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抚顺

文化抚顺

徐洪:井采与坑采(小说)

2022-06-06 18:53 抚顺七千年 徐洪 733
    (1)  抚顺煤田东部,距市区十公里,有一个抚顺煤矿标志性建筑——龙凤矿“大架子”。已经在此矗立了九十年了。  新成立的龙凤矿旅游公司总经理李龙真没有想到,现成的资源运作起来,还竟然这么劳神费...
  
  (1)

  抚顺煤田东部,距市区十公里,有一个抚顺煤矿标志性建筑——龙凤矿“大架子”。已经在此矗立了九十年了。

  新成立的龙凤矿旅游公司总经理李龙真没有想到,现成的资源运作起来,还竟然这么劳神费劲。转眼两年多过去了,该办的手续都办了,该施工的也都做的差不多了,可最后却忽略了专利——西露天煤矿旅游有限公司已经拿到了“体验坑下采煤”实用新型旅游产品专利。也就是说,得需要向人家购买使用权!否则将构成侵权。法律顾问老孟前段曾提醒过他,可他忙于井下设计和境外采购等,没把它当回事,让人家抢在了前头注册了专利。

  经理会议如期举行。各路大员分别汇报了本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了问题和下一步打算。采购部经理汇报了绞车动力电机的采购及性能,他说这仍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虽然功率达不到原来的5000千瓦,但足以承受游览载荷的需要。维修部经理说,“大架子”外观修旧如旧和井下排水清淤进展顺利,现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井壁巷道的加固与美化,以及几处井下景点的设计。文秘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广告策划、对外宣传。财务部经理简要公布了前期百万余元投入的去向,以及下一步预算等。

  李龙认真听着、记着,不时插话提问。看起来他对大家的汇报,总体还比较满意的。然后大家对当前需要抓紧做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顾问李老先生发言说,他对各位前期的付出表示敬意,并提醒距建国75周年不到半年了,希望各位同仁多想事、做好事,同心戮力确保公司在国庆节如期开业。然后说有老友来访便退席了。

  会议在继续进行着。

  (2)

  早年曾在龙凤矿“大架子”负责技术工作的李老先生,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被扣上“政治上不求上进,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关进了“牛棚”。性格倔强的他,一赌气带着儿子李龙偷偷去了香港。


徐洪:井采与坑采(小说) 图1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异地残酷的打拼,虽然有了一定的积累,却使风华正茂的老李变成了老态龙钟李老。大陆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态势召唤着他,年高后的思乡的情愫愈来愈烈,促使他毅然变卖了在港的物产,携子叶落归根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抚顺龙凤。

  那是在四年前,这位在外漂泊了半生的游子,又回到了家乡故土。他伫立在每颗螺丝钉都稔熟在心的绞车下,用浑浊的目光抚摸着比自己还要苍老破败的“大架子”,老泪纵横、长跪不起。

  而就在这一年,矿山西部的“西露天煤矿旅游有限公司”已经拿到了执照,开始正式纳客,而且生意异常火爆。其原因就在于国内唯一的“体验坑下采煤”的旅游创意。李老先生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在走访昔日的工友、考察国内的经营环境后,他下定决心再博一把。

  必须让“大架子”复活!不能让它继续衰败坍塌!这是李老有生之年的唯一希望,也是他父子归根的动力所在。

  (3)

  龙凤矿是清末经御批最早开掘的抚顺炭矿之一,一直以储量丰富、煤质好而著称于世。该矿原为翁寿的“抚顺煤矿公司”1903年所掘的斜井,1905年日俄战争后,被日本侵略者霸占盗采了四十年。解放后回到人民手中,曾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龙凤矿竖井俗称“大架子”,西距抚顺市中心10公里。始凿于1934年,是抚顺煤矿的标志性建筑。当年因日本在朝鲜新义州的昭和制铁所和中国鞍山制铁所之需要,尤其是龙凤矿上部煤层即将开采完毕,于是满铁炭矿决定开凿龙凤矿竖井,发掘下部煤层。

  经缜密规划,最终选定以德国密尼斯特坦的“戈培式”竖井作为蓝本,由西门子公司设计,相距60米开凿东西两个竖井。西竖井井架高37.5米,装备两台绞车专用提升煤炭。东竖井井架高63.1米,井深770米。绞车功率5395马力。负责升降人员、下材料和提运矸石及部分煤炭。每天提升至少5000吨的煤炭。当时该设备在全世界是最先进的,总共不过两套,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后世人们将龙凤矿“大架子”视为抚顺的标志性建筑,被印到图书杂志、信封明信片和各种宣传媒体上,天下皆知出尽风头。

  龙凤矿竖井投产后正值二战的关键时期,日军需要大量能源。龙凤矿采掘的煤炭为当年日本的军事扩张和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日本侵华的有力物证,现作为市级文保单位,属重要的工业遗迹。


徐洪:井采与坑采(小说) 图2


  (4)

  李龙真正领教了大陆的办事程序,官方的规定很温馨,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那回事。难怪“大架子”冷落了几十年,这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主要还是政策禁锢。这么好的资源,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广阔的经济前景,为什么搁置荒废呢?他起初信心不大,是老父亲的归乡情结、传统的孝顺思维,使他放弃了在港如日中天的生意,与老爸毅然回到了印象并不太深的故乡。

  一晃几年过去了,父亲的固执坚韧和对故乡感情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开始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初衷,也对未来产生了信心。虽然大陆的生活环境他一时还不适应,在港的一些作法也失去了效力,但同时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地域差异、国情使然吧。

  按照老父亲的思路,他运作得还比较顺利。一些当年与父亲共事的前辈,都被他三顾茅庐委以重任。管理机构的确定、官方手续的履行、具体工程的实施,一切都在顺利地推进着,并且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如今,很多事似乎好办多了。比如井下清淤是个庞大而又关键的工程,如果等执照批下来再做,不知驴年马月,空耗时日。但政府允许先运行施工,也证明了获批只是个时间问题。

  然而,井下施工的工程量,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复杂得多,毕竟荒废这么多年了。1999年龙凤矿正式宣布破产后,树倒猢狲散,矿上值钱的东西凡能搬得动的,都被偷走了。就连绞车动力——西门子电机都不见了踪影,空留一个“大架子”外壳建筑。

  这的确是一个百废待兴、前景莫测的项目。

  (5)

  李老说什么也没想到是老吴打发孙子来请。老吴是七、八十年代龙凤矿鼎盛时期的总工程师,两人共事多年。他比李老年长两岁,现均已耄耋老矣。来人说爷爷腿脚不便,请李老到寒舍一叙。

  这是一个两居室的电梯住宅,是老吴儿子给买的,为了老父亲上下楼方便。两人寒暄互聊过后,老吴提出了井下安全问题。一是防水、二是瓦斯,还有采掘现场的冒顶塌方,毕竟游客不是专业矿工,必须确保人们入井的安全。他还建议只开发负350米的旧坑道,不赞成深部运作。

  老吴学地质出身,是当年龙凤矿井下的活地图,对地下巷道了如指掌。他听说老李要开发龙凤井下旅游非常激动,盼了几十年,终于有人想到复活利用这个百年资源了。作为身历者,他也要凭老朽之躯做点什么,因为他和李老一样,对老矿的感情太深了。

  李老感动万分,向老大哥简要汇报了项目运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然后介绍了计划在十月一日国庆75周年那天,正式举办开业大典。并邀请老吴光临典礼。而老吴表示虽然自己腿脚不好,届时一定前去捧场。

  (6)

  随着开业日期的日日临近,李龙越发感到忙碌。上午他下井考察了基建情况,对排水清淤、顶棚固壁等基础工程的进展比较满意。他尤其对游客入井后的安全保障,进行了认真过问。还亲自来到试采掌子面,向负责人员仔细进行了盘问,提出了一些假设预案,倾听他们一旦发生事故时的处理办法,还特别对逃逸撤离系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接着他又对动力、照明和通信系统的保障进行了考察,向负责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井下的实时影像传输、语音通话、监控存档等,进行了反复强调,要求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升井后,他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当场回答了一些各部门提出的问题。如总监控室提出设备的容量不足,需要扩充,他当场决定先运行一段,再购置更先进的设备。后勤部提出随着将来业务发展,井口停车场太小的问题,李龙表示正在协调动迁附近居民,扩建场地。动力部建议配备双重设备,以备应急等等。

  接下来大家对游客“入井游”的程序展开了讨论。并统一了看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决定不效仿西露天矿旅游公司电子门票的做法,而特印一种带有“大架子”标识的纸质卡式门票,留好空位,验票时将旅客的头像扫描直接打印其上,既能验明身份,又可留作永久纪念。并提供专用有机玻璃摆件盒,盛装井下亲手采的煤块,其上最好再打印参观者姓名、入井日期等,以资纪念。

  然而,万事俱备,法律顾问老孟所担心的还是专利问题。

  (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产权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无数因知识产权问题打官司的案例,随时在提醒着人们。尤其是一些企业,都聘用了自己的法律顾问,也都开始关注用产权法、专利法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西露天煤矿旅游公司取得了“体验坑下采煤”的专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家父子归国后,就想盘活资源,利用废弃矿井开发工业旅游,让游客下到井底体验亲手采煤的乐趣。这不像修建生态公园,是到处都可以随意开发的项目。但老李压根也没有想到,西露天矿旅游公司竟然率先申请了专利。这就意味着,你再这样做去盈利那就等于侵权,就是违法。

  但事业已经做到这一步了,是绝对不能终止的。继续下去吧,人家肯定会起诉你侵权,打起官司必输无疑。那么只好购买他们的专利,这肯定是要花大价钱的,还不清楚人家提出什么条件。一但提出利润分成或者合作运营,那前期的巨额投入岂不成为流水了!

  李龙一直在思考着,也在研究西露天煤矿旅游公司的“体验坑下采煤”专利文本。他觉得老爸说的非常对,井下采煤要比坑下体验更加惊险刺激,更能吸引游客。因为过去人们都知道下井挖煤这件事,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除了老一代矿工外,很少有人知道。一想到这些,他就仿佛看到了人们在井口,怀着猎奇的心理,排着长队等候下井的壮观场面。

  能不能不购买他们的专利,我们自己重新申请一个呢!——李龙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灵机一动突发奇想。于是他立即按下文秘部电钮:“请刘经理和老孟马上到总经理室来一下。”

  (8)

  “三个臭皮匠赶上个诸葛亮”,经几位在一起磋商研讨,新思路逐渐趋于明朗——咱自己也申请个专利!李龙马上责成文秘部负责,尽快形成申报文本;再由法律顾问老孟配合,立即登录中国专利局官方网站,按照他们的有关要求,火速注册抚顺龙凤矿“体验井下采煤”旅游项目专利!

  因为李龙隐约觉得,目前国内各地有不少矿井,因资源枯竭导致越来越多的封井废弃。而他们最终也很快都会走开发工业旅游这条路。因此,这个专利大有前途,必须抢占制高点,不能再失去机会!

  老孟也说:“这‘井采’与‘坑采’仅一字之差,却避开了西露天煤矿旅游公司,真的妙极了!”

  经过一番检索咨询,结果正如李龙先生所分析的那样,这项专利目前果然尚无人注册。专利局也很快就受理批准了。人们也感叹网上办公的快捷,如若在从前,这个专利按流程办下来,最快也得一年半载的。

  (9)

  这是开业前的最后一次验收。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各路新闻媒体,闻讯齐聚“大架子”脚下。都想第一时间了解一下“井下旅游”这个新型项目。

  各种执照文案、管理规定、地上地下的配套设施等,一概完备无懈可击。因为李龙在香港曾管理过几家私企,比较有经验。这次他结合大陆的要求,进行了精心部署,又多次征求意见反复改进,力求更加科学实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龙的儿子小李,香港大学的IT高材生,三十几岁的电脑专家。很轻松地就完成了项目管理的软件设计,从内外宣传、实时监控,到音视通信、统计存档等,所有业务信息的采集、筛选传输,以及终端显示和指令,制成了一个完备的掌控系统。在总控制室的几个终端荧屏上,整个景区系统一目了然,所有运行角落如握手中。他还预留了几个智能接口,为将来适应发展驳接更多的功能。

  小李子一面介绍系统的功能,一面赞叹大陆的“5G”要比香港和国外强多了。

  文旅局要检查“井下游览”和采煤体验的过程、安保局要验收安全防控和逃逸保障系统,而文物局专门拿出老资料进行对比,希望拿到破坏文物的证据,进行执法。然而,这一切都无懈可击、顺利通过。

  最后,在总经理李龙的提议下,大家来到了总控制室,从大环屏上观看矿难逃逸救援模拟演练。随着李龙轻按电钮,室内灯光渐渐暗了下来。一声刺耳的警报声响起,井下巷道示意图中某处红灯闪亮,说明此处发生了险情。监控系统迅速切换画面到现场,原来某段巷道发生了冒顶,堵住了游客的退路,压坏了照明灯,游客被困在漆黑的井下。这时巷道前方带箭头的绿灯立即亮起,并有语音提示:“不要慌,这里有出口,请跟我来!”随后沿路亮起一排绿灯,导引游客快速通过百十米的备用巷道,从另一个井口迅速安全升井。随之监控画面的光线也渐渐明亮起来,整个撤离脱险过程仅用了不到十分钟。

  演示完毕,总控制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10)

  “抚顺市龙凤矿旅游公司”成立暨“体验井下采煤”旅游项目开业仪式,如期在十月一日下午三点隆重举行,这是75年前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吉日佳时。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希望公司像新中国一样日新月异、如火如荼。

  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当日暂不对外营业,只编号赠送75张优惠券,既纪念中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又供受邀出席剪彩仪式的领导、嘉宾们专用。首批游客凭该券在井口安检后,领取矿工安全帽和小十字镐;分两批次登上“大架子”,开始“井下旅游”。

  程序设定为先沿着慢速下行的透明绞车,参观百年老矿的竖井;落底后由导游引领走进巷道,依次参观当年的掘进区、采煤区、充填区,以及矿工们井下活动区等遗址;最后来到一个特辟的生产掌子面,在导游指导下,游客模仿采煤矿工,自己亲手掘采、挑选一块适当大小的煤块。升井后在退还矿工帽和十字镐的同时,换取已印好自己入井时间和“采煤纪念”字样的特制透明展示箱,将煤块装入其中封口带走,做永久性纪念收藏。

  整个“井下旅游”从验票到升井离矿为一个小时,全程都有监控录像。管理人员可通过总控制室的荧屏,随时进行跟踪查看和对话指挥。当然作为“到此一游”的资料,亦可应游客的要求,立即将全程视频下载发送到游客的5G手机终端,作为留念。而每个批次入井参观的实况数据,都会编号永久存入公司档案。


徐洪:井采与坑采(小说) 图3


  当晚市内外和国家各大旅游媒体,都及时发布了“抚顺龙凤矿旅游公司”成立,全国首例“体验井下采煤”旅游项目开业的新闻,一时轰动了全国旅游市场。网上预约参观购票者迅速爆满,每天都突破最高限量3000人。公司不得不采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号接待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