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抚顺

文化抚顺

抚顺满族文化的正续和变革

2022-12-10 10:14 文化·城市·发展 争创文化名城的思考 作者不详 981
  民族是文化的维系体,文化在不断地进化中,必然要牵动民族,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由文化维系着的民族当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人类共同聚合体系。因而民族文化的自我演化发展既是一种经常的运动,又是一种均衡的运动。在这一发展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的...
  民族是文化的维系体,文化在不断地进化中,必然要牵动民族,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由文化维系着的民族当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人类共同聚合体系。因而民族文化的自我演化发展既是一种经常的运动,又是一种均衡的运动。在这一发展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和协调演进性。在民族演进中,其任何一个文化特点的消失与新生都会牵动有关文化特点作相应的变化,最终造成民族文化特点的新平衡、民族文化结构的新协调和完善,这就是民族文化自我发展的协调性变迁,这一变迁规律的形成根源于文化的整体性和文化因子相互制约性。由于文化及其维持的民族之演变具有相对稳定性必然造成这一过程只是新陈代谢式的发展,并直接在该民族的特点上反映出来。

  满族文化的继承性。应该认识到,满族作为一个新生的民族,并不等同于以前的肃慎人,她是在从肃慎到女真这一长时期的演进中而形成的。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也是如此。满族文化不能等同于责慎文化,也不能等同于女真文化,但是又确实是从肃慎到女真这一时期形成的,同肃慎文化,女真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在满族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从他们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痕迹,其中一些内容成为满族文化的主要成份和核心。渔猎和农耕是满族先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满族形成初期也基本是这样。这样相近的条件使满族无可选择地继承了其先人的文化传统。

  骑射的继承。骑射是女真人的文化特征,在满族形成时期乃至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骑射一直被强调和坚持,成为满族颇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之一。

  服饰的继承性。满族的服饰与女真人大体相同。骑射、御寒时较为方便,穿长袍马褂,衣为箭袖,身束腰带。对服饰的要求在后金天聪年间就有定制,这种服饰在整个清代都被继承了下来。

  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性十分明显,这种后来被称为“满语”的语言,不仅成为保持满族文化的工具,也成为内部联系的纽带,它在满族社会生活中推广使用,加强了内部联系,增强了民族意识。正是由于满语是满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它被作为满族的特征而继承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骑射、服饰、语言这三种被直接继承下来的民族传统,成为满族最直观、最为根本的特征文化。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在满族文化中另一个最具有直观性的内容是民族风俗。满族风俗在很多方面是承接女真人而来的,如满族形成初期的火葬习俗,房屋居室的构造与习惯,饮食的制作与喜好等等都是如此。

  满族文化并不是仅仅继承了女真文化,它在满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满族文化有对女真文化继承的一面,也有不断发展丰富的一面,越到后来这种发展丰富的内容也就越多。从原则上讲,满族文化是随着历史和民族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

  随着东北女真部的统一,他们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直接交流的条件,而且渐渐趋于一致。这种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新型文化一-满族文化便产生出来了。此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设立及同中原的往来,也成为满族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尽管他们民族不同,但是政治、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关系是密切的。在这种条件下,蒙古文化和汉族文化势必会对满族文化产生作用,也就是满族文化在发展中一定要吸收蒙古文化和汉文化。

  满族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其属于文化范畴的满族风俗也发生了变革。女真各部在未被统一前,散居于东北广大地域,加之联系不甚密切,长期以来风俗略存差异。统一于八旗之后,相互影响机会增多,渐趋一致,这从东北各县的县志中的记载中能够看到这种情况。

  由于八旗具有行政职能,可通过行政命令移风易俗,这样就使一些不好的风俗得到了控制,而好的风俗则得到提倡。皇太极更下令制止陋习,如在祭祀、婚嫁、丧葬等方面,以节俭为原则规定了所用器物的数量,并明令禁止殉葬的习俗,使得陋习得以有效控制。

  满族入关后,满族文化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在有清一代,不仅满族文化的内涵得到了丰富,而且其文化层次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满族的入关,将他们置于各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面对这种环境,他们自然地吸收各民族文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满族文化的发展主要受到了两种文化的制约,其一是满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其二是汉族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制约决定了满族文化的基本发展方向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满族仍然继续保持着他们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如“国语骑射”服饰形式、祭祀的方式与内容、居住饮食习惯等等,依然别具特色。而在其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和发展的,则是对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的重视和成就上。

  伦理道德方面的变化。满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汉族的很大影响。满族崇尚关羽,在他们眼中,关羽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具体化身,满族对他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人的伦理道德倾向。而对孔子的尊崇则使满族伦理道德更加完整和规范化了。皇太极非常重视学习汉族的儒家典籍,命人译成满文,这些事在各个方面都对满人产生了影响。在满族入关后,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满族原有的一些优良的伦理道德观念,如尊老、重友,讲究信义,不欺弱小,以及仗义疏财、耻于偷窃等等,仍然保留了下来。这一切使满族的伦理道德比入关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满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满实在入关前已经初步开展了对八旗子弟的教育,入关之后则立即开展了对八旗子弟的大规模教育。除京城之外,不仅各地驻防八旗都有学校,即便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地也设立了学校,对培养八旗各种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教育的广泛开展,使满族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不算长的时间内达到了同汉族相近的水平。随着满族人才的大量增加,满族入主中原后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由此可以看出,清代的满族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对满族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和深远的影响。

  满族文学艺术方面的发展。满族文学艺术的繁荣是从他们入关后兴起的。入关之后,接触汉族文化更加广泛深入,随着满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开始对丰富绚丽的汉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加上满族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渐巩固和改善,对文学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他们入关后的不长时间内,就已经能在诗歌、小说、戏剧、曲艺、书法、绘画等等文学艺术领域中任意驰骋了。满族文化经历了一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满族文化始终处于相对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满族文化丰富繁荣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按照满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摸索,就会发现满族所建筑的这座文化殿堂具有多么动人的魅力,它的绚丽多彩正在于它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取了其它民族文化的不同色调,因而也就变得更加雄伟壮观。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