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常荣:杨靖宇在抚顺地区的战斗历程(八)
2023-01-17 10:24 抚顺七千年 尉常荣
1673
为团结东边道中部地区的抗日军和朝鲜革命军联合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杨靖宇于11月17日抵达桓仁兴京接壤地区的摇钱树岭和五里甸子一带,立即派侦察队配合地方联络员了解敌情,联络东边道各方的抗日军。这时藤井和李寿山的伪满靖安军讨伐队主力正在宽甸、桓仁、本溪、凤城...
为团结东边道中部地区的抗日军和朝鲜革命军联合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杨靖宇于11月17日抵达桓仁兴京接壤地区的摇钱树岭和五里甸子一带,立即派侦察队配合地方联络员了解敌情,联络东边道各方的抗日军。这时藤井和李寿山的伪满靖安军讨伐队主力正在宽甸、桓仁、本溪、凤城四县进行大扫荡,形势严峻。鉴于这种情况,杨靖宇指挥部队分拨走出 沙尖子东部老林区, 渡过浑江到太平哨附近集结。最后,杨靖宇率领部队抵达牛毛坞附近,这里聚集多支应邀前来的抗日山林队。
军部于牛毛坞西边的抬头子召集各部抗日军首领会议,在会上和左子元见面。会后又会见被日寇杀害全家仍坚持抗日的于万利。11月12日,杨靖宇在青山沟召开多支抗日山林队的首领,包括左子元、于万利和朝鲜革命军副司令朴大虎参加的会议,讨论抗日山林队加入抗日联合军事宜和营救宽甸县抗日救国会被抓捕人员等事宜。会议结束后,杨靖宇在军民大会上宣布,左子元、于万利二部正式编入人民军第一军序列。朴大虎部保持原建制,留下军部警卫团长崔山好带领一支队伍,会同上述三部活动。青山沟会议的召开扩大了抗日武装的阵容,促进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
11月16日,杨靖宇率领军部抵达桓仁仙人洞抽水头,和第一师党委书记兼军需部长韩震、政治部主任胡国臣、副官长李向山会合。傍晚,桓兴中心县委书记傅世昌和常委李明山赶到。当晚分别召开党政军领导人会议,听取各方面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杨靖宇从大家的发言中得知,敌人打入我军内部的奸细正在有组织地进行阴谋活动,妄图借日伪军大扫荡之机,摧毁第一军和第一师的司令部,矛头直指他这个司令。杨靖宇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要求大家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做好各方面工作。他提出要以贯彻党的八一宣言为中心,开展“政治和军事哪个重要”、“抗日联军的宗旨是什么”的大讨论,借以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还提出要在全军开展肃清奸细运动,彻底铲除军队内部的隐患。会后,军部派专门人员进行调查、了解, 很快掌握了奸细及其阴谋活动的情况。
12月下旬的一天,军部召开军队抗日救国尽天职大讨论总结大会。当天晚上,专门人员出手,一举将奸细组织成员及其内外援分子全部逮捕, 连夜组成军事法庭进行审讯。到12月30日弄清了奸细的底细和罪行,这些败类罪大恶极,十恶不赦。1936年1月7日, 在大四平区政府主持下召开锄奸公审大会,由军事法庭和民众代表组成的陪审团对这些罪犯进行审讯,最后判处8名人犯死刑,立即执行。这次宣判给奸细阴谋活动的策划人伪警备旅长邵本良及其日本军事顾问英俊志雄以沉重的打击, 与会军民拍手称快。
第二天,杨靖宇部署军部和第一师出动700多兵力攻克本溪碱厂街日伪军据点,缴获较多,取得胜利,安定了军心民心,增强了抗日军民抗日救国的决心和信心,促进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碱厂战斗结束后,杨靖宇率领部队东归, 于1月18日返回金川河里。
痛歼顽敌邵本良 举兵西征图大业
1936年3月,关东军第一独立守备司令官三毛一天中将进行“1936年春季大讨伐”,发誓要在三个月内剿灭南满红军,邵本良的伪军作为主力参加。邵本良原是个土匪头子,当过东北军的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寇,因得主子赏识被封为“东边道剿匪司令”,他专门和杨靖宇作对,他的伪军是抗联的一个劲敌。这次三毛司令官发出号令,他积极响应,所属部队倾巢而出,全力对付杨靖宇。
3月11日,杨靖宇召开军党委会议,研究对付汉奸走狗邵本良的办法,最后决定把他“牵出”通化城,牵引他到生疏的地方消灭他。3月27日杨靖宇在辑安县高丽河米架子林中再次召开军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把邵本良引出通化县城的具体办法。4月5日,杨靖宇根据可靠的情报,在辑安县二道崴子伏击奉天教导队骑兵团,将该团大部就歼,团长和几个日本军官狼狈逃走。伪第一军管区司令官于琛澄于4月7日训斥了邵本良,命令他立即带兵出通化县城追剿红军。此后邵本良率领伪军离开通化县城,采取了步步为营的“蜗牛行动”。
4月18日,杨靖宇指挥部队攻占辑安县花甸子警察分所和保甲自卫分团。人民军从花甸子撤走后,邵本良率领伪军的大部队就气势汹汹地猛扑过来。杨靖宇采用“走”和“拖”的战术,“误敌疲敌”,就是不和邵本良交战,同邵本良的伪军进行长途周旋,引导伪军在大山里游走,时快时慢,有时一走好几天,就是不和尾追的伪军交战。邵本良气极败坏,急调飞机前来侦察、轰炸,纠集一千多名伪军追击、堵截,妄图一举歼灭敌人。抗联队伍在深山密林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行踪飘忽,邵本良想找找不着,想打打不着,出动的飞机在天空中,纠集的大部队在密林中折腾好几天,结果一无所获,以失败告终。在进入兴京、桓仁等县抗日游击区后,他人生地不熟只得跟在抗联队伍后面追赶。而杨靖宇有群众支持,行动自如,说走就走,说打就打。一次,他指挥部队在兴京大琵琶岭设埋伏,一举歼灭60多名伪军。还有一次,抗联部队在兴京鸡房子岭吃饭,邵本良出动200多名骑兵前去袭击。杨靖宇听到群众的报告后,立即布置多挺机枪迎敌,当敌骑兵露头后,机枪猛烈扫射,刹那间把敌人的人马打倒一大片,敌骑兵慌忙调转马头落荒而逃。
三毛听说伪军骑兵队遭到重创后,异常震惊。他见抗联队伍一个劲地往前走,实难对付,左思右想心生一计:围点打援。他调集一个旅加两个团去包围老秃顶子,摆出一副要攻打那里一师部队的架式,意在引诱杨靖宇前去救援,以便揪住歼灭之,进而再歼灭一师。杨靖宇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鬼花招,将计就计,在兴京哈塘沟写了一封信,让地方工作者姜永魁去汤图沟给一师师长程斌送去,然后他率领部队向老秃顶子奔去,佯装去“救援”一师。三毛见杨靖宇中计,急调部队到老秃顶子附近集结,以便截击、围攻抗联救援部队。杨靖宇率领部队在老秃顶子转游一圈后,又向东方奔去。一师师长程斌按照他的锦囊妙计离开老秃顶子后,率领一师也向东方奔去,到宽甸佛爷岭和杨靖宇会合。
日伪大部队在老秃顶子扑了个空,三毛认为是被杨靖宇耍弄了怒不可遏,下令出动飞机寻找杨靖宇部队的踪影,催促邵本良加快追击,尽快歼灭抗联队伍。杨靖宇照旧率领部队一个劲地往前走,有时一天走几十里,有时一天走上百里。走一阵子后,他让战士们往道路上扔一些衣服和用具之类的东西,故意制造“仓皇败退”的假象,助长敌人骄傲麻痹的情绪。敌人见了信以为真,甚为高兴,用飞机撒宣传单宣称红军“溃不成军”,“难逃罗网”,“末日来临”。邵本良求功心切,率领部队加快速度向前猛追,弄得官兵们疲于奔命,萎靡不堪。
杨靖宇率领部队于4月28日,把邵本良的伪军引到凤城县赛马集山区,继而又在施家堡子集结达千人的大部队准备战斗。杨靖宇经和有关领导研究决定,在梨树甸子东大沟的石门地方设埋伏,给邵良本的伪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石门地方陡壁悬崖,山深谷幽,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战斗前,杨靖宇作了动员,他说:“同志们,咱们走了一个月零三天,这回不走了,大家说不走该干啥?”官兵们齐声喊:“打!”,杨靖宇微笑着说:“我老早就跟大家说过,咱们有‘四不打’:第一,不给予敌痛击的仗不打;第二,对当地群众有危害的仗不打;第三,作战时不占有有利地势的仗不打;第四,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现在我们处在高山隘路,居民不多,敌人疲惫,打的时机成熟了!”
4月30日拂晓,抗联官兵进入阵地严阵以待,整个伏击阵地呈口袋状,战线约三四里长。上午10时许,敌机飞临大东沟上空侦察,没发现可疑之处就飞走了。时过不久,邵本良的伪军就开过来了,很快钻进“大口袋”,突然枪声大作,抗联伏兵向伪军猛烈开火,打得伪军晕头转向,四处射藏。邵本良这支部队的官兵大多是当兵多年的兵油子,善于钻山林子,打起仗来有股子敢拼命,不怕死的邪劲,他们的惊魂稍定后纷纷抢占有利地形进行抵抗。双方猛烈交火,短兵相接,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虽然这支伪军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和抗联相比处于下风,实在逊色,经过四个小时的较量,抗联把邵本良指挥的伪军千人部队打得土崩瓦解,大半放倒在石门峡谷的车道沟里。邵本良的伪军除几名亲兵跟随邵本良及两名团长逃走外,余部500多名全部被俘。日本炮兵中队长菊井少佐毙命,日本指导官英俊志雄装死逃走。
抗联一军这次歼敌大战缴获甚多,其中包括电台一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400多支,追击炮和小(钢)炮7门,还有其他军用物资。抗联一军这次歼敌大战轰动了南满地区,击败了抗联的一个劲敌,为民除了一害,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梨树甸子大东沟战役结束后,得胜之师开到宽甸四平街一带休整。杨靖宇召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首先,总结梨树甸子大东沟战役的经验教训。其次按照省委要求整编部队的决议,将第六团归还第一师建制,接着安排由军部和第一师的各部抽调部队骨干准备组建第三师。会议决定,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第一师师长程斌统率主力西征“辽沈地区”,杨靖宇负责组建第三师。
5月10日,杨靖宇率领部队到达兴京草盆沟附近的分神树岭驻扎,准备在那里宣布成立第三师。为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他给地方工作员李成财去了一封信,要他筹集150斤粮食给部队送来。李成财看了信以后,立即去二道河子筹粮,到晚上共筹粮600多斤,第二天早晨他编成4个驮子去送粮。杨靖宇看到他后表示感谢,告诉他敌情严重,赶快离开分神树岭。
原来,地方工作吴姜永魁在彭家堡子看到尾追抗联部队的日伪军300多人在吃饭,他立即给杨靖宇发急报。杨靖宇看后当即指挥部队占领岭前姜沟。姜沟前面是一个徒壁悬崖的幽深峡谷,一条公路从中间通过,他在峡谷周围设埋伏。时过不久,日伪军出动骑兵200人,步兵100人分乘5辆汽车开过来了,在峡谷入口处停了下来,开枪进行火力侦察,没发现问题后就进入峡谷。这时抗联伏兵从四周向伪军猛烈开火,经过激战,重创敌军,敌人转过头来搀扶伤者,拖着日军骑兵中队长宫崎正考等人的尸体冲出峡谷。此后日伪军把沟门大庙的40多块门板和窗户全摘下来运送伤亡人员。
抗联伏击部队以牺牲一人的代价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杨靖宇在战斗结束后,立即率领部队扛着缴获的50多支步枪和军用物资转移。后抵达兴京长岭子,在那里召开第三师全体官兵500名和当地群众700多人参加的军民祝捷大会,庆祝抗联部队在战斗中取得的胜利。杨靖宇在会上正式宣告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成立。任命王仁斋任师长,周建华任政委,杨俊衡任参谋长,柳万熙任政治部主任。下设第五团、第七团两个团的建制。(待续)
军部于牛毛坞西边的抬头子召集各部抗日军首领会议,在会上和左子元见面。会后又会见被日寇杀害全家仍坚持抗日的于万利。11月12日,杨靖宇在青山沟召开多支抗日山林队的首领,包括左子元、于万利和朝鲜革命军副司令朴大虎参加的会议,讨论抗日山林队加入抗日联合军事宜和营救宽甸县抗日救国会被抓捕人员等事宜。会议结束后,杨靖宇在军民大会上宣布,左子元、于万利二部正式编入人民军第一军序列。朴大虎部保持原建制,留下军部警卫团长崔山好带领一支队伍,会同上述三部活动。青山沟会议的召开扩大了抗日武装的阵容,促进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
11月16日,杨靖宇率领军部抵达桓仁仙人洞抽水头,和第一师党委书记兼军需部长韩震、政治部主任胡国臣、副官长李向山会合。傍晚,桓兴中心县委书记傅世昌和常委李明山赶到。当晚分别召开党政军领导人会议,听取各方面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杨靖宇从大家的发言中得知,敌人打入我军内部的奸细正在有组织地进行阴谋活动,妄图借日伪军大扫荡之机,摧毁第一军和第一师的司令部,矛头直指他这个司令。杨靖宇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要求大家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做好各方面工作。他提出要以贯彻党的八一宣言为中心,开展“政治和军事哪个重要”、“抗日联军的宗旨是什么”的大讨论,借以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还提出要在全军开展肃清奸细运动,彻底铲除军队内部的隐患。会后,军部派专门人员进行调查、了解, 很快掌握了奸细及其阴谋活动的情况。
12月下旬的一天,军部召开军队抗日救国尽天职大讨论总结大会。当天晚上,专门人员出手,一举将奸细组织成员及其内外援分子全部逮捕, 连夜组成军事法庭进行审讯。到12月30日弄清了奸细的底细和罪行,这些败类罪大恶极,十恶不赦。1936年1月7日, 在大四平区政府主持下召开锄奸公审大会,由军事法庭和民众代表组成的陪审团对这些罪犯进行审讯,最后判处8名人犯死刑,立即执行。这次宣判给奸细阴谋活动的策划人伪警备旅长邵本良及其日本军事顾问英俊志雄以沉重的打击, 与会军民拍手称快。
第二天,杨靖宇部署军部和第一师出动700多兵力攻克本溪碱厂街日伪军据点,缴获较多,取得胜利,安定了军心民心,增强了抗日军民抗日救国的决心和信心,促进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碱厂战斗结束后,杨靖宇率领部队东归, 于1月18日返回金川河里。
痛歼顽敌邵本良 举兵西征图大业
1936年3月,关东军第一独立守备司令官三毛一天中将进行“1936年春季大讨伐”,发誓要在三个月内剿灭南满红军,邵本良的伪军作为主力参加。邵本良原是个土匪头子,当过东北军的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寇,因得主子赏识被封为“东边道剿匪司令”,他专门和杨靖宇作对,他的伪军是抗联的一个劲敌。这次三毛司令官发出号令,他积极响应,所属部队倾巢而出,全力对付杨靖宇。
3月11日,杨靖宇召开军党委会议,研究对付汉奸走狗邵本良的办法,最后决定把他“牵出”通化城,牵引他到生疏的地方消灭他。3月27日杨靖宇在辑安县高丽河米架子林中再次召开军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把邵本良引出通化县城的具体办法。4月5日,杨靖宇根据可靠的情报,在辑安县二道崴子伏击奉天教导队骑兵团,将该团大部就歼,团长和几个日本军官狼狈逃走。伪第一军管区司令官于琛澄于4月7日训斥了邵本良,命令他立即带兵出通化县城追剿红军。此后邵本良率领伪军离开通化县城,采取了步步为营的“蜗牛行动”。
4月18日,杨靖宇指挥部队攻占辑安县花甸子警察分所和保甲自卫分团。人民军从花甸子撤走后,邵本良率领伪军的大部队就气势汹汹地猛扑过来。杨靖宇采用“走”和“拖”的战术,“误敌疲敌”,就是不和邵本良交战,同邵本良的伪军进行长途周旋,引导伪军在大山里游走,时快时慢,有时一走好几天,就是不和尾追的伪军交战。邵本良气极败坏,急调飞机前来侦察、轰炸,纠集一千多名伪军追击、堵截,妄图一举歼灭敌人。抗联队伍在深山密林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行踪飘忽,邵本良想找找不着,想打打不着,出动的飞机在天空中,纠集的大部队在密林中折腾好几天,结果一无所获,以失败告终。在进入兴京、桓仁等县抗日游击区后,他人生地不熟只得跟在抗联队伍后面追赶。而杨靖宇有群众支持,行动自如,说走就走,说打就打。一次,他指挥部队在兴京大琵琶岭设埋伏,一举歼灭60多名伪军。还有一次,抗联部队在兴京鸡房子岭吃饭,邵本良出动200多名骑兵前去袭击。杨靖宇听到群众的报告后,立即布置多挺机枪迎敌,当敌骑兵露头后,机枪猛烈扫射,刹那间把敌人的人马打倒一大片,敌骑兵慌忙调转马头落荒而逃。
三毛听说伪军骑兵队遭到重创后,异常震惊。他见抗联队伍一个劲地往前走,实难对付,左思右想心生一计:围点打援。他调集一个旅加两个团去包围老秃顶子,摆出一副要攻打那里一师部队的架式,意在引诱杨靖宇前去救援,以便揪住歼灭之,进而再歼灭一师。杨靖宇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鬼花招,将计就计,在兴京哈塘沟写了一封信,让地方工作者姜永魁去汤图沟给一师师长程斌送去,然后他率领部队向老秃顶子奔去,佯装去“救援”一师。三毛见杨靖宇中计,急调部队到老秃顶子附近集结,以便截击、围攻抗联救援部队。杨靖宇率领部队在老秃顶子转游一圈后,又向东方奔去。一师师长程斌按照他的锦囊妙计离开老秃顶子后,率领一师也向东方奔去,到宽甸佛爷岭和杨靖宇会合。
日伪大部队在老秃顶子扑了个空,三毛认为是被杨靖宇耍弄了怒不可遏,下令出动飞机寻找杨靖宇部队的踪影,催促邵本良加快追击,尽快歼灭抗联队伍。杨靖宇照旧率领部队一个劲地往前走,有时一天走几十里,有时一天走上百里。走一阵子后,他让战士们往道路上扔一些衣服和用具之类的东西,故意制造“仓皇败退”的假象,助长敌人骄傲麻痹的情绪。敌人见了信以为真,甚为高兴,用飞机撒宣传单宣称红军“溃不成军”,“难逃罗网”,“末日来临”。邵本良求功心切,率领部队加快速度向前猛追,弄得官兵们疲于奔命,萎靡不堪。
杨靖宇率领部队于4月28日,把邵本良的伪军引到凤城县赛马集山区,继而又在施家堡子集结达千人的大部队准备战斗。杨靖宇经和有关领导研究决定,在梨树甸子东大沟的石门地方设埋伏,给邵良本的伪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石门地方陡壁悬崖,山深谷幽,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战斗前,杨靖宇作了动员,他说:“同志们,咱们走了一个月零三天,这回不走了,大家说不走该干啥?”官兵们齐声喊:“打!”,杨靖宇微笑着说:“我老早就跟大家说过,咱们有‘四不打’:第一,不给予敌痛击的仗不打;第二,对当地群众有危害的仗不打;第三,作战时不占有有利地势的仗不打;第四,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现在我们处在高山隘路,居民不多,敌人疲惫,打的时机成熟了!”
4月30日拂晓,抗联官兵进入阵地严阵以待,整个伏击阵地呈口袋状,战线约三四里长。上午10时许,敌机飞临大东沟上空侦察,没发现可疑之处就飞走了。时过不久,邵本良的伪军就开过来了,很快钻进“大口袋”,突然枪声大作,抗联伏兵向伪军猛烈开火,打得伪军晕头转向,四处射藏。邵本良这支部队的官兵大多是当兵多年的兵油子,善于钻山林子,打起仗来有股子敢拼命,不怕死的邪劲,他们的惊魂稍定后纷纷抢占有利地形进行抵抗。双方猛烈交火,短兵相接,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虽然这支伪军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和抗联相比处于下风,实在逊色,经过四个小时的较量,抗联把邵本良指挥的伪军千人部队打得土崩瓦解,大半放倒在石门峡谷的车道沟里。邵本良的伪军除几名亲兵跟随邵本良及两名团长逃走外,余部500多名全部被俘。日本炮兵中队长菊井少佐毙命,日本指导官英俊志雄装死逃走。
抗联一军这次歼敌大战缴获甚多,其中包括电台一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400多支,追击炮和小(钢)炮7门,还有其他军用物资。抗联一军这次歼敌大战轰动了南满地区,击败了抗联的一个劲敌,为民除了一害,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梨树甸子大东沟战役结束后,得胜之师开到宽甸四平街一带休整。杨靖宇召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首先,总结梨树甸子大东沟战役的经验教训。其次按照省委要求整编部队的决议,将第六团归还第一师建制,接着安排由军部和第一师的各部抽调部队骨干准备组建第三师。会议决定,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第一师师长程斌统率主力西征“辽沈地区”,杨靖宇负责组建第三师。
5月10日,杨靖宇率领部队到达兴京草盆沟附近的分神树岭驻扎,准备在那里宣布成立第三师。为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他给地方工作员李成财去了一封信,要他筹集150斤粮食给部队送来。李成财看了信以后,立即去二道河子筹粮,到晚上共筹粮600多斤,第二天早晨他编成4个驮子去送粮。杨靖宇看到他后表示感谢,告诉他敌情严重,赶快离开分神树岭。
原来,地方工作吴姜永魁在彭家堡子看到尾追抗联部队的日伪军300多人在吃饭,他立即给杨靖宇发急报。杨靖宇看后当即指挥部队占领岭前姜沟。姜沟前面是一个徒壁悬崖的幽深峡谷,一条公路从中间通过,他在峡谷周围设埋伏。时过不久,日伪军出动骑兵200人,步兵100人分乘5辆汽车开过来了,在峡谷入口处停了下来,开枪进行火力侦察,没发现问题后就进入峡谷。这时抗联伏兵从四周向伪军猛烈开火,经过激战,重创敌军,敌人转过头来搀扶伤者,拖着日军骑兵中队长宫崎正考等人的尸体冲出峡谷。此后日伪军把沟门大庙的40多块门板和窗户全摘下来运送伤亡人员。
抗联伏击部队以牺牲一人的代价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杨靖宇在战斗结束后,立即率领部队扛着缴获的50多支步枪和军用物资转移。后抵达兴京长岭子,在那里召开第三师全体官兵500名和当地群众700多人参加的军民祝捷大会,庆祝抗联部队在战斗中取得的胜利。杨靖宇在会上正式宣告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成立。任命王仁斋任师长,周建华任政委,杨俊衡任参谋长,柳万熙任政治部主任。下设第五团、第七团两个团的建制。(待续)
该文章所属专题:尉常荣专题
尉常荣
尉常荣,中共党员,曾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从1980年开始从事抚顺地方党史研究,1982年,著《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杨靖宇领导的抚顺特支》被辽宁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1984年,编撰《中共抚顺地区组织发展概况》并出版发行。后陆续出版专著《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辽东英烈》,译著《抚顺史话》(日译汉),主编出版了3卷《抚顺市志》
- 上一篇:尉常荣:抗日英雄周建华传略(四)
- 下一篇:尉常荣:抗日英雄周建华传略(三)
相关文章
-
01-161937年抚顺抗日英烈—朱成业
-
01-13尉常荣:抗日英雄周建华传略(三)
-
01-10王尧:紫铜火锅
-
01-10尉常荣:杨靖宇在抚顺地区的战斗历程(七)
-
01-091937年抚顺抗日英烈—丁宝珩
-
01-06尉常荣:抗日英雄周建华传略(二)
-
01-06郭秀江:幸遇良师在金秋(三)
-
01-03尉常荣:杨靖宇在抚顺地区的战斗历程(六)