,重温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儿……

  会战时期的“红色娘子军”

  1970年10月8日到1973年7月,在接近三年的管道会战中,我们抚顺民兵独立团四营三十九连,经过了开挖管沟工程,开炮崩山,挖土方修建万米大罐工程和辽宁发电厂到抚顺石油工厂渣油管线工程的会战。会战中我们始终以大庆工人阶级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胜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成为输油管道建设上的辽宁省先进集体,被人们誉为输油管道建设的“红色娘子军”。

  接到任务,我们豪情满怀

  我们抚顺县民兵独立团四营三十九连是由李石寨公社二十六个生产大队九十三个小队女民兵组织起来的,有三个排十个班,共一百四十八人,党员三人,团员三十六名,下乡知青二十五名,朝鲜族三十三名,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全连十一名排以上干部都是第一次带兵,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工程建设。

  当会战的消息传到我们李石寨公社后,我们这些女民兵喜笑颜开,心潮澎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去我们曾听老一辈人讲过,旧中国不产石油,连点灯也是用的“洋油”,外国人还说中国是一个贫油国,解放后,我们石油工人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踏遍祖国千山万水,找到了很多石油,大庆石油工人靠毛主席《实践论》《矛盾论》,坚定不移的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大庆油田建成我们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甩掉了我们贫油的落后帽子。从此,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又要建设我们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的输油管道这样宏伟的工程让我们女民兵参加,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感到无尚的光荣。当时报名的人很多,都渴望亲手建设我们第一条输油管道,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3

  连队通讯员张桂芝,当年只有十六岁,个子小,大家都叫她“小不点”,两个姐也都以她年龄小为由,争着要去,小不点说,战争年代刘胡兰才十四岁就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都十六岁了,谁说我不能去。她说服了两个姐姐,最后终于破例批准了。

  我们连来到了宿营地前甸公社新村大队,在村民的热烈欢迎中,全连战士喜气洋洋,有的张贴标语,有的扫院子,挑水。整个村庄立刻沸腾起来,我们几个连干部、原想修这样的工程不知要多少工程师、专家,大机器,“洋设备”,可一到工地看到是坑洼不平的山坡,七沟八岔的丘陵地和刚秋收完的耕地上几个稀稀拉拉的标杆。回头看战士,肩上只有一把铁锹。

  当地的农民看着我们怀疑地说:“就凭这些姑娘和一把铁锹,能建设起输油管道吗?”我们这些姑娘响亮地回答:“大庆工人能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开出我国大油田。我们就有志气,有能力,靠一颗红心两手挖好管沟,建设好我们第一条输油管道”。

  抢风雪,战严寒,军民齐会战

  工程开始不久,紧挨着大柳河地段,管沟出水了,泥水没过膝盖,晚秋的冷风袭来,早晨的寒霜白花花的满地,水已冻成冰碴,我们不顾这些,挽起裤腿,争抢跳进水里。没有抽水机,我们就用脸盆掏,土又粘用锹不方便,干脆用手抠。有的手都抠出了血,没有一个怕苦怕累。大家高唱,革命战士斗志坚,高举红旗建管线,胸怀祖国创大业,早日建成红管线。硬是闯过了这道难关,战胜了洼地,又出现了塌方。

  有时刚刚把一次塌方清理完,更大的塌方又出现了,三十九连的战士们倔强的说:“你能塌,我们就能挖,看谁战胜谁!”她们就是靠这种硬骨头精神,昼夜不停地连续奋战,同时,好人好事也不断的涌现。

  一班长王敬杰由于劳累患病,发烧三十九度,继续坚持战斗,脸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她说:宁肯掉肉拿命换,也叫工程提前完。战士金桂清,为了提高埋压管道工作效率,她请求回生产队取朝鲜族拉锹,正赶上母亲的脸被井把打伤,她急忙把母亲送到医院,立即返回了连队,她说不能耽误抢建工程。

  有的同志该回家取棉衣的不回去了,四班战士李桂芬,患重感冒说什么也不下战场,昏迷中还喊“我不下去,我能坚持”。由于她们顽强的战斗,终于提前完成了开挖管沟的任务,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团党委还在我们那召开了现场会,参加会战的男连同志说,他们真不愧是一支“红色娘子军”。

  七一年秋天接连几天下雨,河水猛涨,由于管沟灌水,焊接好的管子没来得及埋就被大水浮上来,夜里团部发来紧急命令,让我们迅速赶往大柳河地段埋压管子,战士们一天的劳累,此时睡得正香,我们几个连干部分头挨家挨户的去通知,不到几分钟全连集合完毕,带着小跑往工地赶。

  雨越下越大,天空雷鸣电闪,山村小路又泥又滑,战士们全然不顾,直跑了六里多路,有的摔倒了起来成了泥人,当时我的脚脖子肿得很厉害,一拐一拐地跑到了工地,连长李卓带头跳下水里,战士唐桂琴一个劲的用脸盆往外排水,副排长刘玉霞,只穿衬衣与水搏斗,战士们个个浑身泥轱迁球的,但是全连战士群情激奋,搬起一百多斤的沙袋,一个个地压在管子上,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她们不断高呼,向珍宝岛英雄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高唱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雄壮的口号声,这嘹亮的歌声,振撼着整个山岗。

  会战队伍中解放军和我们肩并肩会战,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好思想,好作风,激励着我们女连战士,挥锹舞镐,汗流满面,我们连的宣传员柯素艳,王彩凤立即把解放军的事迹编成快板 ,歌颂我们的亲人解放军。

  经过一整夜的奋战,管道抢修任务完成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继续巡回检查,全连同志都没有回去吃饭。第二天一大早,炊事班的同志,走了三里多路,给我们送来了开水,送来了热乎乎的饭菜。战士们心情非常激动,连连呼喊向炊事班学习,向炊事班致敬,炊事员把一碗又一碗开水送到战士们手里。看看战士们满头大汗干的那么起劲,很受鼓舞,炊事员们也高喊向同志们学习,向同志们致敬,喊声们未落,她们也一个个跳进管沟干了起来,战场宣传员立即编了一段快板,两手一拍当竹板宣传起来。

  炊事班不简单,披星戴月来前线。

  送来开水一担担,战士渴了心里暖。

  炊事班,真能干,放下水桶筑红线。

  鼓舞战士干劲漾,誓叫工程提前完。

  不见石油流,宁死不回头

  管沟挖好了,我们三十九连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上级决定我们撤回总站,但是整个管道建设工程还没有结束,我们怎么能退出这火热的战场呢。“不见石油流,宁死不回头”。战士们找连部,我和连长找营、团和市指挥部。请求新的战斗任务,这样我们被留了下来,调上一个山头,开始油罐基础工程,这项工程任务很重,山上遍地石头,风化岩。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4


  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要打眼放炮,削去半个山头,男民兵连的同事们怕我们有困难,准备留下一个爆破班帮助我们,我们考虑到会战任务紧迫,男连任务重,就谢绝了。我们想路是人走的,本领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我们决心掌握爆破技术。

  战斗打响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风化石,需要打眼放炮。我们这些女青年在家连放个鞭炮都离的很远,困难面前我们怎么办?经过连党支部研究决定由副连长刘玉霞、战士刘军香等6人组成了爆破班,姑娘们操起十二磅的大锤抡了起来,然而十二磅的大锤好像有千斤重,抡几下就抡不动了。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住,而是加紧练习,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提高。

  班长刘玉霞第一个走到战士面前说:“来,我把钢钎,你们打!”战士们把握不好,有时打在手上,有时打在腿上,刘玉霞疼的豆大汗珠往下淌,她挺直腰板说:“没关系,继续练!”就这样,我们女子民兵连越是困难越要向前。练锤从爆破班发展到了全连,到处是叮叮当当的打锤声。有多少同事磨破了手,砸青了腿,练肿了手臂,最后我们终于练出了一身硬本领。站锤、跑锤、抱锤、甩锤,拿起十二磅的大锤好像拿起绣花针一样运用自如,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有的一次能打三百多下。我们就这样学会了打锤,营部副教导员李点然同志教我们打眼、装药。

  第一次放炮,战士们都很紧张,准备点炮时首先看好了回头路,绑紧鞋带,准备点完炮后好跑,提前就把棉裤脱掉了,冻了一天,当副指挥员下令点炮,战士们更加紧张了,身子前倾,抓起导火索,拿起烟头,两手哆哆嗦嗦地往一块对,却怎么也对不上,副教导员看烟灰多了,让小刘吹吹,却怎么也不见烟灰掉,教导员又一次催促,终于吹掉了烟灰,一阵慌乱后,终于对上了导火索。顿时冒起了烟,大家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得老远,就这样第一次爆破三炮哑了两炮,但她们没有气馁,一次、二次、三次,经过反复练习,先后掌握了定型爆破、定向爆破、水中爆破、建筑物下爆破等等爆破技术,工程进度逐步加快。

  但是随着工程进度提升的要求,上级派给我们五辆汽车、一台电镐,要求昼夜不停的突击抢运。还有过去的小放炮已经不行了,怎么办,连支部召开会议,采取放大炮的方法,进行大面积爆破。为了达到要求,爆破班的同志吃、住在工地,克服天寒地冻连续奋战,终于打出一个十一米长的大洞,巷道深处狭窄,直不起腰身,抡不开锤,她们就坐在地上仰身打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甩不开锹她们就用手搬,用脚蹬,把砂石清除干净,当时正值“三九”,巷道外面滴水成冰,但她们在巷道里穿着衬衣,还汗流浃背。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5

1971年10月31日,输油管线一次投产成功。这是在抚顺前甸召开的投产庆祝大会


  经过五天五夜的紧张战斗,巷道终于打成,爆破班的同事们心情激动,齐声唱到:“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我们往洞里装了十箱七百多公斤的炸药。砸实封口后,点着了导火索,顿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山崩地裂一个山头整整被掀去半面,炸掉土石方两万多立方米。全连战士欢呼声一片。在场的工人师傅,对爆破班赞不绝口,连声说男民兵能办到的事儿女民兵也同样能做到,战地宣传员两手一拍快板说起来:“爆破班,逞英豪,十六箱炸药,放一炮。工人民兵齐欢笑,欢呼大炮放的好。”

  经过26天的奋战,终于提前完成了万吨油罐的基础工程任务。

  1971年11月7日,是我们三十九连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我们同参加输油管道建设的兄弟单位和有关部门领导,一起欢聚在抚顺前甸石油二厂中转站等候大庆原油的到来。上千双眼睛凝聚在喷油口上,上千颗心随着表针跳动。上午9时,从大庆输送来的黑褐色原油喷了出来。霎时间,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口号声响彻山谷,久久回荡。人们欢呼跳跃,欢庆我国第一条输油管道的第一期工程胜利建成通油。(完)


李燃:“八三”工程会战与抚顺“红色娘子军” 图6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八三”工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