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抗日英雄李敏焕的奋斗历程(三)

2022-12-09 16:38 抚顺七千年 尉常荣 1002
  最年轻的参谋长战功赫赫传四方  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宣告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一军成立后不久,李敏焕被调到一师任参谋长。这时他22岁,是抗日队伍中最年轻的师级参谋长,杨靖宇一手提拔起来的爱...
  最年轻的参谋长战功赫赫传四方

  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宣告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一军成立后不久,李敏焕被调到一师任参谋长。这时他22岁,是抗日队伍中最年轻的师级参谋长,杨靖宇一手提拔起来的爱将。他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是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员,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他学习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游击战争理论、专研兵书战策,在战争学习、研究战争,很快领会和掌握了游击战争的奥秘,能够自如地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敌作战。他善于打伏击战、运动战,以最小的代价攻坚克难,取大的战果。他爱兵如亲兄弟,平时对他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作战时,他冲杀在前,为战士们开路。撤退时,他让战士们先撤,自己留在后面断后。如有阵亡、负伤的战士,他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大家把这些兄弟一个不落的全带走。战士们非常爱戴他,只要他发令,战士们就一往无前,奋勇杀敌。他带领的少年连乃至少年营战斗力强,威名远扬,在抗日军队中享有盛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爱兵如亲兄弟,他和战士们建立了深厚无产阶级感情,结成了亲兄弟般的亲密关系,见证了流传很久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至理名言。

  李敏焕就任参谋长时,日本侵略者派出大批兵力,从四面八方对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进行大规模的“冬季大讨伐”。为了避实就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一师根据军部和杨靖宇的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师长李红光率一师骑兵,在鸭绿江一带与敌周旋。李敏焕率一师步兵队,在辽东山区开展游击活动。敌人仗着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对我军大肆追击、围攻。少年连在从临江奔往二密的途中,被邵本良的伪军发现,伪军有一个营的兵力,少年连走到哪,这群伪军就跟到哪,边走边打枪、气焰十分嚣张。面对强大的敌人,李敏焕采用“拖”的战术,领着伪军夜以继日地做长途“旅行”,一连拖了好几个昼夜,把伪军拖得精疲力竭,叫苦连天。

  在行至三道梁、龙岗一带时,他带领部队在这个地区来回转悠,并在夜幕的掩护下,每走一段路,设一个卡子,每个卡子留下四个人,这样卡与卡相联结形成对伪军的包围圈。李敏焕在第一道卡子,副连长李兆山在最后一道卡子。天快亮时,敌营长发现前面少年连队伍稀稀拉拉的,人数减少了不少,大吃一惊,赶忙下令停止前进,集合队伍,以防不测。正在敌人慌乱之际,各卡子齐向敌群射击,在敌人前面的少年连战士也调转过头来向敌人开火。敌人像一群无头苍蝇在山沟里四处乱撞。李敏焕带领战士们趁势从四面八方向敌人杀去。敌人惊恐万状,纷纷交枪投降。这一仗我军缴获一门小炮,百余支枪,还有不少军用物资。

  1935年1月12日,杨靖宇和军参谋长朴翰宗、第一师参谋长李敏焕率领的两支队伍在通临辑边区的老岭会合,经侦查得知伪靖安军李寿山部一骑兵连,由红士崖出发去濛江换防,遂于簸箕掌子设埋伏,一举击毙敌19名,活捉高连长以下30多名,继而收复了红士崖。此后,杨靖宇命令程斌向友军王凤阁告捷,并要起派兵驻守,借机派李敏焕部向王凤阁借道,挺进桓仁、宽甸。

  1935年2月,李敏焕带领少年连和机枪连等200来人抵达新宾,在何家甸子设埋伏,于后山设立了指挥部。为了消灭附近伪军,他冒充日本守备队大队长野田,给苇子峪靖安军王连长打电话,命令他立即带领全连出发,到永陵接受检阅。由于李敏焕日本话讲得非常流利,没露出任何破绽,那个王连长信以为真,放下话筒就把队伍集合起来向永陵进发。当队伍走到长虫岭下何家甸子附近时,王连长看到我军伪装的假树林感到情况不妙,没等他们停下脚步,四周枪就响了,枪声和“缴枪不杀!”等的口号声震天动地。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呆了,除20来名伪军钻入草棵子里逃跑外,其余都举手投降。这一仗我军俘虏120来人,缴获3挺机枪、120余支长短枪和一批弹药。

  同年4月19日,李敏焕带领少年营在新宾“猫脸地方”设埋伏,指挥第一师机枪连、少年连200多人,伏击日本守备队的4辆汽车,打死打伤不少敌人,后因敌援军赶来,才主动撤出战斗。4月21日,李敏焕率机枪连、少年营2百余人,在新宾三道关(“扎喀关”)青龙山杜家店附近又伏击伪军邴贵五骑兵团第四连,俘敌45名,缴获轻机枪一挺,马枪47支。李敏焕于4月下旬派人到军部给杨靖宇送捷报,内称在第三期反讨伐中,经历了30多次大小战,并对上述两次战斗的情况做了介绍。

  5月中旬,李红光师长辞世后,李敏焕悲痛欲绝,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照看。杨靖宇赶来看望李红光时急于了解这位亲密战友负伤后的情况,师党委书记韩震哽咽不能言,李敏焕立即把李红光的警卫员叫来向杨司令汇报情况。此后,杨靖宇在追悼李红光等烈士大会上讲话,给了李红光很高的评价。会议结束后,他于5月16日至17日,率领军部向桓仁仙人洞转移,进驻果松川后,和李敏焕率领的200多名步兵会合,后于5月20日抵达海青伙络。

  8月28日,第一师师长韩浩,在通化县五区龙凤村刘家堡子作战中英勇牺牲,杨靖宇得知后十分悲痛。9月12日,杨靖宇在王六沟接见程斌、李敏焕带领的部队。继而为韩浩、李松波等烈士举行追悼大会,号召继承烈士们的遗志,将民族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会上宣布由程斌接任第一师师长兼政委。

  1935年秋,李敏焕和师长率领部队到辑安县活动,在刀尖岭附近的一个堡子里,他们获悉辑安县伪治安队长“张轴子”和一个日本指挥官带领伪军,要经刀尖岭去桓仁,经研究决定在刀尖岭伏击敌人。第二天凌晨,李敏焕带领部队埋伏在刀尖岭下树丛中,10时许,为治安队进入我埋伏圈,随着指挥部发令枪响,子弹雨点儿向敌人射出。接着李敏焕带领战士们挥舞刀枪,猛虎般地向敌人杀去,伪军见了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交枪投降,日本指挥官举枪反抗,当场被击毙。这一仗我军俘敌30余名,缴枪50余支。

  1935年冬,日军三毛师团和伪“靖安军”李寿山部与藤井部共几万人,在东满和南满地区进行“冬季大讨伐”。针对日伪军四面合围,步步进逼的战术,李敏焕按照军部和杨靖宇的指示,采用打伏击、掏老巢、夜袭敌后的游击战术与敌周旋,在运动中伺机打击敌人。一次,李敏焕和师长率部到桓仁县第六区,群众纷纷前来反映说,窟窿榆树是敌人的据点,伪警察署长孙海臣经常领他手下那帮人出来骚扰百姓,进攻红军和农民自卫队,罪大恶极。

  经一师几位领导研究决定,趁日伪“冬季大讨伐”之机,利用在刀尖岭战斗中缴获的“张轴子”伪治安队的军服,化装奇袭窟窿榆树,活捉伪署长孙海臣,为民除害。第二天清晨,小四平街枪声大作,我农民自卫队大队长赵文喜带领一群装扮成的“胡子”慌慌张张地往窟窿榆树后山猛跑,边跑边喊叫边打枪。由师部一名机枪手乔装的“日本指挥官”和由李敏焕乔装的日本翻译,带领四五十名“伪治安队”在后面猛追,边追边喊打“胡子”。这时不少人趴在墙边和房头看热闹,以为日本官率领伪治安队真的在打胡子呢!孙海臣见了不知所措,正当他发愣之际,一个由李敏焕派去的扮成地方绅士模样的人,交给他一张名片。他一看是日本官给的,赶忙点头称是,集合队伍,准备迎接。

  李敏焕带领队伍大摇大摆地走进窟窿榆树村,边走边说日本话,当行至警察署附近时,孙海臣大声地向欢迎的警察队伍下口令,向李敏焕他们致举刀礼表示欢迎。“日本指挥官”挺着腰板,怒气冲冲地走到孙海臣面前斥责他为什么见“土匪”不打,这是通匪的干活。李敏焕把话翻译出来,吓得孙海臣面色如土怕得不得了。这时李敏焕一声令下,四五十名战士一拥而上,缴了伪警察40余支枪,活捉了孙海臣。最后我军放火烧了伪警察署。

  随着人民军发展壮大,大量伪军官兵进入这支队伍,李敏焕政治敏感性强,警惕性高,为保持人民军的纯洁性,他告诫干部特别是师部人员要擦亮眼睛,严防伪军打入部队内部的奸细进行阴谋破坏活动。11月中旬的一天,师部通讯员刘福林反映说,他在四平街到一老乡家借针线钉衣服扣子,看到师部司务长和军部教官许久躺在炕上抽大烟,追查大烟的来源,发现司务长是伪军派进来的特务,和许久的关系密切。李敏焕听了感到问题严重,立即向杨靖宇报告。

  他的报告正逢其时。原来11月16日杨靖宇率军部到仙人洞抽水头后,在分别召开的党政会上,揭露出敌人的奸细正在结网进行阴谋活动,妄图摧毁军部和师部,矛头直接指向杨靖宇,为此会议决定要在全军开展肃清奸细运动。杨靖宇听了李敏焕的汇报后,立即把军参谋长的传令兵王传圣找来调查,了解到司务长用金钱拉拢军部首长周围人员的情况。破案的突破口找到了,杨靖宇立即出手,派专门人员进行内查外调,很快查清了这个阴谋集团,将奸细组织和内应外援人员一网打尽。

  1936年1月7日,在太四平区委和区政府的主持下,召开军民700多人参加的除奸公审大会,最后判处伪军打进来的奸细:主犯赵连附、史司号长、许教官等8名人犯依法执行枪决。抗日军民拍手称快。李敏焕为保卫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及其总司令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3月,李敏焕和师长在桓仁野猪沟设埋伏,一举打垮伪军一个连,俘敌六七十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五六十支和大批军需物资。

  同年4月30日,李敏焕在凤城县参加杨靖宇指挥的著名的梨树甸子战斗。这次战斗打垮了邵本良的伪军一个营,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至此,日伪发动的“冬季大讨伐”遭到了可耻的失败,我军取得了胜利。

  梨树甸子战斗结束后,李敏焕于当天晚6时率部到三道沟里宿营。从5月1日起,李敏焕跟随军部和杨靖宇一起活动,跋山涉水,路经小道沟、扒头子、天桥沟、四平街、佛爷沟、大道沟、孤山子、胡家堡子,于5月6日早饭后抵达前后川附近休息。当晚攻占了包家堡子,放火烧了包锡文的大院,缴获不少牛、猪和大批物资。5月7日,李敏焕跟随军部和杨靖宇越过脖旗沟岭,经桦皮峪,于第二天抵达河栾沟,在这里与“老北风”的抗日军会合,然后一起行动。当队伍行至沟外时,与敌遭遇,进行了战斗。晚10时撤退到黄柏峪沟门城沟附近,又与潜伏的日军交战,击毙日军一名,击伤多名,缴获三八式步枪两支。

  5月9日晚6时,李敏焕在小东沟和杨靖宇率领的军部分开。在此以后,他率部在新宾、桓仁、本溪等地开展游击活动。部队一直在山区行动,但他一直同军部和杨靖宇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向杨靖宇报告工作。

  5月19日,他率部抵达西河掌附近宿营。第二天上午,他和杨靖宇率领的军部会合,晚饭后一同行军,到王树子沟附近宿营。

  5月23日,李敏焕在军部参加了第一师党的干部会议。当天晚上他和三团政治部主任李铁秀谈话,布置了工作。第二天早饭后,他率领队伍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当时部队天天行军、打仗,条件十分艰苦。尽管是这样,李敏焕和一师的其他领导挤时间召开有关会议,研究和布置工作。5月26日,在样尔沟召开了三团、少年营、保卫连等党团积极分子会议。

  5月28日,在西川东沟附近又召开了三团党的干部会议。李敏焕还在行军途中或利用休息时间,找干部、战士谈心,鼓励他们奋勇杀敌,为抗日救国多作贡献。(待续)
该文章所属专题:尉常荣专题


尉常荣

       尉常荣,中共党员,曾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从1980年开始从事抚顺地方党史研究,1982年,著《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杨靖宇领导的抚顺特支》被辽宁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1984年,编撰《中共抚顺地区组织发展概况》并出版发行。后陆续出版专著《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辽东英烈》,译著《抚顺史话》(日译汉),主编出版了3卷《抚顺市志》

 

>>> 延伸阅读:尉常荣先生编著的《抗联一军英烈》一书出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