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卢然:再论辽东之“辽”源于沼泽

2020-01-20 20:00 抚顺七千年 卢然 2142
  此前笔者曾撰文指出,辽东之“辽”既非源于辽远,亦非源于辽水,而是源于沼泽。至少在全新世以后,辽河平原实际上是一大片河道、沼泽交错的特殊之地,即“潦”。“潦”的范围很大,以铁岭、彰武、阜新为沼泽之北沿,沈阳(抚顺)、辽阳、海城、盖州为沼泽之东沿,朝阳、锦州、...

卢然:再论辽东之“辽”源于沼泽 图1


  此前笔者曾撰文指出,辽东之“辽”既非源于辽远,亦非源于辽水,而是源于沼泽。至少在全新世以后,辽河平原实际上是一大片河道、沼泽交错的特殊之地,即“潦”。“潦”的范围很大,以铁岭、彰武、阜新为沼泽之北沿,沈阳(抚顺)、辽阳、海城、盖州为沼泽之东沿,朝阳、锦州、葫芦岛为沼泽之西沿。在此3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沼泽、湖泊、河流等共同形成、交互错杂的自然综合体。”[1]即隋唐所称“辽泽”。


  “潦”的形态,可谓“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如同北方大漠,南方大岭,在中原与东北地区之间造成了实质上的地理阻隔。与“漠”的北方称漠北,“岭”的南方称岭南一样,“潦”的东方即称为“潦东”。广义上的“潦水”应指入“潦”之水,这也是大、小辽水名称的来源,而“辽海”则是海浸范围扩大与“潦”连接所形成的“潦”(辽)、“海”。

  笔者在《“辽东”地名源于沼泽考》《从地质学海洋学角度解析辽东地名来源》两篇文章中分别做了论述。实际上,关于这方面史料不仅限于前文所引,史籍中还有更多记载。

  西汉时期,曾设有“度辽将军”一职,其性质初为“出征暂置”的“杂号将军”,以后则转变为“列将军”。至东汉,度辽将军变成了专掌北边“屯警”将军。[2]

  关于度辽将军设置时间,学界有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度辽将军始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征伐朝鲜时所置,也有观点认为度辽将军始置时间是汉昭帝时期。不论度辽将军始置于何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都与“潦”有关。

  乌桓,是两汉时期活动于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刘彻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因乌桓臣服于汉朝,被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替汉朝守边监视匈奴。

  西汉昭帝时,乌桓逐渐强盛,为报昔日匈奴“灭其国”之仇,举兵挖掘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人大怒,发兵报复乌桓。为稳定北方局势,汉昭帝始置度辽将军截击匈奴。“(元凤)三年……冬,辽东乌桓反,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击之。”[3]关于“度辽”一名,东汉学者应劭的解释是:“当度辽水往击之,故以度辽为官号。”

  据李炳泉先生考证,除西汉范明友外,东汉共有30多人任度辽将军。当然,后来的度辽将军,并不都是执行度辽任务了。西汉度辽将军都“掌征伐背叛”职权,而到东汉时,度辽将军不仅外“掌征伐背叛”,还内“掌宫门卫屯兵”,而且还得以与闻中朝政事,参与谋议决策,政治地位颇高。

  令人疑惑的是,汉代将军之官号竟以度过区区一条河流而得名,这似乎与理不通。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范明友征乌桓时的“度辽”而应该是度“潦”。在汉初,度“潦”任务并不同于度一条河流很容易完成,即便到了曹魏、隋唐时期,引兵度“潦”也是一项极具危险与挑战的军事行动。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盐铁轮》就有“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记载。

  全新世以后,“潦”形成的范围很大,后来受气候及海退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所缩小。据地质、海洋工作者研究,距今5000-4000年左右发生了海退,在距今1000-500年左右,海水最后退到现代海岸线的位置。即便如此,至曹魏、隋唐时期,度“潦”也十分艰难。

  曹操北征乌桓时,“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柳城,今朝阳市南袁台子古城)[4]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当时的“潦”的范围是否也包括曹操行军路线,但从“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的记载中可以推想到入“潦”的艰难程度。

  隋唐之后,史书关于度“潦”之难记载颇多。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采用布袋装土,堆成“鱼梁大道”;唐太宗东征时,这里依然是“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大军往来,时或“斩樵筑道,联车为梁。”至辽代,这一地区依然是“尽皆萑苇,沮洳积水”。及明代,依然是“地洼水碱,芦苇萧萧。”

  天启元年(1621),努尔哈赤占领沈阳以后,因“从沈阳到辽河百余里间地皆葑泥,洼下不受军马”,所以,“命旗丁修除叠道,广可三丈,由辽河一百二十里直达沈阳,平坦如砥,师旅出入便之。叠道外仍多葑泥。”[5]

  清代,朝鲜学者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过辽泽时艰难与恐怖。“一板门,二道井,地势洿下。小雨泥泞,方春解冻时,误入泥中,则连人带马,顷刻不见,咫尺难救。昨年春,山西贾客二十余人,皆乘健骡至一板门,一时陷没。我国驱人,亦陷失二名云。”[6]

  历史上,下辽河平原曾经发生三次海侵,海陆轮廓变化异常频繁。有专家认为,海侵是伴随着间冰期的到来而开始的。距今5000-4000年发生了海退,而“潦”的范围也随着海退的发生逐渐减小了。至隋唐以后,史书中出现了“三驾辽泽,天子亲伐”的记载,这说明“潦”的范围缩小后被辽泽一词替代了。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东征时,看见前朝兵士遗骨散落于辽泽,出于道义,命人将其掩埋。“帝次辽泽,诏曰:‘顷者隋师渡辽,时非天赞,从军士卒,骸骨相望,遍于原野,良可哀叹。掩骼之义,诚为先典,其令并收瘗之。’”[7]这里的“隋师渡辽”也绝不单指渡辽水,而是渡辽泽,应与汉昭帝时始置的度辽将军同义。

  事实上,辽河平原这一地理形态,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墬形训》中也有描述,即“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东汉高诱注:殥,犹远也),而东北方向是以“大泽”指称的。“自东北方曰大泽,曰无通……”。毫无疑问,那时的东北方大泽,就是指“潦”。《水经注》大辽水条记载:“渝水自塞外南入于海,一水东北出塞为白狼水,又东南流至房县注于辽。”以往,人们将“注于辽”理解为注入辽水,实际上也应该是“注入潦”。

  张士尊先生结合秦汉封泥“潦东守印”考证,“辽水”是汉代中期以后人们地理观念的反映,而“潦水”则是战国到汉初人们地理观念的反映。这一判断是比较符合事实的。不过笔者以为,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横亘在中原与东北之间的“潦”是中原人最为深刻的印象,至汉代之后,随着“潦”的范围逐渐缩小,以及彼此沟通频繁,“潦”以及“潦”的本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辽”。

——————
 注释
  [1]肖忠纯:古代“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2]李炳泉:两汉度辽将军新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12.
  [3]《汉书·昭帝纪》第七.
  [4]《三国志·魏书》卷一.
  [5]《扈从东巡日录》,卷上.
  [6]《热河日记·曾经辽泽》朴趾源著.
  [7]《旧唐书·东夷高丽传》卷一九九上.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发现辽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