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2022-08-02 17:41 抚顺七千年 王尧 1812
新屯职工住宅区苏联式楼房(杜玉祥拍摄)新屯职工住宅区苏联式楼房(杜玉祥拍摄)  中国抚顺市的东部新屯和莫地地区,是昔日的矿区,有一座已极其稀缺罕见的工业建筑群。历经了70多年乃至上百年沧海桑田的它们,依然顽强地矗立在这里,就像戴着勋章的一个个巨人,披着曾引领着...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新屯职工住宅区苏联式楼房(杜玉祥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2

新屯职工住宅区苏联式楼房(杜玉祥拍摄)


  中国抚顺市的东部新屯和莫地地区,是昔日的矿区,有一座已极其稀缺罕见的工业建筑群。历经了70多年乃至上百年沧海桑田的它们,依然顽强地矗立在这里,就像戴着勋章的一个个巨人,披着曾引领着猎猎战旗在疆场纵横捭阖的大氅,无声地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大音希声的辉煌。

  这是一座中国煤矿工人的住宅旧区。这里以巍峨高大,红墙碧瓦的苏联式楼群为主,间或有早期日式小楼的建筑特色。这鳞次栉比的建筑楼群,承载着抚顺这座引领新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先行者和孵化器的城市历史。

  因煤而兴的抚顺 

  煤炭,是工业运行的血液。抚顺煤矿开采历史始于1901年的民族采矿业。抚顺地下煤田构造集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矿藏分布广阔。早在20世纪30年代,煤炭产量已达1000万吨。新中国建立初期,抚顺是全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抚顺也曾引来了侵略者贪婪的目光和血腥的掠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的抚顺煤矿,先是于上世纪初被沙俄侵占,后于1905年日俄战争后,被日寇占领。为大肆掠夺并永久霸占抚顺的煤炭资源,日本侵略者建设了与之配套的工业体系,修建了铁路和电铁,发电机械、用水、煤气、医院及新市街住宅和学校等附属设施,甚至把鬼庙(所谓“神社”)也盖在了这里。据统计,在日本侵占抚顺煤矿的40年中,总计掠夺抚顺煤炭达2.02亿吨,平均年产518.8万吨,其中运往日本国内的煤炭的煤炭高达8000万吨,获取利润约26.8亿日元。

  1948年10月,抚顺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的抚顺产业工人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献纳器材”运动,煤矿得到抢修复产,1952年产煤502万吨,是1948年的5倍,是1949年的2.5倍。全市机械、电力石油、冶金等工矿企业的生产也迅速恢复和提升。

  自上世纪50、60年代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开国领袖和50多位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功勋卓著的10大元帅里的7位,都曾陆续到过抚顺视察。把抚顺这样的城市作为新中国民族工业的起点,建设完整清晰,骨骼、血液和肌肉俱全的工业轮廓和源头基地,并如星火燎原,向全国输送产业力量,以辐射、孵化的强大功能,支撑国家建设和发展完备的工业体系,是新中国领袖们选择抚顺,重托抚顺的使命。

  国家从“一五”到“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近15亿元,用于抚顺煤炭、电力、石油、有色金属、特殊钢、机械等重点行业的扩建、改建和新建,并且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在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抚顺有老虎台矿、龙凤矿、胜利矿、西露天矿、东露天矿新建工程等8项在列,在国家694项限额以上工重点工业项目中,抚顺铝厂、抚顺重型机器厂(抚顺挖掘机厂)、抚顺水泥厂、抚顺发电厂等均有列项,有力地增强了抚顺煤炭、石油、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将抚顺建成了以燃料、动力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奠定了抚顺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3新屯职工住宅区苏联式楼房(杜玉祥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4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杜玉祥拍摄)

  新中国第一吨特殊钢、第一吨铝、第一吨钛、第一吨镁制、第一台由中国人制造的机械式精密挖掘机等大批工业首创产品的理论发明和实物发明,新中国工业文明的绚丽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抚顺这座中国工业源头母城诞生,实现了产业化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抚顺1958年至1962年生产原煤5175.99万吨,平均年产1100多万吨,占当时全国煤炭年量的10%。50年代,抚顺利用油母页岩发展石油工业,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新中国的燃料油主要来自抚顺,1960年抚顺页岩原油产量占全国合成石油总产量的80%,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1953年,抚顺产业工人阶级以卓越的贡献,迎来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地位和荣誉——抚顺市被中央政府列为直辖市。

  创业者的暖巢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抚顺在新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更高度关注和关心抚顺产业工人的生活。在向抚顺工业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的同时,也对职工生活福利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毛主席在1958年视察抚顺煤矿后,曾特意叮嘱抚顺市领导,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关心和改善抚顺煤矿工人们的生活。在党和国家的倾力投入下,抚顺煤矿和全市大批工矿企业的职工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事业也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繁荣景象。

  抚顺煤矿在开采初期,矿主曾陆续建立一些简约住宅,供采矿的独身职工居住,数十人挤住在一起。随着日本侵略者侵占抚顺煤矿的大规模开采,采矿工人不断增加,到1943年,抚顺矿工人数已高达73202人,煤矿住宅由314栋增加到2278栋。在这些住宅中,日本人的住宅占有很大的比重。日本人的住宅不仅选择在市内位置较好或地势较高的千金寨、新市街、南北台、东一路等地区,均为砖木、水泥、钢筋框架结构的高级楼房,分甲、乙、丙、丁等七个等级。1908年开始供应自来水,1909年开始供应煤气。而中国工人、煤矿工人租的房屋大多是在矿坑附近自建的。简陋的臭油棚子里破烂不堪,夏不避雨,冬不避寒。还有40.2%的矿工无房可住,在所谓的“大房子”里,70到80矿坑苦力挤住在一起,通屋大坑,拥挤不堪。传染病泛滥,一人得病,全屋遭殃,还没断气的病人就被日寇拉出去活埋。

  建国后自1950年开始,抚顺煤矿工人的住宅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抚顺矿务局新建宿舍19处,共715间房子,包括原有的大量欧式风格的宿舍,共计26处946间房子,284栋职工宿舍居。居住的工人有13057人。住宅区设有商店、浴池、粮站、幼儿园、俱乐部等非常完备的生活设施。抚顺矿区的新屯地区,是抚顺工业建筑群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区。

  这里的老建筑,呈现出“一低一高”的特点:

  “低”是日式楼房的特征。早年抚顺煤矿的老年人,习惯把当时侵略抚顺的日本人称为小日本、小鬼子,这里含有蔑视日本侵略者的意思。在新屯发现的日本楼房平顶、外走廊,通常高两层。房间里的原装物品,不论门锁位置,洗刷水池位置,拉格扣手,位置都极低,只有0.8米左右,证明当时日本人身高确实不高,和侵华老照片中的日本人相当吻合。屋内格局紧凑,通常两、三道拉门,把不大的房间也分割成居室、仓库等独立单元,呈现了“寸土寸金”的建筑设计观。为保证工程质量,采挖的沙子要经过水洗,每栋楼的主要部位红砖刻有编号,出现施工质量可以查到外包的施工队和当事人。现存的日式住宅,有上、下水、暖气、煤气、电灯、白瓷蹲便、手盆,标有日本生产公司、标志,或用英文标注,做工比较精细。老居民回忆,小时候住日本楼时,厕所蹲便、手盆管件都是铜的,日本人觉得铜件彰显高贵。以做工严谨著称的日本人,在新屯住宅群,门锁、窗划长短标准不一,很富个性化。水刷石的洗刷池子,厚重的电闸门木底板,还有设在地板下的各种管路,防潮的地板通风口,顶棚的马口铁通风口等原有设施俱全。为减轻楼房承重压力,砖混、砖瓦结构的日本楼房间壁墙普遍采用板条上抹灰。地板、楼梯使用的红松,一些地板至今没有变形。早期煤矿日人住宅的木材是从日本国内运来,后期大量盗伐长白山野生森林和安奉铁路沿线的树木。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5

新屯职工住宅区旧楼远影(来源网络)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6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楼(来源网络)


  在抚顺炭矿地位高、条件好的日本人家庭有门铃、投信口,一楼有庭院,养殖花草、种植蔬菜瓜果。有的解放后盖了仓房、简易房,有的依然保持原有院落,种植花草,富有异国风味。新屯日本楼房每个住户窗户安有铁护栏,木门偏厚,门锁坚固,外加带链子门挡。当初,中国人不能随便进入日本居住区,卖菜的要佩戴日本人发放的袖标,限时进出。搭连坑“小孩”(童工)李有林介绍:“给日本监工到家里取饭盒,摁完门铃在外等着,不准往屋里看。日本人怕中国人投毒,在饭盒上偷偷做记号。”

  日本侵略抚顺40年,留下了大量工业、办公和民用建筑,集中反映了当时世界工业、建筑的技术水平,也成为侵略抚顺的罪证。

  “高”则是苏联式住宅楼的特色。苏联式楼房建于解放后50年代,非常高大巍峨,像一片片雄伟的都城,展示着抚顺这座雄伟的新中国工业首都的形象,更适合翻身做主人的产业工人扬眉吐气地居住。楼体很高,但楼层并不多,通常只有三层。每座楼有两个门洞,外观红墙碧瓦,穹顶暖阁,雕栏玉砌,精美洋气。每个楼都有标志性的浮雕徽记,阳台也特别有视觉的美感。房间举架高,挺拔舒适。通常是每一个门洞的每一层楼有16户家庭,面积小的11平方米左右,大的40平方米大小。每层楼走廊的东、西各设一个卫生间,全楼层共用。人们有的在楼下搭起了葡萄架,有的在楼前拓出一小块园子,圈上木栅栏,种花种草,种一些庄稼。既是大人们消暑纳凉的露天“茶馆”,居委会有时召开会议的场所,也是孩子们日常“藏猫猫”和“打仗玩”的好去处。楼前的空地上则是放映露天电影的场地。

  这一排排红楼,有无数温暖亲切的故事,关于亲情,关于友情。抚顺矿山的矿工里结义兄弟很多。职工们在千米深井下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兄弟,在家里是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邻居,百年的煤矿,一代代职工已结成血浓于水的深情。

  集结号吹响的地方

  抚顺这座共和国的工业摇篮,因产业工人无比赤诚的忠诚与奉献,承载并圆满地实现了领袖们赋予的为建设工业强国起航这一神圣庄严的使命。

  在这一座座上世纪存续至今,雄伟壮阔的楼群中,产生了无数中国煤炭行业的英雄模范,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从建国初五十年代的抚顺煤矿张子富掘进队,到八十年代的井下女子掘进队,从蜚声全国的煤矿瓦斯安全技术专家,到国家级煤矿下游产业研发中心,从领衔国家煤炭部的领导干部,到成千上万从黑暗的地下用生命取出火种照亮了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普通抚顺矿工——“普罗米修斯”们,这里,是抚顺煤矿工人人生的驿站,是中国煤炭工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光荣与贡献的象征。

  在这一座座沉默似金的楼宇前,曾一次次吹响启程的号角。成千上万的壮士组成的一支支抚顺煤矿雄师,从这里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抚顺煤矿,是新中国煤矿工业“一花独放”的长子,更是中国煤矿工业的“播种机、宣传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从抚顺矿务局包括机械、电力、石化企业抽调、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大批生产技术骨干支援“大三线”建设,孵化了大批工业企业,把工业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春色铺满园,忠骨不还乡。

  这里不只是一座旧时的住宅区,更是承载过苦难、悲愤、抗争,昂扬、燃烧、奉献和牺牲的大地。它是历史的印证,更是价值无量的资源,等待着复苏并化身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注:本文参阅了抚顺市社会科学院、抚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抚顺市志—工业卷》(2003年10月出版)史料,引用了抚顺文史学者杜玉祥、青年历史学者李想、龙凤矿历史专家李延国先生现场拍摄的图片和宝贵的研究资料,特此鸣谢!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7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远影(刘荣浩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8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远影(刘荣浩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9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远影(刘荣浩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0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远影(李想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1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远影(刘荣浩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2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旧楼(刘荣浩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3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楼(李想拍摄)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4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楼30年代旧影(李想提供)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5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楼30年代旧影(李想提供)


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图16

新屯职工住宅区日式楼30年代旧影(李想提供)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王尧,1964年生人,先后在我国首家挖掘机制造厂——原抚顺挖掘机厂、市外经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工作,现任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多年来,撰写近200篇以老抚挖为主题的工业历史轨迹及家庭生活的回忆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