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徐洪:秋季采蘑菇

2019-11-17 20:23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026
  今秋,按照每年的惯例,又下乡上山采了两趟蘑菇。“春采野菜秋捡菇”,至今已经坚持了五十多年。有人说:“搭上盘缠赚着走,还不如到市场买点儿省事呢!”其实,现在谁都不在乎几斤蘑菇,想吃就买。而过去采蘑菇是为了吃饭,如今纯属兴趣使然——“老翁之意不在菇,在于怀旧也...


  今秋,按照每年的惯例,又下乡上山采了两趟蘑菇。“春采野菜秋捡菇”,至今已经坚持了五十多年。有人说:“搭上盘缠赚着走,还不如到市场买点儿省事呢!”其实,现在谁都不在乎几斤蘑菇,想吃就买。而过去采蘑菇是为了吃饭,如今纯属兴趣使然——“老翁之意不在菇,在于怀旧也”。


  童年生活的关门村,四面环山,植被葱郁,山上的蘑菇很多。一到秋天,我非常喜欢上山采蘑菇。每天放学后,我们便三三两两结伴,到附近的山上采蘑菇。到了星期天,我们可以远走些,到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每次都收获满满。


徐洪:秋季采蘑菇 图1


  记得那时语文课刚学完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我们就一边采蘑菇,一边背诵课文里精彩的片段:“……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一只手忙不过来,你自然会用双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装不完,你自然会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马靴去装。……”这是真实的写照。

  山上蘑菇的品种很多,不同时节采不同的蘑菇。我最喜欢采的是红蘑、榛蘑、青蘑等。红蘑(图一)因紫红色而得名,又叫松树蘑、松树丁,是伴松树而形成的外生菌根。生于松林下松针腐烂形成的土壤中,在草丛里散生或群生。红蘑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具有“素肉”之称。且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是餐桌上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采红蘑除了要知道其生长环境外,还要掌握采集的时间。很多菇类都是在秋后天气凉爽、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都适合的条件下才生长的。我们抚顺地区一般在中秋季节过后就见有红蘑,但很少。采集高峰要等十一前后下霜的时候,那是采红蘑最佳的季节。年头少的松林和小松树下,是没有蘑菇的。老树林与古松下的松针年复一年地堆积、腐烂,才具备红蘑菌繁殖生长的基本条件。另外土壤裸露、干燥贫瘠的地方,很少长菇。腐蚀质肥厚,杂草茂密的背阴缓坡,以及少有人去的老松树下,都是采红蘑的好地方。


徐洪:秋季采蘑菇 图2


  大人们很少上山捡红蘑的,因为此时正值收割庄稼的时节。“三春不如一秋忙”,劳作一年了,眼看到手的粮食得抓紧抢收,不然的话,挨到雨雪天气,会损失粮食影响产量的。在生产队队长的带领下,所有的青壮劳力都起早贪黑地干。男劳力天蒙蒙亮就要出工,要赶在太阳没出、露水未干时,把山地豆子背下山,天心时一碰就炸角。女社员则叽叽喳喳的围坐在用花生垛临时圈起来的场院里摔花生,这可是秋天最好的活儿了,很少有缺工的。

  因而采蘑菇的就只有村里老年人与学后儿童了。当年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喜欢到远处捡,一走就是十几里外。那里人少蘑菇多好采。而近处一般都是老年人和女孩们去得地方,他们本着“远走不如近磨”原则,认为人走一条线,“鱼过千层网,网网还打鱼”。可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每次都会采到满筐令人羡慕的大蘑菇。特别是在那些平时难以到达的深山古松下,会有遇想不到惊喜。

  采蘑菇有个不约而同的习惯,就是捡大留小。“好花看在半开时”,采红蘑也要“好菇采在半开时”。就是说在蘑菇的伞盖要开未开时采最好,太小的蘑菇牙不出数谁都不会采,留着长大了下次再采。因此捡过一回蘑菇,记住地点,下回仍能采到。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可持续发展”吧。

  捡回来的红蘑要立即进行挑选,除去泥根、草叶等杂质,安大小分类扒堆,未开伞的红菇丁用线绳穿成串,悬挂在自家房檐下。同一串一串的红菇娘、红辣椒一起到挂满屋檐,谁家多说明谁家勤快,在村里会赢得口碑的。而那些伞盖大开的红蘑,我们会将其撕分成均匀的小块,用“片筐”摆好放到太阳低下晾晒,等干了后储存起来,与穿起来的红菇串一起,足可供一年的食用。

  红蘑最出好的吃法有“红蘑鸡块”、“红蘑土豆片”、“红蘑粉条”等。不过对我家来说这些都是很奢侈的,只有逢年过节和家里来客人时才会做。干红蘑储存多了舍不得吃,可以买到供销社收购站,换些零钱买些油盐酱醋和新学期开学用的笔本等。节约了不少家庭开资,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鼓励我上秋继续捡。


徐洪:秋季采蘑菇 图3


  除了红蘑以外,当年我还喜欢采榛蘑。榛蘑属于蜜环菌的子实体。是中国东北特有的食用真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延年轻身等。因具有营养丰富、滑嫩爽口、味道非常鲜美等特点,被国外列为一类食品。素有“东北第四宝”、“山珍”等美誉。与红蘑一样是极少数尚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本地出榛蘑大抵在初秋的处暑与白露两节之间。这时节气温一般在26摄氏度左右,再逢一场细雨,雨霁后两三天,是采榛蘑的最佳时间。榛蘑生长很快,采集时间亦短;长出的榛蘑保鲜期也短,一般不超过一周。因此需要盯准、抓住时机,才能捡到新鲜、高质量的榛蘑。佳期一过菇体便迅速烂掉,又回归山野大地。

  捡榛蘑选好地点是关键。榛蘑并非仅生长在榛柴下,这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寄主多的寄生真菌,亦为簇生或散生。该菌种可寄生在各种死活体针阔树种上,以及各种草本植物的根部。如高山林地的烂树桩、朽木、枯枝落叶及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特别适宜深沟两旁湿润的树根草丛、毁林开荒的玉米地、矮山榛柴丛等,有散射光源与新鲜空气的地方。太干燥与太湿洼都不适合榛蘑的繁殖生长。

  榛蘑杆柄细长基部稍膨大,高十厘米左右,有韧性、柱体撕开呈纯白色。伞状菇盖为土黄色,直径平均6—7厘米,老后呈棕褐色。采集时要注意辨别,以免误采不可食用的毒蘑。榛蘑以未开伞的菇丁和微开伞者为上品,已变色的老菇就不宜采了。采回清除杂质后,用沸水抄一下,趁鲜与小白菜一起煲汤,是开胃大补的佳肴;亦可同其它蔬菜同炒,口味非常鲜美。用不完的可以腌制或冷藏起来,供冬春季食用。但榛蘑不适用红蘑那样晾晒后储存的方法,干榛蘑的营养与口感都大打折扣。

  还有很多品种、风味各异的野生菌类,上山时一旦遇到了,我也会随手采一些。比如粘团子、灰蘑、青菇、“秋风凉”(冻蘑)、山木耳等,它们也都各有各的生长习性与采集时间。有些品种已逐渐濒临绝迹,如猴头菇、地衣(地壤皮)、榆树蘑、梨树鸡、羊肚菌(网兜蘑)等等。如今全都很难采到的了,已成为很多人不曾谋面的、名副其实的“山珍”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